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腔:特殊時期,中央“挺港”深情依舊
香港第三波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自7月22日起,香港已連續10多天單日確診案例破百,約半數確診案例感染源頭不明,多個(ge) 社區出現群聚感染,市民的生命安全正遭受極大威脅。及早核酸檢測、及早隔離治療,至為(wei) 關(guan) 鍵。
在香港社會(hui) 各界紛紛表達了向中央求援的意願後,終於(yu) ,香港同胞盼來了好消息:應特區政府請求,中央派員赴港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並協助建設“方艙醫院”,共同戰勝病毒。
保護香港市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是中央始終如一的關(guan) 切,是香港最大的利益,也是全社會(hui) 最大的民意。中央政府早在第一時間作出表態,將為(wei) 香港特區抗擊疫情提供一切必要支持。
這次援港措施,中央可謂不遺餘(yu) 力,既出錢又出人——全港市民進行新冠肺炎核酸檢測的相關(guan) 費用,全數由中央政府承擔;國家衛健委迅速組建“內(nei) 地核酸檢測支援隊”“內(nei) 地方艙醫院支援隊”,先遣隊已赴港投入工作;在香港疫情徹底受控、徹底切斷傳(chuan) 播鏈之前,有關(guan) 團隊會(hui) 一直留港提供支援……
這既充分體(ti) 現了中央對香港同胞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的高度重視,更為(wei) 香港社會(hui) 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奠定了堅實信心。
香港衛生署的數據顯示,7月25日至31日短短一周的時間,香港出現900例確診個(ge) 案,比5月和6月的總和168例超出近5倍之多。特區政府第一時間采取果斷行動,推出自疫情發生以來的最嚴(yan) 厲防疫措施加以應對,絕大部分市民也積極配合同心抗疫。
然而,受限於(yu) 客觀條件等諸多因素,再加上香港地狹人稠,又是外向型經濟,與(yu) 全球聯係緊密,疫情快速蔓延。香港醫院管理局主席範鴻齡在接受媒體(ti) 訪問時表示,香港醫療係統已接近飽和,隔離檢疫設施日益吃緊,核酸檢測能力更是遠遠無法滿足需要。“情況是非常嚴(yan) 峻的。”
作為(wei) 祖國大家庭的一員,香港的事就是國家的事,香港市民的困難就是中央最大的關(guan) 切。在新一輪疫情防控的緊要關(guan) 頭,中央政府挺身而出,凸顯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再次證明了“誰人真心為(wei) 香港”。港人激動、欣慰、感恩,他們(men) 在社交平台上動情留言:“問我什麽(me) 是祖國?我認為(wei) 祖國就是媽媽,在你最危難之際一定會(hui) 來幫助你。”“感謝內(nei) 地醫護的無私奉獻,致敬最可愛的你們(men) 。”“無言感激,銘記於(yu) 心!”……毫無疑問,這正是內(nei) 地和香港同胞血脈深情的印證。
其實,自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央一直格外關(guan) 心香港同胞的安危。2月份,國家在自身防疫物資十分吃緊的情況下,第一時間協調大批口罩和其他防疫物資來港,全力保障香港市民生活物資穩定供應,大力協助滯留內(nei) 地和國外的港人返港。隨著疫情逐步受控,中央有關(guan) 部門和內(nei) 地有關(guan) 地方與(yu) 香港特區政府保持密切溝通,支持配合特區政府加強口岸管控,為(wei) 有效控製疫情擴散和維持正常生活秩序,提供了重要助力。
若把時間再往前推一推,1997年的亞(ya) 洲金融風暴、2003年的SRAS、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每次危機來襲,國家都始終與(yu) 香港風雨同路,攜手共渡難關(guan) 。香港在國家的強力支撐下,非但不曾倒下,反而愈挫愈強。今天,國家對香港的這份“挺港”深情依舊。
眼下,“同心抗疫”是香港社會(hui) 最緊迫的頭等大事。排除一切幹擾,共克時艱,配合特區政府的各項防疫抗疫舉(ju) 措,關(guan) 乎每一個(ge) 港人、每一個(ge) 生命、每一個(ge) 家庭。作為(wei) 香港最堅強的後盾和依靠,中央將始終與(yu) 特區政府一起,盡一切力量保護香港同胞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與(yu) 700多萬(wan) 香港市民一道,早日戰勝疫情,為(wei) 盡快恢複經濟、改善民生創造良好條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