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鳳村盛開“小康花”
【走向我們(men) 的小康生活】龍鳳村盛開“小康花”
本報記者 包元凱 中國縣域經濟報記者 朱柳蓉
在荷花盛開時節,記者來到廣西貴港市覃塘區覃塘街道龍鳳村。藍天白雲(yun) 下,一望無際的荷田連接著水墨畫般的遠山;荷田裏,亭亭玉立的荷花引來一眾(zhong) 遊人觀賞、拍照,村民在路邊支起小攤出售新鮮的蓮蓬、蓮子。
這一片美麗(li) 的鄉(xiang) 村圖景,是覃塘區打造的“荷美覃塘”蓮藕產(chan) 業(ye) (核心)示範區所在地。2018年,“荷美覃塘”獲評國家4A級旅遊景區,龍鳳村依托荷塘發展特色農(nong) 業(ye) 和生態觀光遊,荷花成了這裏的“小康花”,旅遊人氣越來越旺,村民也迎來了好“錢景”。
對於(yu) 龍鳳村平田屯村民覃紹信來說,荷花盛開時節正是一年裏他最忙碌的時候,“6月29日荷花節開園那天,景區人山人海,一個(ge) 月下來我的餐飲店營收有10多萬(wan) 元”。
2014年,“荷美覃塘”蓮藕產(chan) 業(ye) (核心)示範區在龍鳳村和姚山村開始建設,規劃麵積3428畝(mu) ,荷花品種達350多種,建成集現代農(nong) 業(ye) 和休閑旅遊於(yu) 一體(ti) 的荷文化旅遊觀光景區。“景區種植蓮藕3000多畝(mu) ,其中有1700畝(mu) 是屬於(yu) 我們(men) 龍鳳村的,村民把土地流轉給景區,每畝(mu) 地一年租金是1300元。”龍鳳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覃富利說,鄉(xiang) 村旅遊發展起來後,村裏原來外出打工的勞動力紛紛回村到景區務工、開店,每年為(wei) 期3個(ge) 月的荷花節能給村民帶來不少收入。
“我把田地流轉給景區了,現在在景區務工,離家近,方便照顧孩子,每個(ge) 月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去年脫貧的周玉鳳說。據介紹,龍鳳村有27戶貧困戶,其中有15戶脫貧得益於(yu) 旅遊產(chan) 業(ye) ,依靠鄉(xiang) 村旅遊,現在全村人均年收入約2.3萬(wan) 元。
據覃紹信介紹,2013年前,村裏的基礎設施較為(wei) 落後,景區建起來後,村子很快修好道路,綠化、亮化等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
如今,在龍鳳村,以荷為(wei) 元素的產(chan) 業(ye) 鏈仍在延長。景區大力發展蓮藕特色產(chan) 業(ye) ,研發培育出香水蓮茶等優(you) 質產(chan) 品,大力推廣脆蓮、藕粉、荷葉茶、藕糖等深加工農(nong) 產(chan) 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