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科技股拖累美股三連跌 政治動蕩繼續攪動市場

顧鄉 發布時間:2020-09-10 14:03: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北美觀察丨科技股拖累美股三連跌 政治動蕩繼續攪動市場

  當地時間9月8日,隨著科技股拋售加劇,美股連續第三天下挫。在勞動節假期前後上演的這波“過山車”行情,令投資者對此前科技股引領的漲勢能否持續產(chan) 生疑問。一些投資者擔心,在美國政治僵局和經濟複蘇不確定性的背景下,本輪科技股的下跌勢頭,可能會(hui) 開啟一波更大幅度的回調。

  科技股遭遇拋售潮

  美股三大指數9月8日再度大跌。截至收盤,道瓊斯指數下跌2.25%,報27500.89點;標普500指數下跌2.78%,報3331.84點;納斯達克指數下跌4.11%,報10847.69點。

  科技股當天繼續遭遇拋售潮,令美股進一步承壓。其中,臉書(shu) 及亞(ya) 馬遜雙雙下跌4%,微軟下跌5.4%,蘋果股價(jia) 暴跌6.73%,近1400億(yi) 美元市值蒸發,特斯拉股價(jia) 更是暴跌21.1%,創下史上最大單日跌幅。目前,特斯拉正麵臨(lin) 史上最慘跌勢,進入9月以來已經下跌34%。

  市場分析人士普遍認為(wei) ,本輪美股下跌的原因,與(yu) 股票估值太高有關(guan) 。美股作為(wei) 一個(ge) 整體(ti) ,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估值水平,而科技股更是如此。此外,獲利回吐的因素不容忽視,此前科技股已經實現了高回報,想套現的投資者恐怕不在少數。

  而在前兩(liang) 個(ge) 交易日,也就是9月3日和4日,此前持續亢奮的美股連續出現下跌行情,科技股的走勢已經備受矚目。特別是在9月3日,科技股領跌之下,美股三大指數齊遭重挫,均創6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而在9月4日,美股上演“過山車”行情,道指一度跌逾600點,納指重挫逾5%,盡管午後在銀行股及部分科技股回暖的提振下,美股跌幅收窄,但仍以下跌收場。

  僅(jin) 僅(jin) 三個(ge) 交易日,以科技股為(wei) 主的納斯達克指數就從(cong) 9月2日的創紀錄高位累計下跌10%。勞動節假期前後美國股市上演的連續下跌行情,令投資者對此前這波由科技股引領的股市上漲產(chan) 生了疑問。

  事實上,即便計入本輪下跌,納斯達克指數年內(nei) 至今也已累計上漲20%。從(cong) 3月23日到9月2日,蘋果、臉書(shu) 和亞(ya) 馬遜股價(jia) 均至少上漲85%。今年主要科技股的大幅上漲,以及由此導致的估值過高,必然會(hui) 增加股價(jia) 在今年秋季大幅回調的可能性。

  財富管理公司Spectrum Management Group主管萊斯利·湯普森就說,“科技股漲得太多,攀升速度簡直荒唐”,她在近期已經削減了對蘋果和英偉(wei) 達等科技股的投資。

  《華爾街日報》分析稱,目前一些投資者正密切關(guan) 注科技股買(mai) 入者開始平倉(cang) 的跡象,有人擔心這一過程可能會(hui) 給市場帶來沉重壓力。而在經濟混亂(luan) 和政治動蕩的背景下,許多投資者已經很難為(wei) 市場的巨大漲幅找出合理的理由。接下來需要討論的是這樣一個(ge) 問題:過去幾天的下跌是為(wei) 科技股末日做準備,還是僅(jin) 僅(jin) 吹掉一些泡沫,以便讓市場看起來更合理一些?

