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的美麗中國
小康全麵不全麵,生態環境質量很關(guan) 鍵。
“不能一邊宣布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一邊生態環境質量仍然很差,這樣人民不會(hui) 認可,也經不起曆史檢驗。”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話語擲地有聲。
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國家發展總體(ti) 布局,將建設美麗(li) 中國作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相繼實施……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全黨(dang) 全社會(hui)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綠色發展按下快進鍵,生態文明建設駛入快車道。
生態環境改善,不僅(jin) 體(ti) 現在監測數據的變化上,更體(ti) 現在望得見的青山、看得見的綠水、呼吸得到的清新空氣中。
為(wei) 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優(you) 美生態環境需要,為(wei) 了天藍、地綠、水淨的美麗(li) 中國,汙染防治攻堅戰全麵開展,正向縱深挺進。
在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過程中,汙染防治和環境治理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重要關(guan) 口
江西省貴溪市濱江鎮,九牛崗土壤修複示範項目現場,滿目蔥蘢,綠意盎然。
前不久,科研人員在這裏種下的水稻試驗田獲得豐(feng) 收,65%的水稻樣品已經達到國家標準。
“被列入國家重金屬汙染防治示範項目後,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和生態環境部門一起,分類、分級、分區修複受汙染的土壤。”貴溪市生態環境局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經過多年努力,受汙染區土壤重金屬濃度下降了60%。
以往,我國一些地方經濟發展方式粗放,在資源環境方麵付出了沉重代價(jia) ,導致了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汙染嚴(yan) 重、生態係統退化等問題。
2007年,大量汙水排放導致太湖水體(ti) 富營養(yang) 化,濃得化不開的藍藻給太湖亮了“紅燈”。2013年,一場嚴(yan) 重的霧霾幾乎籠罩了我國中東(dong) 部所有地區,影響25個(ge) 省份……
2010年發布的《第一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顯示,2007年度我國廢水中化學需氧量達3029萬(wan) 噸,廢氣中二氧化硫達2320萬(wan) 噸,氮氧化物達1798萬(wan) 噸。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遠遠超過環境容量。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相繼實施,汙染防治攻堅戰被列為(wei) 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三大攻堅戰之一。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you) 美生態環境需要的迫切之舉(ju) 。
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wei)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人民對優(you) 美生態環境的需要,已經成為(wei) 社會(hui) 主要矛盾的重要方麵。必須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加大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速度,提供更多優(you) 質生態產(chan) 品,以盡可能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優(you) 美生態環境需要。”生態環境部環境與(yu) 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吳舜澤表示。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是推進綠色發展、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表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能夠遏製生態環境惡化趨勢,逐步還清舊賬。與(yu) 此同時,能夠通過環境治理,騰出生態環境容量,承載社會(hui) 經濟發展的新增量,為(wei) 經濟高質量發展拓展空間,通過高水平保護促進高質量發展。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補齊生態環境這塊突出短板,關(guan) 係著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質量和成色。
良好生態環境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重要體(ti) 現。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在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過程中,汙染防治和環境治理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重要關(guan) 口。我們(men) 必須咬緊牙關(guan) ,爬過這個(ge) 坡,邁過這道坎。”
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標誌性重大戰役取得進展
明確方案,攻城拔寨,汙染防治攻堅戰全麵展開。
藍天保衛戰、柴油貨車汙染治理、城市黑臭水體(ti) 治理、渤海綜合治理、長江保護修複、水源地保護、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汙染治理——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這七大標誌性戰役深入推進,劍指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
向著藍天白雲(yun) 、繁星閃爍的目標,堅決(jue) 打贏藍天保衛戰——
“轟油門,再加油!”在河北省石家莊市鹿泉區機動車環保聯合檢查站,檢測人員正對一輛重型柴油車進行尾氣檢測。檢查站站長侯建奎說,超標車輛不僅(jin) 要罰款,生態環境部門還會(hui) 出具維修複檢催告單,複檢合格才能銷號,否則在京津冀三地寸步難行。
藍天保衛戰,在一個(ge) 個(ge) 戰場攻堅克難。我國成為(wei) 世界上第一個(ge) 大規模開展PM2.5治理的發展中大國。86%的煤電機組實現超低排放,對約7.8億(yi) 噸粗鋼產(chan) 能開展超低排放改造。打贏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監督定點幫扶行動中,交辦各類問題15.59萬(wan) 個(ge) ,京津冀6.2萬(wan) 餘(yu) 家涉氣“散亂(luan) 汙”企業(ye) 完成整治。
