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付款被多收2分錢 市民質疑超市“四舍五入”
長江網9月8日訊(記者汪洋)移動支付時代,人們(men) 買(mai) 東(dong) 西付錢,用現金的越來越少,都習(xi) 慣於(yu) 拿手機掃碼支付,無接觸式付款。近日,網友黃女士在長江網武漢城市留言板留言稱,在超市購物,掃碼結算時,超市方麵“四舍五入”,多收了她2分錢:“若是使用現金支付,超市缺少分幣‘四舍五入’可以理解,可移動支付為(wei) 何也要‘四舍五入’呢?”
消費者:超市“四舍五入”多收2分錢
8月29日,黃女士前往中百超市東(dong) 方花都店購買(mai) 了一些五花肉、火腿腸、生薑、苦瓜、碘鹽等,共計9件商品。在櫃台付賬的時候,她打開微信中的收付款二維碼,向營業(ye) 員出示後,店員用掃碼槍完成扣款。購物小票顯示,9件商品應收104.98元,實收105.00元,找零0.00元。
“付款時沒有注意,回家後查看購物小票,才發現超市多收了我2分錢。”隨後,黃女士向長江網武漢城市留言板反映,“微信支付,為(wei) 什麽(me) 不能實收104.98元,而要四舍五入收105元?”
黃女士說,2分錢雖然金額很小,但超市方麵未和消費者商量就自行“五入”多收2分錢,讓她覺得難以理解。
記者超市體(ti) 驗“四舍五入”,抹零少收了4分錢
近日,長江網記者使用移動支付,在盒馬鮮生、中百超市等進行消費。
9月1日,記者使用盒馬鮮生APP購買(mai) 了一些水果、蔬菜和肉類,價(jia) 格合計144.6元。記者使用支付寶付款,支付144.6元。
9月7日,記者前往中百超市上海公館店,購買(mai) 了一些精瘦肉、青椒、蒜頭,價(jia) 格合計18.44元。付款時,記者打開手機上的微信支付碼,收銀員掃碼後,從(cong) 記者賬戶中扣款18.40元。記者說,“好像少收了4分錢。”“因為(wei) 係統設置的原因,分幣‘四舍五入’了。”收銀員說。
記者發現,超市內(nei) 售賣的商品,不少單價(jia) 精確到分。比如,記者購買(mai) 的精瘦肉單價(jia) 65.58元,蕪湖青椒單價(jia) 7.35元,因此在結算時總價(jia) 出現了分幣。
監管部門:要求超市調整收銀係統,如實結算
黃女士留言後,江岸區市場監管局進行了調查。黃女士說,超市工作人員聯係了她,表達了歉意,稱是總公司係統設置問題,將向總公司反饋,對收銀係統進行調整。
負責辦理這條留言的後湖市場監督管理所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收到留言後,聯係中百超市東(dong) 方花都店的店長,確認了此事,並要求店長寫(xie) 了情況說明。
“因超市收銀係統設置問題,支付結算時不能精確到分幣,所以采取‘四舍五入’的方式進行結算。”該負責人表示,在現金支付時代,商家因分幣、角幣難找,進行“四舍五入”是說得通的,但在移動支付時代不應該如此。
他表示,無論是多收了還是少收了,超市進行“四舍五入”時未與(yu) 消費者協商,違反了公平交易原則,也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目前,市場監管部門已要求超市對收銀係統進行調整,如實結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