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為夜經濟增添文化亮色(現場評論·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11))

發布時間:2020-07-30 18:39:00來源: 人民日報

  努力實現夜經濟與(yu) 城市治理的協調發展,創造安全、穩定的夜經濟環境,關(guan) 係著市民生活的幸福指數,關(guan) 係著全麵小康的質量成色

  “亂(luan) 蝶飛蜂,勾點妙文章;惠風和暢,步步生新想……”夜燈初亮,婉轉纏綿的昆曲《浮生六記》在中國昆曲博物館唱響。台上的演員腔調細潤,裝扮明麗(li) ,舉(ju) 手拂袖間唱盡沈複與(yu) 芸娘的伉儷(li) 情深;台下的觀眾(zhong) 邊聽戲文,邊品楊梅,享受著夏日夜晚的愜意與(yu) 自在。

  今年,江蘇省蘇州市重點打造夜經濟品牌“姑蘇八點半”,以蘇州傳(chuan) 統文化為(wei) 主題,推出一係列具有當地特色的精品演出、夜遊線路和消費活動。在已有800多年曆史的平江路上漫步,可以觀“水陸並行、河街相鄰”,賞“粉牆黛瓦、櫓聲船影”。夜晚的蘇州博物館不再冷冷清清,夜間開放滿足了上班族的觀展需求。金雞湖畔,優(you) 美的舞蹈、婉轉的歌曲,在高樓大廈燈光秀的襯托下充滿別樣風情。

  不獨是江蘇蘇州,浙江杭州河坊街夜市、河南開封鼓樓廣場、陝西西安風味小吃街都已是備受遊客推崇的夜市品牌。街頭巷口吃個(ge) 串兒(er) ,購物商場“買(mai) 買(mai) 買(mai) ”,文化場館遊一遊,夜經濟既舒暢了公眾(zhong) 的身心,也讓經濟熱度、消費暖流持續高漲。商務部關(guan) 於(yu) 城市居民消費習(xi) 慣的調查報告顯示,有60%的消費發生在夜間,大型商場每天18時至22時的銷售額占比超過全天的50%。夜經濟已然成為(wei) 帶動消費提升、增添經濟活力的有效抓手。

  夜經濟的發展,不隻著眼於(yu) 物質消費。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注重愉悅身心、興(xing) 趣學習(xi) 、健身運動等精神文化消費。城市積極推廣夜經濟,不應隻是簡單的“吃喝買(mai) ”,不妨把讀書(shu) 學習(xi) 、藝術欣賞、體(ti) 育健身等多元形態納入進來。提高夜經濟的參與(yu) 性、體(ti) 驗性和學習(xi) 性,創新文化消費模式,不僅(jin) 可以為(wei) 人們(men) 提供物質上的小康需求,更可以滿足人們(men) 在精神文化上對高品質生活的向往。

  發展夜經濟,“文化特色”是一個(ge) 重要關(guan) 鍵詞。南京將夫子廟、老門東(dong) 等夜經濟聚集區融入秦淮文化,擦亮金陵“夜名片”;成都借川劇、蜀錦、蜀繡等元素,展現千年巴蜀文化的獨特魅力;上海開放深夜書(shu) 桌、夜遊書(shu) 集、深夜讀書(shu) 會(hui) ,為(wei) 夜生活的文化消費增添更多樂(le) 趣……立足曆史文化資源,打造有傳(chuan) 承、有文化、有內(nei) 涵的夜經濟,不僅(jin) 能夠挖掘和彰顯深厚的城市底蘊,也可以吸引市民和遊客,提升城市整體(ti) 的凝聚力和口碑度。

  夜經濟能否繁榮向好,考驗著城市精細化治理能力。小到公交班次、停車容量,大到區域規劃、治安狀況,都會(hui) 影響夜經濟的品質與(yu) 發展。尤其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如何既“放活”又“管好”,既有“尺度”又有“溫度”,是擺在政府麵前的重要課題。去年,上海為(wei) 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建立了“夜間區長”和“夜生活首席執行官”製度,為(wei) 夜經濟管理亮出新招。類似的創新舉(ju) 措,許多城市都在積極探索。努力實現夜經濟與(yu) 城市治理的協調發展,創造安全、穩定的夜經濟環境,關(guan) 係著市民生活的幸福指數,關(guan) 係著全麵小康的質量成色。

  夜經濟帶來的是幸福生活的煙火氣,呈現的是城市文化的獨特底蘊。夜經濟繁榮起來,必能更好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