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精神激勵百坭人向貧困堡壘發起衝鋒
這一條平整寬闊、全長22公裏的水泥路,猶如一根銀灰色的綢帶飄在紅通通的砂糖橘、綠油油的茶葉、金黃色的枇杷間,把百坭村的百果、長沙、那用等11個(ge) 自然屯連在了一起。
鄉(xiang) 親(qin) 們(men) 說,修建一條覆蓋百坭村多個(ge) 村屯的產(chan) 業(ye) 路是文秀書(shu) 記的心願之一。百坭村是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黃文秀擔任第一書(shu) 記的原駐地。2019年6月17日淩晨,她在從(cong) 百色返回樂(le) 業(ye) 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難,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扶貧路上……
時間回溯到2018年,黃文秀到百坭村後,挨家挨戶走訪了一個(ge) 月,決(jue) 定讓百坭村重拾砂糖橘產(chan) 業(ye) 。
有了產(chan) 業(ye) 發展思路,還得有致富帶頭人。那用屯的班統茂進入了黃文秀的視野。因為(wei) 管護有方,班統茂靠種植砂糖橘,在2017年脫了貧。
“我剛脫貧,又沒有什麽(me) 技術,最擔心的就是怕帶不好大家。”一開始,班統茂並沒有什麽(me) 信心。
為(wei) 了說服班統茂當致富帶頭人,黃文秀帶著村裏的幹部,多次來到地處偏遠的班統茂家。“文秀書(shu) 記兩(liang) 三天就跑一趟,趕這些山路太不容易了。”最後,班統茂被黃文秀的誠意打動了。
“沒技術、運不出、無銷路。”經過一番調研與(yu) 論證,大家找到了砂糖橘產(chan) 業(ye) 發展的症結所在。
沒技術?黃文秀請來了經驗豐(feng) 富的技術員,到果園裏“把脈問診”,手把手教果農(nong) 們(men) 施肥、疏枝、殺蟲等,2018年全村砂糖橘的產(chan) 量比上一年翻了一番。
運不出?黃文秀跑到鎮裏和縣裏與(yu) 有關(guan) 部門溝通,幫助村裏積極申請鄉(xiang) 村道路項目,百坭村道路硬化被納入政府項目庫,2019年底村裏正式通車。
無銷路?黃文秀組織群眾(zhong) 學習(xi) 電商知識,在村裏建起了電商平台,在微信朋友圈發圖片做宣傳(chuan) ,雲(yun) 南、貴州的客商紛紛來到百坭村,一輛輛大卡車把砂糖橘運往村外。
作為(wei) 黃文秀的接棒者,百坭村現任駐村第一書(shu) 記楊傑興(xing) 沿著黃文秀的“扶貧產(chan) 業(ye) 路”繼續奔走,培育起了山茶油、山泉水、茶葉、清水鴨、蜂蜜等9大產(chan) 業(ye) ,成立村集體(ti) 公司,注冊(ce) 商標品牌,打開市場渠道,不斷拓寬群眾(zhong) 致富門路。
如今,群巒疊翠中,山野田園裏,百坭村展現出了一幅鄉(xiang) 村美、農(nong) 業(ye) 強、農(nong) 民富的振興(xing) 畫卷。“沒有文秀書(shu) 記,我們(men) 村就沒有這麽(me) 大的改變。”百坭村村委會(hui) 主任班智華說。
2018年3月,黃文秀剛到百坭村時,村裏還有未脫貧建檔立卡貧困戶103戶474人,貧困發生率22.8%,2018年底就實現了88戶418人脫貧。2019年底,百坭村貧困發生率降至1.64%,實現全村脫貧摘帽。
不隻在百坭村,在樂(le) 業(ye) 縣,在廣西的千山萬(wan) 弄中,黃文秀的精神一直激勵著幹部群眾(zhong) 在脫貧攻堅路上接續奮鬥,向最後的貧困堡壘發起衝(chong) 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完成世界首個裂腹魚類基因組圖譜
異齒裂腹魚基因組的公布和挖掘,揭示了青藏高原四倍體魚類的進化和早期再二倍化的基因組特征,填補了國際上青藏高原多倍體魚類基因組研究的空白。[詳細] -
“電力天路”青藏聯網工程外送西藏富裕水電突破40億度
青海向西藏輸送73.79億度,西藏水電外送40.03億度,藏電外送量占比35%,充分發揮了工程的民生效益和經濟效益。[詳細] -
青海召開數字文旅建設現場觀摩推進會
近年來,青海已建成省級“數字文旅大數據平台”,構建了旅遊大數據、產業運行監測、行業管理、景區客流四大分析係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