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普惠有“新招”
看助企紓困政策如何落地②
金融普惠有“新招”
近段時間,經濟日報記者調研發現,對於(yu) 那些暫遇困難但仍有發展前景的企業(ye) 來說,目前麵臨(lin) 的問題主要集中在資金層麵,如臨(lin) 危轉型急需生產(chan) 資金、回款不及時導致還款壓力驟增等。
針對上述問題,金融機構先後出台多項紓困政策,其中,作為(wei) 金融體(ti) 係的主力軍(jun) ,銀行業(ye) 頻頻亮出“新招”,如設立專(zhuan) 項貸款、適當下調貸款利率、延期還本付息、完善續貸政策等。這些“招數”成效幾何?記者采訪了多位業(ye) 內(nei) 人士。
設立“專(zhuan) 項紓困貸款”
從(cong) 生產(chan) 醫用繃帶、石膏繃帶,到日產(chan) 10萬(wan) 套防護罩,這背後是浙江省安吉恒豐(feng) 衛生材料有限公司的“轉型故事”。
麵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恒豐(feng) 公司負責人王國平作出了一個(ge) 大膽決(jue) 定——改造生產(chan) 線,轉產(chan) 防護罩、防護服、護目鏡等防疫物資。經過一段時間的奔波,準備工作都已就緒,但新問題出現了:受疫情影響,部分貨款還沒有回籠,加之物流及原材料成本上漲,需要的資金量大大超出預算。
王國平說,幸運的是,他很快了解到浙江銀保監局已牽頭設立了“浙江省金融綜合服務平台”。他在平台上提交了貸款申請,當天下午就接到了安吉農(nong) 商行客戶經理的電話。在了解企業(ye) 情況後,安吉農(nong) 商行為(wei) 企業(ye) 發放了200萬(wan) 元的“抗疫助企專(zhuan) 貸”。
實際上,在助企紓困的過程中,“專(zhuan) 項貸款”已成為(wei) 多家銀行業(ye) 金融機構的“標配產(chan) 品”。一方麵,政策性金融在逆周期調節中的作用正得到強化,今年政策性銀行安排的信貸規模比2019年多增近1萬(wan) 億(yi) 元。此外,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已安排“專(zhuan) 項紓困資金”,金額合計1000億(yi) 元。另一方麵,多家商業(ye) 銀行為(wei) 受困企業(ye) 設置了專(zhuan) 項貸款額度,並在利率上給予優(you) 惠。
央行數據顯示,6月末,普惠小微貸款餘(yu) 額同比增長26.5%,增速比上年末提高3.4個(ge) 百分點;6月份企業(ye) 貸款平均利率為(wei) 4.64%,較上年12月份下降0.48個(ge) 百分點;普惠小微貸款已支持2964萬(wan) 戶小微經營主體(ti) ,同比增長21.8%。
落細“延期還本付息”
受疫情影響,除了資金缺口,中小微企業(ye) 還普遍出現了資金周轉困難。為(wei) 了緩解這一“痛點”,中國人民銀行與(yu) 多部門聯合印發了《關(guan) 於(yu) 進一步對中小微企業(ye) 貸款實施階段性延期還本付息的通知》。
具體(ti) 來看,對於(yu) 2020年年底前到期的普惠小微貸款本金、2020年年底前存續的普惠小微貸款應付利息,銀行業(ye) 金融機構應根據企業(ye) 申請,給予一定期限的延期還本付息安排,最長可延至2021年3月31日,並免收罰息。
此外,為(wei) 了充分調動地方法人銀行的積極性,央行還會(hui) 同財政部對地方法人銀行給予其辦理的延期還本普惠小微貸款本金的1%作為(wei) 激勵。
政策效果如何?根據最新監管數據,自1月25日至5月15日,各銀行業(ye) 金融機構已對1.28萬(wan) 億(yi) 元中小微企業(ye) 到期的貸款本金實行了延期安排,涉及貸款戶數75萬(wan) 戶,共計157.8萬(wan) 筆;同時,已對559.9億(yi) 元到期的貸款利息實行了延期安排,涉及貸款戶數57.9萬(wan) 戶,對應貸款餘(yu) 額3.44萬(wan) 億(yi) 元。
記者在調研中發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不僅(jin) 激勵了銀行更高效地辦理貸款延期,還為(wei) 小微企業(ye) 在負債(zhai) 管理上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其中,部分企業(ye) 在貸款即將到期時,通過對比後發現,申請新貸款比延期原有的貸款更“劃算”,那麽(me) 企業(ye) 就會(hui) 選擇新申請貸款或通過其他方式來緩解流動性壓力。因此,多家銀行也先後對“續貸”工作進行了優(you) 化,擴大續貸規模。監管數據顯示,已有超過40%中小微企業(ye) 的到期貸款得到了各種形式的接續融資支持,今年一季度,銀行業(ye) 共辦理續貸5768億(yi) 元,其中近九成資金投向中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
深挖“產(chan) 業(ye) 鏈協同”
值得注意的是,在助企紓困的過程中,“產(chan) 業(ye) 鏈協同”的重要性不斷凸顯,這背後更需要穩定的資金流作為(wei) 支撐。
“引導銀行持續跟進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複工複產(chan) 的需求,支持企業(ye) 以應收賬款、倉(cang) 單和存貨質押等方式融資。”中國銀保監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說,推動核心企業(ye) 獲得融資後,以適當形式向上下遊企業(ye) 支付現金,降低上下遊中小微企業(ye) 資金壓力和融資成本。
具體(ti) 來看,工商銀行重點聚焦“穩鏈、補鏈、強鏈”,目前已確定了2055戶總行級製造業(ye) 核心企業(ye) 。今年上半年,該行為(wei) 這些製造業(ye) 核心企業(ye) 的上下遊企業(ye) 累計發放供應鏈融資510億(yi) 元,涉及企業(ye) 2700多戶。
疫情期間,“低接觸”式的生產(chan) 生活方式給傳(chuan) 統模式帶來了挑戰。為(wei) 此,浙商銀行已利用區塊鏈技術打造了“應收款鏈平台”,將企業(ye) 供應鏈中沉澱的應收賬款改造成高效、安全的區塊鏈應收款加以盤活,進而實現對企業(ye) 、特別是中小企業(ye) 的線上資金“供血”。
浙江天聖化纖公司是國內(nei) 化纖龍頭企業(ye) ,主要生產(chan) 醫用無紡布原材料,但疫情期間,企業(ye) 日常流動資金難以滿足特殊時期的生產(chan) 采購需求。“我們(men) 在協同當地職能部門完成抵押物在線查詢後,通過‘應收款鏈平台’對企業(ye) 進行信貸資源的線上投放。”浙商銀行紹興(xing) 分行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2月份以來,浙商銀行已為(wei) 天聖化纖發放疫情應急資金累計3.7億(yi) 元,“應收款鏈平台”的全流程線上化操作、資金實時到賬優(you) 勢也得到了企業(ye) 的頻頻點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