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五年,國家公園美麗初現

常欽 發布時間:2020-08-19 16:06:00來源: 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2015年,我國啟動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建設,目前已有10處試點,涉及12個(ge) 省份,總麵積超過22萬(wan) 平方公裏。按照中央部署,今年要完成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整合設立一批國家公園。

  設立國家公園的目的是什麽(me) ?當前體(ti) 製試點取得了哪些成效?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區內(nei) 的生態環境和居民生活又經曆了哪些變化?

  “以前沒有的動物出現了,以前很少見的動物現在成群亮相了。”說起青海瑪多縣的變化,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管委會(hui) 生態資源和自然資源局副局長馬貴總愛帶人去實地走一走。

  近日,記者在黃河源頭放眼望去,眼前草場豐(feng) 美,湖水一望無際,隨處可見斑頭雁、赤麻鴨等野鳥追逐嬉戲。這是我國第一個(ge) 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三江源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區——近年來諸多變化中的美麗(li) 一瞬。

  目前,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進展順利,國家林草局正在組織第三方對10個(ge) 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區任務完成情況開展評估驗收,預計10月底前完成,今年年底將提出正式設立國家公園的建議名單。

  開展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把生態保護擺在第一位

  馬貴的推薦觀賞路線中,總少不了瑪多縣城至黃河源牛頭碑的90公裏路。這段路曾讓他揪心不已:大片的黑土灘,很難尋到草的痕跡。修路時,砂石料沿路取材,400多個(ge) 魚鱗坑很是紮眼,附近山體(ti) 上還留下一道深疤——山被啃掉了一大塊,裸露著白色岩體(ti) 。

  “如今300多個(ge) 小坑已經被填平,種上了牧草,深坑也成了警示教育基地。”馬貴說,如今這裏滿眼綠色,讓人怎能不愛來?記者看到,草原上,早熟禾、中華羊茅、披堿草等牧草隨處可見,新種上的牧草吐綠,長勢喜人。

  經過5年試點,在三江源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區,草地整體(ti) 退化趨勢得到有效遏製,水源涵養(yang) 量年均增幅6%以上,草地覆蓋率、產(chan) 草量分別比10年前提高11%、30%以上,野生動物種群明顯增多。

  “現在草長得跟羊腿一樣高。”索索是園區內(nei) 的一名生態管護員。在瑪多縣紮陵湖畔的擦澤村,天剛蒙蒙亮,索索便騎上摩托車,帶上幹糧和水去巡護了。以前靠放牧生活的他,沒想到自己在家門口就能有活幹。

  這樣的生態管護公益崗位,三江源試點區已設置17211個(ge) ,園區內(nei) 實現了“一戶一崗”全覆蓋。索索的工資一年有2.16萬(wan) 元。“吃上生態飯,腰包更鼓了。”他說。

  2015年,我國啟動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目前正在開展東(dong) 北虎豹、祁連山、大熊貓、三江源、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神農(nong) 架、普達措、錢江源、南山等10處試點,涉及12個(ge) 省份,總麵積超過22萬(wan) 平方公裏,約占我國陸域國土麵積的2.3%。

  國家林草局相關(guan) 負責人說,各試點區把生態保護擺在第一位,在強化生態保護的同時,積極推進與(yu) 周邊社區發展相協調,通過實施生態補償(chang) 和項目支持,推動原住居民就地就業(ye) ,實現了收入不降低、生活質量不下降。各試點區都提供了一定數量的生態公益崗位。另外,在國家公園設立、建設、運行、管理等各環節,生態保護、自然教育等各領域,引導當地居民、專(zhuan) 家學者、企業(ye) 、社會(hui) 組織等積極參與(yu) 。

  統一管理、整體(ti) 保護,打破多頭管理局麵

  為(wei) 什麽(me) 要建立國家公園體(ti) 製?國家林草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自1956年以來,我國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地1.18萬(wan) 個(ge) ,約占陸域國土麵積的18%,約占管轄海域麵積的4.1%。然而,這些自然保護地分別由林業(ye) 、環保、住建、農(nong) 業(ye) 、國土等多個(ge) 部門管理,由於(yu) 管理體(ti) 製不順,產(chan) 權責任不清晰,導致我國自然保護地存在重疊設置、多頭管理、邊界不清、權責不明、保護與(yu) 發展矛盾突出等問題。

