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我國六大廣布蜱種首獲“基因身份證”

張強 發布時間:2020-08-27 16:37:00來源: 科技日報

  記者25日從(cong) 軍(jun) 事科學院軍(jun) 事醫學研究院獲悉,該院曹務春團隊與(yu) 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趙方慶團隊合作,首次闡明了我國6大蜱種的基因組多樣性、群體(ti) 遺傳(chuan) 結構以及病原體(ti) 分布特點。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細胞》近日在線發表了相關(guan) 研究論文。

  曹務春研究員介紹,蜱是一種傳(chuan) 播人畜共患病的重要媒介,可攜帶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等多種病原體(ti) ,傳(chuan) 播40餘(yu) 種疾病。隨著人們(men) 與(yu) 自然環境互動日益頻繁,被蜱蟲叮咬和患病的幾率與(yu) 日俱增,但由於(yu) 缺少對蜱的認識,患蜱媒傳(chuan) 染病經常被誤認為(wei) 得了“怪病”。

  據了解,我國共有2科9屬130餘(yu) 種蜱蟲,以往由於(yu) 缺乏基因組數據支撐,針對蜱的遺傳(chuan) 多樣性及其分布規律的研究一直難以深入開展。這項最新研究對覆蓋我國27個(ge) 省市6大蜱蟲種類的678組樣本進行了測序,為(wei) 深度研究蜱及蜱媒傳(chuan) 染病提供了極為(wei) 寶貴的資源與(yu) 重要理論依據。

  該研究還結合微生物組學分析和流行病學調查數據,研究了我國已報道蜱媒傳(chuan) 染病分布地域與(yu) 蜱攜帶病原體(ti) 豐(feng) 度之間的關(guan) 係,發現高豐(feng) 度(如立克次體(ti) )和低豐(feng) 度(如螺旋體(ti) )的病原體(ti) ,都可以經蜱傳(chuan) 播,在當地引發蜱媒傳(chuan) 染病(如立克次體(ti) 病與(yu) 萊姆病),因此需要建立更敏感的檢測方法監測病原體(ti) 豐(feng) 度,用於(yu) 蜱媒病的防控。

  曹務春表示,該研究相當於(yu) 首次為(wei) 6大廣布蜱種發放“基因身份證”,解決(jue) 了蜱及蜱媒傳(chuan) 染病防控的重大科學問題,尤其是首次為(wei) 識別蜱攜帶的大量微生物與(yu) 新發病原體(ti) 提供了重要的微生物組數據,為(wei) 重點物種、熱點地域的蜱媒傳(chuan) 染病風險識別與(yu) 預警提供了重要基礎。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