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廣西完成蛇類以外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處置

黃令妍 發布時間:2020-08-17 16:3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南寧8月17日電(記者 黃令妍)隨著最後一批竹鼠移交和補償(chang) 款支付到賬,廣西在養(yang) 的、以食用為(wei) 目的的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處置工作順利完成。廣西林業(ye) 局17日介紹,截至本月9日,廣西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處置蛇類795萬(wan) 公斤、處置率34.9%,其他動物種類386萬(wan) 隻(頭)、處置率100%,共計兌(dui) 付養(yang) 殖戶補償(chang) 款1.08億(yi) 多元。

  5月29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公布《國家畜禽遺傳(chuan) 資源目錄》,首次明確家畜家禽種類範圍,蛇類、竹鼠等動物種類被排除在外。廣西是全國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食用產(chan) 業(ye) 發展的重點省區,據統計,全區有70個(ge) 貧困村將蛇類、竹鼠、蛙類等養(yang) 殖作為(wei) “5+2”“3+1”扶貧特色產(chan) 業(ye) 之一;在105萬(wan) 戶有產(chan) 業(ye) 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有7903戶通過自養(yang) 、入股、提供勞務或代養(yang) 等方式參與(yu) 人工繁育野生動物。以蛇類、竹鼠、蛙類等為(wei) 主的人工繁育產(chan) 業(ye) ,曾是廣西農(nong) 民增產(chan) 增收、脫貧的重要產(chan) 業(ye) 。

  為(wei) 妥善做好野生動物補償(chang) 處置工作,確保從(cong) 事蛇類、竹鼠、蛙類等人工繁育野生動物的貧困戶、尤其是一些依靠貸款開展養(yang) 殖項目的貧困戶不會(hui) 直接返貧,6月16日,廣西林業(ye) 局和財政廳聯合印發《廣西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處置指導意見》,及時采取政策兜底、綜合利用、轉產(chan) 轉型、科學放生、種源留存、無害化處理以及國家規定的其它處理方式等措施,積極有效地推進處置工作。

  據全區各市縣調查統計,今年6月之前,廣西從(cong) 事人工繁育野生動物養(yang) 殖的貧困戶,大部分都是在當地政府和有關(guan) 部門的鼓勵下從(cong) 事竹鼠、蛇類、果子狸等養(yang) 殖項目,基本上沒有辦理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馴養(yang) 繁育證。《指導意見》確定補償(chang) 範圍時,明確將“享受自治區特色產(chan) 業(ye) 獎補政策的建檔立卡貧困養(yang) 殖戶”納入合法養(yang) 殖場(戶)範圍。

  在處置工作中,廣西對不具備轉產(chan) 轉型條件的貧困戶,加大就業(ye) 幫扶力度,引導貧困勞動力外出就業(ye) ,有針對性地安排扶貧公益性崗位、村級臨(lin) 時性扶貧崗位、非固定性村級扶貧公益性崗位,支持貧困戶就業(ye) 增收;對暫時出現生活困難的,當地民政部門將其納入臨(lin) 時救助範圍,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低保兜底保障。

  通過推動轉產(chan) 、發展替代產(chan) 業(ye) 、兜底保障等措施,廣西參與(yu) 養(yang) 殖的7903戶貧困戶全部落實“一戶一案”建檔立卡,其中,實現轉產(chan) 轉型3950戶,落實就業(ye) 幫扶2061戶,納入臨(lin) 時救助或低保兜底1319戶。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