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基因組草圖再添細節 X染色體被無死角解碼
這是基因測序技術的一小步,卻有可能是人類基因工程學發展的一大步。
近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人類基因組研究所(NHGRI)的研究人員宣布,終於(yu) 獲得了人類X染色體(ti) 的完整、無間隙、端對端的序列信息。
這一突破性發現公布在《自然》雜誌上,這表明有可能生成一個(ge) 人類染色體(ti) 的精確堿基序列,產(chan) 生人類基因組的完整序列。NHGRI主任、醫學博士埃裏克·格林說:“這項成就開啟了基因組學研究的新紀元。”
耗資30億(yi) 美元、於(yu) 1990年啟動的人類基因組計劃,經過十年努力,在2000年繪製出首個(ge) 人類基因組工作草圖。這是有史以來最準確、最完整的脊椎動物基因組序列。
但是,承載人類遺傳(chuan) 密碼的“密卷”並未被百分之百地破譯,仍然存在大量未知的缺口。這些缺口為(wei) 什麽(me) 遲遲不能補上?這次幫助科學家獲得X染色體(ti) 完整序列的是什麽(me) 基因測序技術?剩餘(yu) 的基因序列空白,能夠順利補上嗎?
給人類基因組測序就像在拚圖
如果你家裏有小朋友,或者你就是一個(ge) 拚圖愛好者,挑戰更多片數、更大畫幅的拚圖一定是你追逐的目標。
但是,你想過嗎,有一群不同國別的科學家也在挑戰一幅巨大的拚圖,而這幅“拚圖”可能包含的碎片高達數十億(yi) 片。這幅巨大的“拚圖”實際上就是全球許多機構和科學家多年來一直在努力完成的作品,也就是人類基因組圖譜。
DNA(脫氧核糖核酸)片段儲(chu) 存著生命的種族、血型及孕育、生長、凋亡等過程的全部信息。生物體(ti) 的生、長、衰、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現象都與(yu) DNA有關(guan) 。
人類基因組非常長,包含約30億(yi) 個(ge) 堿基對。通過定位這些堿基對在DNA鏈上的準確位置,進而識別分析出各種基因及其功能,將使人類最終征服癌症、心髒病、阿爾茨海默症等多種頑疾。
需要說明的是,人類基因組並非對某一個(ge) 人進行測序研究。人類的基因大體(ti) 相似,無論你是男是女,黃皮膚還是藍眼睛。但是,每個(ge) 人都有自己的基因組“副本”,而且每個(ge) “副本”都略有不同。
因此,在基因組研究中,通常會(hui) 采用“參考基因組”的概念。參考基因組是一個(ge) 由科學家組裝的核酸序列數據庫,作為(wei) 物種的一個(ge) 基因組參考模版。
基因組參考聯盟(GRC)負責對參考基因組進行不定期更新。但目前參考基因組仍然不完整,其中的DNA序列存在許多缺口等待著填補。
“由於(yu) 人類基因組太長了,目前任何測序技術都無法一次性讀取所有的序列信息。因此,科學家隻能把基因組打碎成一個(ge) 個(ge) 小片段進行測序,最後再組裝起來。”南京醫科大學生物信息學係主任汪強虎教授說,在外人看來,這些科學家所做的工作就像是在“拚圖”。
在這幅“拚圖”中,有許多重複的序列。由於(yu) 測序技術隻能完成短片段讀取,重複序列就會(hui) 導致許多看起來幾乎完全相同的短片段出現。“這就好比拚圖中的藍天、草原,其中的每一小塊都是藍色或綠色,但又沒有線索告訴我們(men) 這些片段如何拚接在一起。”汪強虎說,這就帶來了許多缺口。
首先攻下的為(wei) 何是特殊的X染色體(ti)
眾(zhong) 所周知,人的細胞中有一個(ge) 細胞核,細胞核的遺傳(chuan) 物質在23對染色體(ti) 上,其中有一對是性染色體(ti) 。如果是女性,這對性染色體(ti) 就是XX,但如果是男性,就是XY。而每個(ge) 人的性染色體(ti) 一半來自父親(qin) 一半來自母親(qin) 。
“科學家選擇X染色體(ti) 進行補缺測序是有原因的。”汪強虎說,X染色體(ti) 在23對染色體(ti) 中長度中等,但是又包含許多遺傳(chuan) 信息,一旦能將X染色體(ti) 完整測序,也將為(wei) 今後其他染色體(ti) 的完整測序提供參考。
“這並非說Y染色體(ti) 就不重要。”汪強虎說,Y染色體(ti) 有27個(ge) 特別的編碼基因,是X染色體(ti) 沒有的,從(cong) 這點看,男孩要比女孩多27個(ge) 來自爸爸的編碼基因。
今年2月告破的28年前南京醫科大學女學生遇害案件,就是依靠Y-STR家係排查技術,先通過Y染色體(ti) 分析找到家族,再通過采集嫌疑人家族中11名男性口腔拭子並進行DNA比對,確認罪犯。
“Y染色體(ti) 為(wei) 男性特有,隻能來自於(yu) 父親(qin) 的遺傳(chuan) ,有點類似古人說的‘一脈相承’。”汪強虎告訴記者,就是爺爺傳(chuan) 給父親(qin) ,父親(qin) 傳(chuan) 給兒(er) 子。因此,一個(ge) 家族裏隻要對一位男性的Y染色體(ti) 進行了檢測,也就基本知道這個(ge) 家族裏其他男性的Y染色體(ti) 什麽(me) 樣。