向著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目標,深入實施碧水保衛戰——
塔吊揮舞著長臂,滿載混凝土的商砼車接連駛入,霧炮機噴灑水霧除塵降溫。北控水務銀川市第一再生水廠項目建設工地,近千名工人正為(wei) 項目早日投產(chan) 全力以赴。
“項目采用先進工藝,每天可處理30萬(wan) 噸汙水,出水水質能達到地表水準Ⅳ類標準。”再生水廠副總經理任士兵表示,再生水廠建成後,將服務約100萬(wan) 人口,為(wei) 加強黃河生態保護和汙染防治做出貢獻。
我國成為(wei) 全世界汙水處理能力最大的國家,長江經濟帶95%的省級及以上工業(ye) 園區建成汙水集中處理設施。2804個(ge) 飲用水水源地的10363個(ge) 生態環境問題,已完成整治。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ti) 消除比例達86.7%。
向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的目標,紮實推進淨土保衛戰——
“自2021年起,我國將全麵禁止固體(ti) 廢物進口,生態環境部將不再受理和審批固體(ti) 廢物進口相關(guan) 申請。”最近,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表示。今年前5個(ge) 月,全國固體(ti) 廢物進口量為(wei) 322.6萬(wan) 噸,同比減少45.3%。下半年,生態環境部將按既定計劃,進一步削減固體(ti) 廢物進口數量。
土壤汙染防治,取得重要進展。農(nong) 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詳查完成。1萬(wan) 餘(yu) 家企業(ye) 納入土壤環境重點監管名單,排查涉重金屬企業(ye) 13994家,實施重金屬減排工程261個(ge) 。
近年來,生態環境監測網絡不斷完善,為(wei)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打牢基礎。國控城市空氣質量監測站點達1436個(ge) ,國家地表水監測斷麵達2050個(ge) ……健全完備的國家生態環境質量監測網絡,讓汙染無所遁形。
各地各部門在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定力的同時,注意把握好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節奏和力度,突出依法、科學、精準治汙。
今年3月份,生態環境部出台相關(guan) 指導意見,提出建立和實施環評審批正麵清單和監督執法正麵清單。科學合理配置執法資源,對守法企業(ye) 無事不擾,對違法企業(ye) 利劍高懸。截至6月底,納入環境監督執法正麵清單的企業(ye) 超過8.1萬(wan) 家。
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人們(men) 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一場雨過,天空湛藍,空氣清新。北京市民劉源正帶著孩子逛朝陽公園。“彩虹,彩虹!”小朋友手指著天空,歡呼雀躍。
“現在空氣幹淨多了,藍天白雲(yun) 也越來越多了。”劉源說。
“各地區各部門聚焦打贏藍天保衛戰等七大標誌性戰役,全力以赴推進各項工作,推動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重要進展,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環境部黨(dang) 組書(shu) 記孫金龍表示,“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生態環境保護9項約束性指標中,有7項已提前完成2020年目標任務。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li) ,藍天也是幸福。”汙染防治攻堅戰全麵推進,帶來更多優(you) 質生態產(chan) 品,良好生態環境成為(wei) 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長點,人們(men) 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頭頂的藍天更多了。
2019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為(wei) 42微克/立方米,創下2013年監測以來的最低值。2013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高達89.5微克/立方米。
去年,全國重點城市PM2.5和二氧化硫平均濃度,分別比2013年下降43%和73%,重汙染天數下降81%。與(yu) 2015年相比,2019年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年均濃度下降23%。
身邊的河湖更清了。
與(yu) 2015年相比,2019年全國地表水優(you) 良水質斷麵比例上升8.9個(ge) 百分點,劣Ⅴ類斷麵比例下降6.3個(ge) 百分點。渤海50條國控入海河流中,46條水質達標,劣Ⅴ類國控斷麵由10個(ge) 降至2個(ge) 。
“江水清澈了,也不臭了,就像回到了小的時候。”浙江省浦江縣居民周元朝老人,目睹了浦陽江水質的巨大變化。
周圍的大地更綠了。
在全球森林資源持續減少的背景下,我國森林麵積和蓄積量持續“雙增長”。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麵積,連續3個(ge) 監測期均保持縮減態勢。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森林覆蓋率已達到22.96%。
聯合國糧農(nong) 組織7月21日發布的2020年《全球森林資源評估》,充分肯定了中國在森林保護和植樹造林方麵對全球的貢獻。這份報告指出,近十年中國森林麵積年均淨增加量居全球第一,且遠超其他國家。
綠水青山越來越美,金山銀山越做越大。“我國汙染治理能力和效果明顯提升,主要汙染物排放量大幅減少,環境質量顯著改善。同時,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升級,高技術製造業(ye) 實力增強,經濟發展質量不斷提升,經濟發展指標與(yu) 環境指標逐步走向共贏。”王金南說。
汙染防治成效舉(ju) 世矚目。滿足人民群眾(zhong) 不斷增長的優(you) 美生態環境需要,仍要不懈努力。各地區各部門還須保持啃硬骨頭的拚勁、久久為(wei) 功的韌勁、抓鐵有痕的狠勁,采取有效政策措施,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交出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曆史檢驗的合格答卷。
“雄關(guan) 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cong) 頭越。”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馳而不息,久久為(wei) 功,我們(men) 定能建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li) 中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