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倒退”:隨著疫情反彈 美國療養機構病例回升
據《今日美國報》17日報道,美國衛生保健協會(hui) 和美國國家輔助生活中心(AHCA / NCAL)發布報告稱,隨著美國疫情反彈,美國各個(ge) 療養(yang) 護理機構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正以驚人的速度增長。數據顯示,療養(yang) 機構的確診病例6月份時有所下降,但在7月份顯著回升。
美國衛生保健協會(hui) 和美國國家輔助生活中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馬克·帕金森(Mark Parkinson)表示:“目前,很多療養(yang) 院和護理機構依然缺乏個(ge) 人防護設備、無法進行充分的病毒檢測,狀況非常不好。這是一步倒退。”
“漫長周期使得檢測失去意義(yi) ”
《今日美國報》17日援引馬克·帕金森評論稱,療養(yang) 院中確診病例上升,是受到了7月份美國西部和南部疫情蔓延的影響。由於(yu) 療養(yang) 院的住客們(men) 生活範圍交叉,很多人還有潛在的健康問題,他們(men) 尤其容易感染新冠肺炎,產(chan) 生並發症而死亡。馬克·帕金森指出,社區傳(chuan) 播控製不力、新冠病毒檢測所需周期長是美國療養(yang) 機構抗疫過程中長期存在的問題。
《華盛頓郵報》援引專(zhuan) 家分析稱,療養(yang) 機構應該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定期對住客和職工進行新冠病毒檢測。報道稱,美國疾控中心要求療養(yang) 機構至少每月兩(liang) 次,甚至每周一次開展定期檢測,得克薩斯州、俄克拉何馬州和亞(ya) 利桑那州也都對療養(yang) 院作出了相應要求。
但目前各療養(yang) 機構隻完成了一輪檢測,因為(wei) 人們(men) 要等至少一周才能拿到檢測結果。《華盛頓郵報》評論稱:“漫長的等待周期使檢測變得沒有意義(yi) ,因為(wei) 在此期間,病毒可能已經廣泛傳(chuan) 播開來。”
管理不善 療養(yang) 機構難以得到援助
此外,《華盛頓郵報》指出,在療養(yang) 機構的抗疫過程中,美國各州層麵的衛生部門會(hui) 行使監管的職能,但並沒有動員起來,親(qin) 自采取措施來應對疫情。
報道稱,在俄克拉何馬州,療養(yang) 機構申請聯邦資金援助時,需要提交“防疫計劃”;在亞(ya) 利桑那州,所有正規療養(yang) 機構被要求完成防疫調查問卷,甚至在上一份問卷還沒有填寫(xie) 完成時,又會(hui) 收到新的問卷。
美國加州療養(yang) 院改革倡導組織(California Advocates for Nursing Home Reform)的專(zhuan) 家麥克·達克(Mike Dark)則批評稱,盡管加州衛生機構要求各療養(yang) 院提交新冠病毒檢測計劃,但它們(men) 並沒有為(wei) 療養(yang) 院鋪開檢測提供任何實質性幫助,而是將該任務推給各個(ge) 縣級衛生部門。但許多鄉(xiang) 村地區和財政困難的縣受疫情衝(chong) 擊,稅收暴跌,根本無力承擔這種任務。麥克·達克進一步指出,這些財政困難縣很難向療養(yang) 院提供個(ge) 人防護裝備,也無法給療養(yang) 院職工提供防疫培訓。
“因此,療養(yang) 院提交的計劃都變成了一紙空談。” 麥克·達克說道。
“如果沒有充足資金 美國將重蹈覆轍”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7日援引馬克·帕金森評論指出:“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和資源,美國最終將重蹈幾個(ge) 月前的覆轍。公共衛生官員需要在分配個(ge) 人防護設備、測試、人員和資金時,將療養(yang) 機構放在優(you) 先位置。”
近期,美國衛生保健協會(hui) (AHCA)對463家療養(yang) 服務供應商進行調查發現,由於(yu) 要采取防疫措施,療養(yang) 院在防護設備、檢測、人力方麵的支出增長,目前有55%的療養(yang) 院處於(yu) 虧(kui) 損狀態,其中72%的療養(yang) 院表示,按照目前的狀況,他們(men) 無力維持下一年的運營。
根據美國國會(hui) 3月份通過的經濟刺激法案(CARES Act),醫療服務提供者援助基金(Provider Relief Fund)的資金規模為(wei) 1750億(yi) 美元。但是美國衛生保健協會(hui) 和美國國家輔助生活中心發言人稱,療養(yang) 機構從(cong) 中得到的援助僅(jin) 有140億(yi) 美元,
因此,美國衛生保健協會(hui) 和美國國家輔助生活中心敦促國會(hui) 為(wei) 衛生部和醫療服務提供者援助基金追加撥款1000億(yi) 美元,將其中部分資金專(zhuan) 門用於(yu) 援助療養(yang) 機構和輔助生活機構,幫助它們(men) 獲得充足的抗疫資源,包括購置個(ge) 人防護裝備、安排檢測、人力支持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