  兩(liang) 黨(dang) 繼續討價(jia) 還價(jia)

  盡管科技股行情是本輪美股下跌的焦點,但美國政治和經濟存在的諸多變數,也令市場麵臨(lin) 的不確定性增加。

  第一個(ge) 可能影響美股的因素,就是美國大選前景的撲朔迷離。每過一段時間,有關(guan) 大選結果的預期或民調便會(hui) 交替出現,對各類投資者來說,這些都意味著不確定性的增加。無論是押注特朗普還是拜登的投資者,適當調整頭寸是很順理成章的選擇。可以預見,隨著大選日期的臨(lin) 近,市場的波動性還會(hui) 加大。

  其次,新一輪疫情紓困法案的難產(chan) ,也令市場承壓。當地時間9月8日,美國國會(hui) 參議院結束夏季休會(hui) ,聯邦參議員已經重返華盛頓。隻不過,與(yu) 三周前離開時相比,兩(liang) 黨(dang) 圍繞新一輪經濟刺激計劃的分歧仍未得到解決(jue) ,令華盛頓再度開啟了討價(jia) 還價(jia) 模式。

  據彭博社報道,共和黨(dang) 人這次將提出一份“瘦身版”的紓困方案,規模估計在5000億(yi) ~7000億(yi) 美元之間,遠低於(yu) 民主黨(dang) 人希望看到的2.2萬(wan) 億(yi) 美元,也低於(yu) 參議院共和黨(dang) 人在7月提出的1萬(wan) 億(yi) 美元。盡管有消息稱,圍繞該方案的程序性投票最早可能會(hui) 在本周進行,但其能否在共和黨(dang) 內(nei) 部凝聚共識,也存在未知數,更不要說民主黨(dang) 人已經表示反對,並稱其為(wei) 政治噱頭。

  除了政治層麵的僵局,美國經濟複蘇和金融市場的不穩定,也是投資者持續關(guan) 注的問題。

  美聯儲(chu) 9月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7月消費者信貸增加122.5億(yi) 美元,低於(yu) 經濟學家預估的137.5億(yi) 美元。分析認為(wei) ,消費者信貸的反彈與(yu) 近期零售銷售增長的趨勢一致,尤其體(ti) 現在汽車購買(mai) 方麵。盡管如此,消費者信心依然疲軟,而新一輪紓困法案的難產(chan) ,可能會(hui) 對未來幾個(ge) 月的消費支出和信貸形成衝(chong) 擊,從(cong) 而拖慢經濟複蘇步伐。

  此外,新一輪紓困法案難產(chan) ,令數百萬(wan) 美國租房者可能因為(wei) 交不起房租,麵臨(lin) 被驅逐的命運。再加上許多房東(dong) 也會(hui) 麵臨(lin) 還貸資金枯竭的困境,金融市場的穩定性將麵臨(lin) 考驗。

  美國疾病控製與(yu) 預防中心(CDC)日前發布了一項全國性命令,暫時禁止房東(dong) 驅逐數百萬(wan) 拖欠房租的房客,目的是減少新冠病毒傳(chuan) 播的機會(hui) 。這一命令覆蓋超過4000萬(wan) 房客,有效期將持續至12月31日,適用於(yu) 今年預期收入不到9.9萬(wan) 美元的單身租客,以及不到19.8萬(wan) 美元的聯合報稅人士。

  但全美低收入住房聯盟指出,這項基於(yu) 特朗普政府行政令的暫緩驅逐措施隻是權宜之計,命令過期之後,欠下的租金還是會(hui) 把租客推向深淵。現在的做法隻是推遲了驅逐行動,並不能完全阻止它。該組織呼籲,國會(hui) 和白宮必須重新談判,盡快通過一項疫情紓困法案,並提供緊急租賃援助。

  而房東(dong) 的日子也不好過。無家可歸政策研究所所長、南加州大學教授加裏·潘納在接受央視采訪時指出:“許多房東(dong) 實際上沒有能力償(chang) 還按揭貸款,接下來會(hui) 發生的情況是,如果銀行試圖取消這些業(ye) 主的抵押品贖回權,最終可能破壞整個(ge) 金融體(ti) 係的穩定性。我們(men) 都還記得2008年發生的情況。”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