  建立國家公園體(ti) 製,就是要在根本上打破按部門分頭設置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文化自然遺產(chan) 、地質公園、森林公園等的多頭管理局麵,建立由一個(ge) 部門統一管理的新機製、新模式。試點啟動以來,10個(ge) 試點區始終把生態保護擺在第一位,突出“山水林田湖草”係統治理,將相關(guan) 的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整合劃入國家公園範圍內(nei) ,實行統一管理,目前已經取得明顯成效。大熊貓國家公園試點區探索整合82個(ge) 自然保護地,東(dong) 北虎豹國家公園試點區將琿春、汪清等多個(ge) 自然保護區連成一個(ge) 大區域,均實現了試點區內(nei) 野生動物數量穩步增長。

  “過去是互不相幹、各管一段,經過試點改革整合原來水利、草原、國土等部門的相關(guan) 職能,如今由管委會(hui) 統一管理,能使上勁。”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執法局局長曲洋才讓說,新成立的執法局整合了原先水利、環保、林業(ye) 、草原、漁政、國土等部門的相關(guan) 職能,“這兩(liang) 年違法案件明顯下降,草原上的砂廠、鹽場基本都關(guan) 閉了,一半以上的退化草場有明顯改善”。

  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重點是什麽(me) ?國家林草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重中之重在試“體(ti) 製”,將創新體(ti) 製和完善機製放在優(you) 先位置。國家林草局依托相關(guan) 專(zhuan) 員辦分別成立了東(dong) 北虎豹、祁連山、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實現了跨省區國家公園的統一管理,同時與(yu) 有關(guan) 省份分別成立了協調工作領導小組,共同推進試點工作。青海省、海南省、福建省和浙江省均成立了省級政府直屬的國家公園管理局,統一行使其國家公園範圍內(nei) 的管理事權,明確了主體(ti) 責任。其他各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區也分別成立了專(zhuan) 門的管理機構。

  穩步推進,成熟一個(ge) 設立一個(ge)

  據介紹,東(dong) 北虎豹試點區已完成森林撫育17367公頃,林地清收還林2130公頃,整改修複環保督察綠盾行動督查點位514個(ge) ,生態修複麵積741公頃。試點建設以來,這片長白林海虎嘯山林、豹走青川的景象頻頻出現,黑熊、麅子、野鹿等野生動物也日漸增多。武夷山試點區完成生態修複6500畝(mu) ,整治違法違規茶山7300畝(mu) ,拆除違規建設39處。大熊貓試點區實施生態修複和棲息地恢複工程,建設大熊貓野化放歸基地,恢複大熊貓棲息地近4萬(wan) 畝(mu) 。三江源試點區、普達措試點區礦權和水電等開發企業(ye) 已全部退出,祁連山、大熊貓、南山等試點區礦權和水電等開發企業(ye) 退出數量超過50%。

  各個(ge) 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區在全力保護自然生態係統原真性、完整性的同時,積極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有效實現途徑,建立社區協調發展和生態補償(chang) 製度,實現了生態受保護、百姓得實惠。東(dong) 北虎豹試點區實施“黃牛下山”項目試點,推動黃牛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轉型發展;錢江源試點區全麵完成集體(ti) 林權地役權改革,製定實施了集體(ti) 林地補償(chang) 政策;武夷山試點區實行景觀資源有償(chang) 使用製度,引導園區居民參與(yu) 資源保護,創造就業(ye) 崗位1200多個(ge) 。

  距今年底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收官,隻有不到5個(ge) 月時間。

  國家林草局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國家林草局舉(ju) 全局之力推進國家公園體(ti) 製建設,近期將發布《國家公園設立標準》,調整優(you) 化《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加快推進總體(ti) 發展規劃編製工作,加快推進國家公園立法進程,發布《國家公園監測指標與(yu) 監測技術體(ti) 係》等管理辦法,指導各國家公園開展相關(guan) 工作,並按照成熟一個(ge) 設立一個(ge) 的原則,提出第一批正式設立的國家公園建議名單和儲(chu) 備名單。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