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青海表彰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及個人

胡貴龍 潘雨潔 發布時間:2020-09-24 09:5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西寧9月24日電 (胡貴龍潘雨潔)23日,青海省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hui) 召開,50個(ge) 集體(ti) 、55名個(ge) 人被授予“青海省創建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區先進”稱號。

  青海省多民族聚居、多宗教並存、多文化共融,是中國少數民族占比最高和民族自治地方麵積最大的省份。近年來,該省深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成為(wei) 中國率先實現所有市州建成全國示範的省份。此次會(hui) 議旨在表彰該省各行業(ye) 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ti) 和個(ge) 人。

  會(hui) 上,青海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省政協黨(dang) 組副書(shu) 記公保紮西宣讀青海省委、省政府表彰決(jue) 定,授予西寧市世紀職業(ye) 技術學校等50個(ge) 集體(ti) 、馬偉(wei) 國等55人“青海省創建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區先進”榮譽稱號。

  同時,國家民委監督檢查司副司長李鍾協宣讀了國家民委關(guan) 於(yu) 命名海東(dong) 市、黃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為(wei)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州的決(jue) 定。

  “唱好民族團結進步的旋律,可以獨唱、聯唱、大合唱,今天受表彰的個(ge) 人是獨唱、集體(ti) 是聯唱、示範區是大合唱,”青海省委書(shu) 記王建軍(jun) 說,“千百年來,青海各民族交錯雜居、文化兼收並蓄,相互依存、親(qin) 近,多民族是青海特色,也是青海發展的有利因素。”

  王建軍(jun) 表示,做好民族工作要以農(nong) 村牧區、城鎮社區、機關(guan) 單位、中小學校、宗教場所、鄰裏家庭等為(wei) 主陣地,講方法、有路徑,創造積累出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要致力於(yu) 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讓各族民眾(zhong) 從(cong) 小掌握、學習(xi) 科學文化知識,推動青少年對外互聯、互通、互訪,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認同歸屬感。”王建軍(jun) 說。

  海東(dong) 市市長王林虎表示,近年來,該市著力培育富硒產(chan) 業(ye) 、拉麵經濟、青繡、青稞酒等民族特色產(chan) 業(ye) ,所轄六縣、區全部脫貧摘帽,撒拉族和土族已實現整族脫貧。

  “共創美好生活是民族團結進步的堅實基礎,讓一家人都過上好日子是民眾(zhong) 的心願,也是我們(men) 創建示範市的目標。”王林虎說。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