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我們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孫廣勇 發布時間:2020-08-21 13:40:00來源: 人民日報

  共建“一帶一路”把沿線各國人民緊密聯係在一起,致力於(yu) 合作共贏、共同發展,讓各國人民更好地共享發展成果。參與(yu) 項目建設的當地員工,經曆著自身工作生活中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見證著共建“一帶一路”給自己國家帶來的巨大變遷。

  “中國公司倡導信守承諾,我也把它作為(wei) 自己的職業(ye) 操守要求”

  又是一個(ge) 周六,諾薩迪沒有休息。從(cong) 早上8點投入工作,一直忙到晚上10點,終於(yu) 完成全年稅務相關(guan) 資料的提交。諾薩迪是中國電建老撾水泥公司的一名財會(hui) 人員。2007年中專(zhuan) 畢業(ye) 後,諾薩迪從(cong) 老撾萬(wan) 象省欣合縣來到首都萬(wan) 象,邊找工作邊繼續求學。憑借紮實的會(hui) 計專(zhuan) 業(ye) 基礎和良好的英語溝通能力,2009年,她從(cong) 眾(zhong) 多應聘者中脫穎而出。

  中國電建進入老撾市場已有20多年。2007年,該公司正式將100萬(wan) 噸水泥生產(chan) 線投入商業(ye) 運營。那是當時老撾最大的水泥生產(chan) 線,公司生產(chan) 的獅牌水泥穩居老撾市場銷量前列,成為(wei) 老撾建材領域響當當的品牌。

  “我們(men) 是老撾最早的水泥生產(chan) 企業(ye) 之一。從(cong) 老撾多地的水電站到首都寬闊的450周年大道、宏偉(wei) 的老撾國家會(hui) 議中心等工程,就連我家鄉(xiang) 修建的很多房屋都用的是‘獅牌’水泥。”說起自己公司生產(chan) 的水泥對當地建設的貢獻,諾薩迪很是自豪。

  2017年,中國電建老撾水泥公司成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重大項目——中老鐵路的供貨方後,諾薩迪的工作幹勁更足了。公司財務負責人楊光介紹說,水泥公司有50多家下遊運輸商,諾薩迪每個(ge) 月要完成近200次支付工作,都能準確、準時完成。她還與(yu) 當地稅務部門溝通,及時高效完成稅款繳納工作,挑起了公司資金支付和稅務管理的大梁。

  憑借優(you) 異表現,2019年底,諾薩迪被評為(wei) 中國電建海外投資有限公司的優(you) 秀外籍員工。諾薩迪說,是公司的快速發展給了她曆練成長的平台,“中國公司倡導信守承諾,我也把它作為(wei) 自己的職業(ye) 操守要求”。

  諾薩迪與(yu) 中國同事們(men) 建立了深厚友誼。她在公司附近多次租房,每次搬家都是中國同事熱情幫忙。現在,公司為(wei) 諾薩迪和孩子提供了住房,“我在萬(wan) 象擁有了一個(ge) 溫馨的家”。

  “在這裏我實現了當初的夢想”

  “530002”是新泰車輪公司總經理助理薩迪的工號。“我是公司第二名員工,算是最資深的‘老’人之一。”薩迪工牌背麵泛黃的小貼紙,見證著他從(cong) 一名基層員工成長為(wei) 公司高層管理者的曆程。

  新泰車輪公司2010年9月在泰國羅勇府成立,是總部設在中國保定的立中車輪集團的海外發展戰略重要組成部分。公司年產(chan) 240萬(wan) 隻車輪,主要為(wei) 歐洲、美國和東(dong) 盟市場用戶提供服務。目前公司有泰籍員工690人。正在建設中的二期工廠預計2021年5月投產(chan) ,將成為(wei) 東(dong) 南亞(ya) 最大的輪轂生產(chan) 廠。

  薩迪是第二代泰國華人。2010年進入該公司,因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薩迪便從(cong) 翻譯做起,一步一個(ge) 腳印,在各個(ge) 崗位上磨礪鍛煉,如今成為(wei) 總經理助理。對外,薩迪要代表公司與(yu) 當地政府機構聯絡溝通;對內(nei) ,他負責薪酬管理、績效考核、本土化發展、招聘培訓等多項工作。

  “新員工入職培訓時,我向他們(men) 介紹公司企業(ye) 文化。泰中習(xi) 俗和文化不同,需要大家耐心地互相學習(xi) 、認識和了解。”薩迪說,他經常和員工談心,及時了解泰中員工的動態,促進員工關(guan) 係。“中國公司強調以人為(wei) 本,重視實幹。新泰公司的座右銘就是‘和別人多合作一點,比別人多努力一點’。”

  10年間,薩迪實現了事業(ye) 的騰飛,也擁有了美滿的家庭。他在公司認識了現在的妻子,有了一對可愛的兒(er) 女。“到新泰公司是我人生重要的一步,在這裏我實現了當初的夢想。”薩迪說,等孩子們(men) 長大一些,就帶他們(men) 去中國旅遊,領略中國大好河山,品嚐中國豐(feng) 富美食,感受中國人民的友好。

  “希望成為(wei) 中國公司與(yu) 尼方溝通的橋梁”

  普拉西達與(yu) 中國有著不解之緣。

  1968年,中國援建尼泊爾遜克西水電站,普拉西達的父親(qin) 任項目經理。6年前,由中國電建和尼泊爾薩格瑪塔電力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建設的上馬相迪A水電站開工建設。畢業(ye) 於(yu) 菲律賓聖路易斯大學土木工程專(zhuan) 業(ye) 、具有尼泊爾水電行業(ye) 多年管理經驗的普拉西達,代表尼方公司,擔任水電站副總經理。

  2015年4月,尼泊爾突發8.1級地震。電站所處位置離震中僅(jin) 34公裏。普拉西達和同事們(men) 一邊援助受災群眾(zhong) ,一邊加快恢複工程建設。地震發生後,中國員工無一人撤離,上馬相迪A水電站項目成為(wei) 尼泊爾震後為(wei) 數不多堅持施工的大型項目,這讓普拉西達感慨不已。

  2017年1月,電站投入商業(ye) 運營。從(cong) 建設到運營,普拉西達不斷向中方技術人員學習(xi) 請教,迅速成為(wei) 電力領域的專(zhuan) 業(ye) 人士,對中國電力運營標準和管理理念也有了更深刻的體(ti) 會(hui) 。

  在普拉西達看來,中國企業(ye) 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技術,為(wei) 電站安全運行提供了保障,“中國企業(ye) 帶來許多發展機遇。參與(yu) 共建‘一帶一路’項目,我們(men) 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今年上半年,電站發電量較去年同期增長3.37%,有力保障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尼泊爾的電力供應。

  蓋醫院、修校舍、建水塔……上馬相迪A水電站項目迄今為(wei) 當地實施企業(ye) 社會(hui) 責任項目200餘(yu) 項。尼泊爾發生疫情後,普拉西達代表公司第一時間向尼政府捐款,並向當地電力局捐贈防疫物資。“我希望成為(wei) 中國公司與(yu) 尼方溝通的橋梁,成為(wei) 尼中友誼的使者。”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