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占GDP比重超三成:數字經濟改變中國

張辛欣 發布時間:2020-09-30 10:32:00來源: 新華網

  (落實“六穩”“六保”一線見聞)(1)福建:推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 

  9月22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一家高新技術企業(ye) ,來賓在了解最新移動互聯無線產(chan) 品。新華社記者 宋為(wei) 偉(wei) 攝

  36.2%——這是2019年數字經濟在我國GDP結構中所占的比重。與(yu) 不斷增長的數字相對應的,是其帶來的深刻變革。從(cong) 移動支付、直播電商到共享出行、工業(ye) 互聯……“十三五”期間,一大批數字技術應用走進現實,潛移默化地滲透進生產(chan) 生活。數字經濟加快推進,為(wei) 國內(nei) 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也為(wei) 世界經濟增添亮色。

  出門前,一鍵點單預約早餐、點擊手機共享出行;上班時,使用在線軟件遠程開會(hui) 、依據智能係統跟進工作進度……這是當下很多人的日常生活。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shu) (2020年)》顯示,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35.8萬(wan) 億(yi) 元,占GDP比重達到36.2%。

  (落實“六穩”“六保”一線見聞)(2)福建:推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
9月22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一家高新技術企業(ye) ,員工在生產(chan) 數字網絡產(chan) 品。新華社記者 宋為(wei) 偉(wei) 攝

  從(cong) 電信普遍服務、4G大規模普及到5G商用全麵提速,“十三五”期間,網絡基礎建設加快發展、提速降費持續推進,夯實了數字基礎、降低了數字門檻。大數據、雲(yun) 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突破,智能化生產(chan) 方式演進升級,平台經濟迅速崛起,數字技術形成強大的創新活力,數字經濟成為(wei) 發展新引擎。

  快速發展的同時,數字經濟也發生著結構性變化。

  企業(ye) 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和關(guan) 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達到71.5%和51.1%,產(chan) 業(ye) 數字化增加值占數字經濟比重達80.2%,製造業(ye) 成為(wei) 數字經濟“主戰場”。

  (落實“六穩”“六保”一線見聞)(3)福建:推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 

  9月22日,在國家稅務總局福州市倉(cang) 山區稅務局辦稅服務廳,工作人員在輔導企業(ye) 人員辦理退稅申報。新華社記者 宋為(wei) 偉(wei) 攝

  移動政務、智慧城市加快推進,數字鄉(xiang) 村戰略全麵實施,數字技術催生的新模式、新業(ye) 態等,都成為(wei) 脫貧攻堅戰的“新利器”……變革向更廣闊領域延伸。

  “‘數字中國’已不僅(jin) 是經濟概念,而是滲透在社會(hui) 發展的每個(ge) 環節。”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說,麵向未來,要發揮數字經濟的引領作用,加強戰略規劃,加大研發攻關(guan) ,加快應用融合,讓數字經濟為(wei) 我國經濟發展培育更多新優(you) 勢,讓我們(men) 在數字時代的競爭(zheng) 中贏得主動。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