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完成投資3298億元 交通固定資產投資連增五個月
8月份完成投資3298億(yi) 元,同比增長16.8%——
交通固定資產(chan) 投資連增五個(ge) 月
在9月24日舉(ju) 行的交通運輸部例行新聞發布會(hui) 上,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孫文劍表示,8月份,交通固定資產(chan) 投資完成3298億(yi) 元,同比增長16.8%。自4月份同比增速由負轉正以來,交通固定資產(chan) 投資連續5個(ge) 月同比增速均超過15%,其中5月、6月、7月3個(ge) 月同比增速超過20%。連續多月的高增長速度,表明交通運輸各項工作持續發力見效。
客運量恢複至去年同期62.2%
連續5個(ge) 月的高增長,帶動今年全年交通固定資產(chan) 投資保持高位運行。今年前8個(ge) 月,交通固定資產(chan) 投資完成21255億(yi) 元,同比增長10.5%。隨著複工開工工作的持續推進,目前,公路建設項目已恢複正常。截至8月底,除交通運輸部重點跟蹤的重大公路建設項目中232個(ge) 續建項目全部複工外,36個(ge) 計劃新開工項目中已有13個(ge) 實現開工。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穩定,交通客運量持續恢複,已恢複至去年同期的62.2%,第一次突破六成。8月份,營業(ye) 性客運量達9.8億(yi) 人,恢複程度較7月提高4.2個(ge) 百分點;全國36個(ge) 中心城市完成城市內(nei) 公共交通客運量42.4億(yi) 人,恢複至去年同期的75.9%,恢複程度較7月提高4.6個(ge) 百分點。
貨運量、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速也有所加快。貨運量方麵,8月份,營業(ye) 性貨運量同比增長4.7%,增速恢複至去年同期水平;港口貨物吞吐量方麵,8月份,內(nei) 貿、外貿吞吐量分別增長7.8%和5.9%。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406萬(wan) 標箱,同比增長6.4%,較上月加快1.7個(ge) 百分點。
此外,孫文劍表示,8月份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決(jue) 定今年安排100億(yi) 元車購稅資金支持受災嚴(yan) 重省份公路等建設,交通運輸部第一時間會(hui) 同財政部研究確定資金安排方案,以長江中遊省份為(wei) 重點,支持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11個(ge) 災情嚴(yan) 重省份災毀公路恢複重建,並將資金全部細化到項目,共計安排4014個(ge) 國省幹線以及農(nong) 村公路建設項目,預計重建裏程超2.4萬(wan) 公裏。
上半年降物流成本超990億(yi) 元
日前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第八次會(hui) 議指出,加快形成內(nei) 外聯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網絡。孫文劍表示,交通運輸連接生產(chan) 和消費兩(liang) 端,是建設現代流通體(ti) 係、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基礎環節和重要依托。近年來,交通運輸部加強部門聯動,開展降低涉企收費、發展多式聯運、完善交通物流基礎設施網絡等工作,全力推動降低物流成本,取得了積極成效。去年降低全社會(hui) 物流成本805億(yi) 元,今年上半年,降低物流成本超過990億(yi) 元,超過去年全年。
近年來,交通運輸部大力支持交通運輸新業(ye) 態發展,網約車、共享單車分時租賃、網絡道路貨運等新業(ye) 態不斷湧現、快速發展,豐(feng) 富了運輸服務供給,改善了服務體(ti) 驗。孫文劍透露,目前,已有190餘(yu) 家平台公司獲得經營許可,各地共發放網約車駕駛員證250多萬(wan) 張、車輛運輸證約104萬(wan) 張,日訂單量約有2100餘(yu) 萬(wan) 單。在36個(ge) 中心城市中,已有18個(ge) 城市合規網約車數量超過巡遊車數量。
交通領域放管服持續推進
孫文劍表示,交通運輸部持續深化交通運輸領域“放管服”改革,聚焦事中事後監管,堅持問題導向,製定了《交通運輸部關(guan) 於(yu) 加強和規範事中事後監管的指導意見》,突出推進解決(jue) 實踐中存在的“重審批、輕監管”“不會(hui) 管、不敢管、不願管”等問題,進一步明確了監管範圍、監管機構、監管手段、監管方式等內(nei) 容,構建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wei) 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wei) 補充、以信用監管為(wei) 基礎的新型監管體(ti) 係。
近年來,交通運輸部在深化行政審批製度改革、持續優(you) 化營商環境等方麵取得了積極進展。在公路和運輸領域,通過全國公路建設市場信用信息管理係統,企業(ye) 資質許可實現了“電子化”線上辦理,極大提升了審批效率。交通運輸部還建立了主動服務機製,目前,各地交通運輸部門與(yu) 284家重大裝備製造企業(ye) 、367個(ge) 重大建設項目建立了“一對一”聯絡員服務機製,營商環境明顯改善。(記者 齊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