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馬克思主義哲學方法論的時代意蘊

韓文乾 發布時間:2020-09-07 15:45:00來源: 光明日報

  作者:韓文乾(北京市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首都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副教授)

  馬克思主義(yi) 哲學既是科學的世界觀又是科學的方法論。恩格斯早就說過:“馬克思的整個(ge) 世界觀不是教義(yi) ,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認真學習(xi) 掌握馬克思主義(yi) 哲學方法論,對提高廣大黨(dang) 員幹部的哲學素養(yang) 及其分析問題與(yu) 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yi) 。

  一

  馬克思主義(yi) 哲學世界觀教給我們(men) 科學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觀點,馬克思主義(yi) 哲學方法論則教給我們(men) 科學認識世界與(yu) 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毛澤東(dong) 同誌說過:“我們(men) 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jue) 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我們(men) 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解決(jue) 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不解決(jue) 方法問題,任務也隻是瞎說一頓。”這段話生動地說明了掌握方法論的極端重要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把馬克思主義(yi) 世界觀、人生觀、價(jia) 值觀比喻為(wei) 人們(men)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總鑰匙”,他認為(wei) “掌握了這把總鑰匙,再來看看社會(hui) 萬(wan) 象、人生曆程,一切是非、正誤、主次,一切真假、善惡、美醜(chou) ,自然就洞若觀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確判斷、作出正確選擇”。正因如此,他要求全黨(dang) 同誌要“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yi) 哲學智慧的滋養(yang) ,自覺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yi) 世界觀和方法論”。

  二

  辯證唯物主義(yi) 世界觀主要包括本體(ti) 論、辯證法、認識論三個(ge) 部分,與(yu) 此相對應,辯證唯物主義(yi) 方法論主要包括實事求是方法、唯物辯證方法、實踐檢驗方法等。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實事求是“永遠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應該遵循的思想方法”,“是黨(dang) 帶領人民推動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ye) 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正因為(wei) 如此,“各級領導幹部要把實事求是貫徹到領導工作全過程,自覺做堅持實事求是的表率”,“深刻理解實事求是的科學含義(yi) 和精神實質,始終按實事求是的要求辦事”。唯物辯證方法是運用馬克思主義(yi) 唯物辯證法觀察問題和解決(jue) 問題的根本方法,它強調要堅持全麵地而不是片麵地、聯係地而不是孤立地、發展地而不是靜止地、係統地而不是零散地觀察事物;強調麵對複雜形勢和繁重任務首先要有全局觀念和大局意識,同時又要優(you) 先解決(jue) 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麵;強調既要講兩(liang) 點論,又要講重點論;強調要善於(yu) 處理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guan) 係,在權衡利弊中趨利避害作出科學抉擇。實踐檢驗方法是馬克思主義(yi) 認識論所要求的根本方法,是認識與(yu) 實踐辯證關(guan) 係原理在實踐過程中的具體(ti) 運用,理論來源於(yu) 實踐,但科學理論形成之後又對實踐產(chan) 生能動的反作用,對人們(men) 從(cong) 事新的實踐活動提供必要的理論指導。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在實踐中使認識得到檢驗、修正、豐(feng) 富和發展,這是認識客觀規律的根本途徑,也是把握客觀規律的必由之路”,“要根據時代變化和實踐發展,不斷深化認識,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實現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良性互動,在這種統一和互動中發展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yi) ”。

  三

  曆史唯物主義(yi) 方法指的是我們(men) 認識社會(hui) 和曆史發展規律的科學方法,它主要包括社會(hui) 意識反作用方法、社會(hui) 基本矛盾分析方法、群眾(zhong) 路線方法等。馬克思主義(yi) 唯物史觀認為(wei) ,社會(hui) 存在決(jue) 定社會(hui) 意識,社會(hui) 意識形成以後又反作用於(yu) 社會(hui) 存在,先進的社會(hui) 意識可以促進社會(hui) 發展,落後的社會(hui) 意識則阻礙社會(hui) 發展。我們(men) 要充分發揮好社會(hui) 主義(yi) 意識形態的先進引領作用,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yi) 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社會(hui) 基本矛盾分析方法是馬克思主義(yi) 關(guan) 於(yu) 社會(hui) 基本矛盾原理在社會(hui) 實踐中的科學運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全黨(dang) 要“學習(xi) 和掌握社會(hui) 基本矛盾分析法”,“隻有把生產(chan) 力和生產(chan) 關(guan) 係的矛盾運動同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結合起來觀察,把社會(hui) 基本矛盾作為(wei) 一個(ge) 整體(ti) 來觀察,才能全麵把握整個(ge) 社會(hui) 的基本麵貌和發展方向”。群眾(zhong) 路線方法是唯物史觀關(guan) 於(yu) 人民群眾(zhong) 是曆史的創造者原理在實踐中的科學運用,是黨(dang) 的根本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我們(men) 黨(dang) 在長期革命實踐中形成了一切為(wei) 了群眾(zhong) 、一切依靠群眾(zhong) 和從(cong) 群眾(zhong) 中來、到群眾(zhong) 中去的群眾(zhong) 路線。群眾(zhong) 路線是我們(men) 黨(dang) 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men) 黨(dang) 永葆青春活力和戰鬥力的重要傳(chuan) 家寶。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我們(men) 必須繼續堅持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方法,始終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不斷依靠人民推動曆史前進。

  四

  思維方法和思維能力指的是人們(men)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路徑與(yu) 能力水平。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專(zhuan) 題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領導幹部要加強理論修養(yang) ,深入學習(xi) 馬克思主義(yi) 基本理論,學懂弄通做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掌握貫穿其中的辯證唯物主義(yi) 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提高戰略思維、曆史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堅持和運用好科學的思維方法、提升科學思維能力是學習(xi) 掌握馬克思主義(yi) 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基本要求。戰略思維指的是從(cong) 全局視角和長遠眼光把握事物發展總體(ti) 趨勢和方向、客觀辯證地思考和處理問題的科學思維。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要求我們(men) 必須不斷提升戰略思維能力。曆史思維指的是從(cong) 曆史視野和事物發展規律視角來思考分析問題、把握前進方向和指導現實工作的科學思維,推進社會(hui) 發展和曆史進步需要不斷提升曆史思維能力。辯證思維指的是運用唯物辯證法觀察事物、分析問題、解決(jue) 問題的科學思維,它要求我們(men) 無論做任何事情都必須正視矛盾、分析矛盾、解決(jue) 矛盾,善於(yu) 抓住關(guan) 鍵、找準重點、洞察事物發展規律。創新思維指的是以新穎獨特的視角或方式來分析問題和解決(jue) 問題的思維過程,不斷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法治思維指的是善於(yu) 將法律作為(wei) 判斷是非和處理事務的準繩、運用法律手段解決(jue) 問題和推進工作的思維方法,提倡法治思維是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國家的必然要求。底線思維指的是從(cong) 客觀設定最低目標出發來爭(zheng) 取最大期望值的思維方式。在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實踐過程中,我們(men) 必須學會(hui) 運用底線思維方法,凡事從(cong) 壞處準備,努力爭(zheng) 取最好的結果,做到有備無患,牢牢把握主動權。

  《光明日報》( 2020年09月07日 15版)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