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四成未成年人參與誌願服務“每年1次” 主要為體驗和感受

杜沂蒙 發布時間:2020-07-30 09:23: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進入2020年,疫情防控成為(wei) 誌願服務最重要的內(nei) 容;與(yu) 此同時,社會(hui) 治理、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文明實踐、扶貧攻堅等誌願服務繼續推進。為(wei) 此,廣東(dong) 省社工與(yu) 誌願者合作促進會(hui) 、廣東(dong) 省團校誌願服務研究中心連續開展兩(liang) 次全國性誌願服務問卷調查:第一次是2020年2月開展的“各省市誌願者參與(yu) 疫情防控服務問卷調查”,第二次是2020年4月開展的“文明實踐與(yu) 公益小鎮誌願服務問卷調查”,其中都涉及未成年人參與(yu) 誌願服務情況。

  兩(liang) 次調查均由“社誌會(hui) ”微信公眾(zhong) 號發出問卷,誌願者通過網絡填寫(xie) 回答。第一次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9926份,其中18歲及以下人員占8.64%。第二次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40551份,其中18歲及以下人員占5.05%。全國31個(ge) 省(區、市)都有誌願者填答問卷。

  未成年人參與(yu) 誌願服務有哪些新領域、新內(nei) 容、新方式?未成年人參與(yu) 誌願服務與(yu) 成年人有什麽(me) 區別,需要把握哪些特點?

  調查團隊以“文明實踐與(yu) 公益小鎮誌願服務問卷調查”的數據為(wei) 主,結合疫情防控問卷調查數據,聚焦上述重點問題,對未成年人參與(yu) 誌願服務情況進行了初步分析。

  未成年人越來越主動參與(yu) 誌願服務,動機多樣

  問卷調查顯示,未成年人在過去的一年中,參與(yu) 誌願服務“每年1次”占41.04%,“每季度1次”占30.78%,“每月1次”占19.59%。調查表明,未成年人參與(yu) 誌願服務主要是為(wei) 了體(ti) 驗和感受,每年用一定的時間參與(yu) 幫助社會(hui) 、幫助他人,從(cong) 而奉獻愛心、服務學習(xi) 。

  進入21世紀,結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格全麵發展的需要,借鑒國外未成年人參與(yu) 誌願服務的經驗(包括親(qin) 子義(yi) 工、誌願家庭、學校誌願服務等),我國越來越多地倡導和鼓勵未成年人參與(yu) 誌願服務。從(cong) 調查數據看,參與(yu) 頻率在逐漸增加。

  未成年人的誌願服務參與(yu) 動機也呈現多樣性。

  從(cong) 調查數據看,未成年人選擇“幫助有需要的人”占70.25%,中老年人選擇“幫助有需要的人”占79.40%。但在其他選項上呈現出差異性,反映不同年齡的誌願者在動機和需求上有所區別。如“鍛煉自己的能力”選項,中老年人選擇率是 28.63%,未成年人選擇率是49.78%;對於(yu) “增加社會(hui) 見聞,獲得和豐(feng) 富自己的經驗”選項,中老年人選擇率是19.78%,未成年人選擇率是26.62%。

  通過比較分析,調查團隊發現,未成年人由於(yu) 正處於(yu) 學習(xi) 、成長階段,更期望在誌願服務中鍛煉能力、豐(feng) 富經驗,從(cong) 而提高適應社會(hui) 生活的素質。

  廣東(dong) 省團校誌願服務研究中心教授、廣東(dong) 省社工與(yu) 誌願者合作促進會(hui) 會(hui) 長譚建光表示,成年人與(yu) 未成年人在參與(yu) 誌願服務的時候,都有幫助社會(hui) 人群的願望,也有自我豐(feng) 富和提升的需求,但是未成年人的自我發展需求更加強烈、 突出一些。

  未成年人安全有序參與(yu) 誌願服務,途徑多樣

  近年來,我國誌願服務領域越來越廣泛、內(nei) 容越來越多樣,未成年人能夠根據年齡特點選擇參與(yu) 簡便、易行、有效、安全的誌願服務項目。

  從(cong) 調查數據看,未成年人參與(yu) 最多的是“環境維護”服務,包括環境保潔、綠化維護、環境美化等,占56.81%;其次是扶貧幫困(為(wei) 下崗職工、殘疾人、老年人、失學兒(er) 童、特殊困難家庭等弱勢群體(ti) 提供幫扶),占31.12%。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冠疫情防控誌願服務過程中,未成年人也積極關(guan) 注並參與(yu) 。

  調查發現,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參與(yu) 防疫誌願服務的渠道差異較大,也反映出未成年人社會(hui) 動員的不同渠道。在疫情防控最緊張的時候,大中學生都放假離開學校回到家中,參與(yu) 此項工作主要不是“單位(學校)的要求”,而是出於(yu) 自己的主動和熱情。

  未成年人擁有較多自主性、靈活性。對於(yu) “社會(hui) 組織招募”“親(qin) 戚、朋友等他人介紹”兩(liang) 個(ge) 選項,未成年人選擇率分別是61.42%、42.07%,均高於(yu) 成年人選擇率。可見,未成年人主要通過公益機構、誌願組織招募和家長、親(qin) 友介紹參與(yu) 防疫服務,在社區和鄉(xiang) 村防控宣傳(chuan) 、環境衛生等服務中發揮作用。調查數據反映出近年來誌願服務社會(hui) 化程度提高,單位之外的誌願服務參與(yu) 機遇增多,未成年人可通過不同的途徑參與(yu) 服務活動。

