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澇致江西903.7萬人受災 直接經濟損失344.3億元(圖)
中新網南昌9月10日電 (吳鵬泉)記者從(cong) 10日舉(ju) 行的江西省防汛救災工作新聞發布會(hui) 上獲悉,截至9月1日,洪澇災害共導致該省903.7萬(wan) 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344.3億(yi) 元。
今年7月以來,強降雨持續襲贛。特別是7月上旬,江西降雨量為(wei) 同期均值4倍,且集中在贛北贛中地區,全省和南昌、九江、上饒、宜春、景德鎮5個(ge) 市降雨量均列有記錄以來首位。其中,多站3小時、6小時、12小時、24小時暴雨頻率超百年一遇。
受持續強降水影響,江西贛、撫、信、饒、修五河及鄱陽湖一周內(nei) 接連12次編號洪水。僅(jin) 7月,該省就有77站次超警戒,其中16個(ge) 站點超曆史。
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副指揮長、江西省應急管理廳廳長龍卿吉10日在發布會(hui) 上介紹說,鄱陽湖湖口站自突破警戒水位到最高水位僅(jin) 用6天;鄱陽湖標誌性水文站星子站超警戒後短短8天,就超曆史0.11米,日均和單日最大漲幅,分別列曆史第1、第2位,且維持警戒以上長達59天。
持續上漲的江河水位導致江西沿江濱湖地區堤防最大超警長度達2531公裏,單日新增險情最多時達264處,日新增持續9天在3位數以上。其中,問桂道圩、中洲圩、三角聯圩3座萬(wan) 畝(mu) 以上圩堤分別於(yu) 7月8日、9日和12日,發生127米、188米和200米寬潰口。
為(wei) 應對超曆史大洪水,江西部署重點圩堤搶築擋水子堤、所有水庫攔洪削峰,部分已發生超標準洪水、防禦能力明顯不足的1-5萬(wan) 畝(mu) 圩堤引水入圩,並要求湖區所有單退圩堤主動開閘清堰、分蓄洪水。
在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秘書(shu) 長徐衛明看來,在應對今年鄱陽湖流域超曆史大洪水過程中,該省防洪工程經受了嚴(yan) 峻考驗,有效保障了人民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
一組數據佐證了他的觀點:通過聯合調度鄱陽湖流域幹支流大中型水庫群,發揮水庫調蓄攔洪作用,累計攔蓄洪量18億(yi) 立方米,降低鄱陽湖水位約18厘米;適時全麵啟用鄱陽湖區185座已達到進洪標準的單退圩堤,通過主動開閘、清堰分蓄24億(yi) 立方米洪水,降低湖區水位25厘米。
災情方麵,統計數據顯示,截至9月1日,洪澇災害基本覆蓋江西所有市縣,共造成903.7萬(wan) 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344.3億(yi) 元。
“特別是7月以來,673.3萬(wan) 人受災,需緊急生活救助人口31.3萬(wan) 人,農(nong) 作物受災741.7千公頃、絕收191.7千公頃,房屋倒塌、嚴(yan) 重和一般損壞6.08萬(wan) 戶、12.19萬(wan) 間,直接經濟損失313.3億(yi) 元。”龍卿吉說,與(yu) 近五年同期相比,江西直接經濟損失偏多達802.4%。
江西省水文局副局長李國文稱,綜合當前江西及長江上中遊雨水情分析,預計鄱陽湖近期呈緩退趨勢,近期日均退水幅度在0.12米左右,後期長江上中遊來水將減小,鄱陽湖水位將加速下降。
目前,江西江河水位已全麵退至警戒以下,防汛抗旱形勢總體(ti) 平穩。後期,受弱冷空氣、熱帶氣旋、持續高溫等影響,該省仍存在短時強降水、台風降雨和幹旱等災害風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