女性會(hui) 繼承兩(liang) 條X染色體(ti) ,一條來自母親(qin) ,一條來自父親(qin) 。但是,這兩(liang) 條X染色體(ti) 並不相同,它們(men) 的DNA序列包含許多差異。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沒有對人類正常細胞的X染色體(ti) 進行測序。而是選用了一種特殊的雌性細胞——具有兩(liang) 條來源相同的X染色體(ti) 。與(yu) 僅(jin) 具有X染色體(ti) 單拷貝的雄性細胞相比,這種細胞可提供更多的DNA進行測序。它還可以避免分析典型雌性細胞的兩(liang) 個(ge) X染色體(ti) 時遇到的序列差異。
納米孔技術是X染色體(ti) 測序最大功臣
與(yu) 20年前獲得的人類基因組草圖相比,這次科學家將X染色體(ti) 完整測序,最大功臣就是納米孔測序技術。
“這是一種第三代測序技術。”據汪強虎介紹,1996年美國哈佛大學的丹尼爾·布蘭(lan) 頓、加州大學的大衛·迪默及其同事,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雜誌上首次發表文章指出,可以用膜通道檢測多核酸序列,成為(wei) 納米孔測序技術的起源。
此次研究使用的是一種特殊的納米孔測序儀(yi) ,它通過檢測單個(ge) DNA分子通過膜上的小孔(納米孔)時電流的變化,對DNA進行測序。
“納米孔測序技術可以獲得包含數十萬(wan) 個(ge) 堿基對的‘超長讀取’,這樣的長度可以跨越整個(ge) 重複區域,從(cong) 而繞過了一些複雜的挑戰。”汪強虎告訴記者,第一代基因測序技術一次隻能讀取幾百個(ge) 堿基對,近二十年來測序技術取得長足進步,讓那些曾經被認為(wei) 十分棘手的重複序列測序,變得相對容易。
“這一成果無疑是個(ge) 裏程碑。”汪強虎表示,通過分析X染色體(ti) 的基因信息,科學家或將很快攻克一些複雜疑難疾病。
比如X染色體(ti) 上有著名的基因F8(凝血因子8)和F9(凝血因子9),凝血因子8和9缺乏會(hui) 導致血友病。
因為(wei) 男性隻有一條X染色體(ti) ,一旦出現問題,就無法正常產(chan) 生凝血因子8和9。這也是為(wei) 何血友病通常發生在男性身上的原因:女性帶有兩(liang) 條X染色體(ti) ,如果有一條染色體(ti) 出現問題,而另一條正常,通常不會(hui) 出現血友病的病症,但是會(hui) 遺傳(chuan) 給下一代。
汪強虎認為(wei) ,新的人類基因組序列填補了目前人類參考基因組中的許多缺口,為(wei) 基因組研究開辟了新的領域。但潛在的挑戰依然存在,比如,1號染色體(ti) 和9號染色體(ti) 的重複DNA片段比X染色體(ti) 上的要長得多。科學家接下來計劃繼續努力彌合更多未知的缺口區域。
與(yu) 此同時,針對中國人的多個(ge) 基因組計劃也在實施之中,汪強虎介紹說:“目前人類參考基因組是以歐美人群為(wei) 藍本,但是歐美人群與(yu) 中國人的基因還存在細微差別。例如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醫科大學沈洪兵教授課題組通過全基因組關(guan) 聯研究,找到與(yu) 中國人肺癌有關(guan) 的19個(ge) 易感基因,作為(wei) 中國人群肺癌多基因遺傳(chuan) 風險評估指標,可實現前瞻性預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我國六大廣布蜱種首獲“基因身份證”
記者25日從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獲悉,該院曹務春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趙方慶團隊合作,首次闡明了我國6大蜱種的基因組多樣性、群體遺傳結構以及病原體分布特點。[詳細] -
568個癌症驅動基因確定
在最新研究中,由生物醫學基因組學實驗室的努瑞亞·洛佩茲—比嘎斯領導的研究團隊對來自66種癌症的約28000個腫瘤的基因組進行了廣泛的計算分析,並確定了568個癌症驅動基因。[詳細] -
穀子“刹車”基因調控葉片垂立機製弄清了
北京時間18日淩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在線發表中國科學家團隊有關穀子(即俗稱的“小米”)株型調控機製的最新研究成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