  選擇適合易行的誌願服務項目,有利於(yu) 保障未成年人的安全健康。因此,未成年人誌願者特別是中學生誌願者較多選擇網絡防疫服務項目,通過網絡渠道開展誌願服務。從(cong) 調查數據看,未成年人運用網絡“轉發、宣傳(chuan) 相關(guan) 的防護知識”的占48.25%,“轉發疫情防控誌願服務信息”的占46.97%,“轉發捐款捐物的信息”的占21.56%。此外,未成年人還通過網絡參與(yu) “藝術戰疫”誌願服務,編寫(xie) 和創作激勵抗擊疫情的文藝作品;通過網絡開展慰問和溝通,為(wei) 隔離觀察、居家防護的人員提供溫馨關(guan) 懷等。

  調查團隊還發現,在全國各地的試點縣區,未成年人積極參與(yu) 到文明實踐誌願服務之中,一方麵運用生動活潑的方式宣傳(chuan) 新時代新思想,傳(chuan) 播文明生活方式;另一方麵在誌願服務中獲得體(ti) 驗和成長,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從(cong) 調查數據看,未成年人對於(yu) 文明實踐誌願服務宣講方式,選擇率排第一、第二位的分別是“理論觀點新穎”(占47.83%)、“多講案例故事”(占44.94%)。這表明,未成年人在學習(xi) 和掌握新思想新理論的過程中更喜歡新穎、活潑、生動、有趣的方式,這些方式能夠實現“寓教於(yu) 樂(le) ”“潤物細無聲”的主流價(jia) 值傳(chuan) 播效果。

  伴隨中國經濟和社會(hui) 的發展,特色小鎮建設掀起熱潮,其中,公益小鎮建設即通過發展公益誌願服務和營造友善關(guan) 愛文化,構建和睦生活、共建共享的家園,成為(wei) 新時代城鄉(xiang) 發展的新動向、新趨勢,也成為(wei) 未成年人參與(yu) 誌願服務的新場所、新途徑。調查發現,未成年人樂(le) 意參與(yu) 公益小鎮誌願服務的占72.64%。

  未成年人成為(wei) 誌願服務的新生力量

  “伴隨中國誌願服務的發展壯大,未成年人參與(yu) 誌願服務將成為(wei) 促進成長成才的有效途徑。”結合近些年的走訪調研以及問卷調研結果,譚建光表示。

  為(wei) 什麽(me) 未成年人近年來逐漸成為(wei) 誌願服務的新生力量?

  譚建光解釋,之前誌願服務一直沒有發動和推動14歲以下未成年人參與(yu) ,但是這些年教育部門、各級團委、文明辦等部門陸續針對中學誌願服務發文,並在一些社區內(nei) 組織小誌願者開展親(qin) 子誌願服務活動。“這幾年從(cong) 黨(dang) 和政府各級部門政策、推廣等方麵,對未成年人參與(yu) 誌願服務越來越重視。”

  他也提醒,目前從(cong) 安全風險的角度考慮,未成年人參與(yu) 誌願服務要有監護人陪同或者征得監護人同意。

  去年,譚建光曾到深圳調查,發現一個(ge) 現象。有些誌願者告訴他:“我們(men) 現在快‘下崗’了。”原來,中學生有參與(yu) 誌願服務的相關(guan) 要求,很多學生要到圖書(shu) 館等相關(guan) 崗位服務,所以成年人誌願者就會(hui) 在寒暑假等中學生誌願者參與(yu) 比較集中的時間段把崗位讓給他們(men) 。

  另一方麵,譚建光還了解到,很多家長越來越支持孩子參加誌願服務,讓孩子在誌願服務中為(wei) 社會(hui) 作貢獻的同時鍛煉孩子。以參與(yu) 式鍛煉替代說教,讓孩子在人格、能力等方麵得到提升,這是家長比較看重和支持未成年人參與(yu) 誌願服務的一個(ge) 重要因素,這也是未成年人成為(wei) 誌願服務新生力量的一個(ge) 客觀因素。

  譚建光表示,未成年人參與(yu) 誌願服務成為(wei) 一種新生力量,有兩(liang) 個(ge) 方麵的效應。誌願服務現有主體(ti) 力量的基礎上,新生力量是一種補充,另外,新生力量帶來新的活力和新的特色。

  譚建光團隊進行實踐調查發現,在好幾個(ge) 試點縣區,一些小學的誌願服務活動在這裏開展,小孩子的思維在實踐中得到開發,同時,在對本地民俗文化的挖掘中,小孩子融入文明實踐,使得文明實踐更有活力。

  譚建光多年從(cong) 事中國青年誌願者的發展方向研究,他表示,未成年人參與(yu) 誌願服務的雙功能長期客觀存在,但是過去對此研究不夠,他在之前的研究中就曾提及青少年誌願服務的雙功能。“很多中小學老師向我反饋,雙功能對他們(men) 很有啟發。過去一般理解誌願服務就是幫助他人,但是對於(yu) 青少年來講,真正幫助他人的功能隻是一個(ge) 部分,更重要的部分是自我體(ti) 驗、自我教育、自我成長。”

  譚建光解釋,從(cong) 育人的功能來說,如果僅(jin) 僅(jin) 是灌輸式講道理,孩子們(men) 接受起來相對被動,但通過參加誌願服務進行親(qin) 身體(ti) 驗,效果就會(hui) 更好。比如到敬老院參加誌願服務,看起來是陪伴老人,但是在交流中老人的經曆或者一些鼓勵,會(hui) 讓小孩子們(men) 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誌願服務的雙功能雖然在各個(ge) 年齡層次都存在,但對成年人來說助人功能為(wei) 主,育人功能為(wei) 輔。未成年人正在價(jia) 值觀的形成過程中,參與(yu) 誌願服務可以促進自己在實踐中接受和理解正確的價(jia) 值觀、人生觀,這對促進其個(ge) 人成長更重要。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