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吳興社會治理實踐:以“融合”力量 築治理“基石”
中新網湖州9月30日電(記者 張斌 實習(xi) 生 胡丁於(yu) )良好的基層社會(hui) 治理是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石”,亦與(yu) 全麵小康密不可分。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的關(guan) 鍵時期,如何共創共建共享,答好基層社會(hui) 治理這道題?浙江湖州吳興(xing) 區以“融合”之道作答。
在社會(hui) 治理前線,吳興(xing) 融合基層力量,開展全科網格片區治理,力求及時發現問題;結合各方數據,以數字支撐解決(jue) 矛盾糾紛;建設矛盾化解“終端”,給百姓一個(ge) “說法”……吳興(xing) ,正以“融合”之道,為(wei) 浙江社會(hui) 治理創新貢獻更多“影響因子”。
融合力量:建立基層治理“神經末梢”
“片區社會(hui) 治理工作站就像社會(hui) 治理的‘神經末梢’,可以感受老百姓的喜怒哀樂(le) 。”吳興(xing) 區區委書(shu) 記吳炳芳說。
2018年10月,吳興(xing) 區龍泉街道開始建設片區社會(hui) 治理工作站(下稱工作站),將下轄43個(ge) 小區劃由3個(ge) 工作站負責,配備專(zhuan) 職網格員,並整合職能部門工作人員常駐辦公。目前,該街道共有專(zhuan) 職網格員20人,兼職網格員近百人,職能部門工作人員50餘(yu) 人。
疫情發生初期,每天7時到22時,龍泉街道所有網格員都會(hui) 深入社區摸排情況。兩(liang) 周內(nei) ,龍泉街道2.7萬(wan) 餘(yu) 戶家庭就被排查完畢。據統計,疫情期間,吳興(xing) 區330名專(zhuan) 職網格員,1107名兼職網格員,3000餘(yu) 名下沉機關(guan) 幹部均參與(yu) 社區卡點值守、隔離點消殺等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網格員工作也回歸日常。”龍泉街道綜合治理辦公室主任費偉(wei) 說,網格員是社會(hui) 治理工作的“眼耳口鼻”,能第一時間發現問題。
“今年4月,鄰近片區曾發生燃氣爆炸事件。我們(men) 想到,應及時排查本片區燃氣安全隱患。”龍泉街道祥和工作站專(zhuan) 職網格員何芳說。
檢查中,何芳發現,有位90歲的孤寡老人家中未使用管道煤氣,仍使用燃氣瓶,“一進老人家裏就聞到很濃的煤氣味。”經檢查,燃氣瓶並未出現問題,煤氣味較濃係通風不暢。工作人員妥善進行了處置。
據了解,今年來,吳興(xing) 區46個(ge) 工作站共發現隱患單位2.7萬(wan) 家,提早排除了隱患風險。
融通數據:數字賦能社會(hui) 治理
數字經濟是浙江發展的“亮色”,吳興(xing) 基層社會(hui) 治理工作亦受其啟發。
20世紀70年代,吳興(xing) 區織裏鎮靠繡花枕套和童裝產(chan) 業(ye) 起家。今時,織裏鎮已集聚1.3萬(wan) 家童裝企業(ye) ,超30萬(wan) 外來人口,在帶來發展活力的同時,也給社會(hui) 治理提出挑戰。
“社會(hui) 治理領域也要實行‘機器換人’。”織裏鎮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鎮長陳勇傑說。
據介紹,2012年,“智慧織裏”項目啟動。該項目通過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統籌社會(hui) 治理關(guan) 鍵數據,6年後,織裏鎮刑事案件數量年平均下降近18%。
“智慧織裏”,是吳興(xing) 區數字賦能社會(hui) 治理的“樣本”之一。目前,吳興(xing) 區綜合信息指揮中心開始建設。該中心構建了一個(ge) 橫跨20個(ge) 職能部門,縱向鏈接至片區、網格的“一體(ti) 化信息指揮平台”。
以網格員使用的“掌上基層”APP為(wei) 例。在日常巡查中,網格員發現的問題,會(hui) 通過該APP記錄並上報,由鄉(xiang) 鎮流轉。若無法解決(jue) 問題,則繼續上報,由區級職能部門處理。事件處置完畢,APP會(hui) 通知網格員現場核實後結案。
此外,通過“數字吳興(xing) 智慧管理中心”建設,吳興(xing) 區打造集流轉辦事、動態管理、預測預警等於(yu) 一體(ti) 的縣域社會(hui) 治理智慧“大腦”。截至目前,吳興(xing) 區綜合信息指揮中心收到問題共計逾10萬(wan) 件,辦結率達95.68%。
在吳興(xing) ,數字力量正融入社會(hui) 治理的方方麵麵。
融匯調解:給老百姓一個(ge) “說法”
基層社會(hui) 治理,核心目的即自基層發現問題,解決(jue) 問題。近年來,吳興(xing) 融合各方調解力量,實現“最多跑一地”“矛盾不上交”。
2002年,織裏鎮嚐試整合政府部門力量調解糾紛。17年後,織裏鎮聚合職能部門、法律係統、社會(hui) 組織,打造織裏鎮社會(hui) 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疫情期間,政府就與(yu) 商會(hui) 組織聯手,成功化解一起群眾(zhong) 聚集性矛盾糾紛。
“疫情期間,織裏有100多人要去鎮政府為(wei) 降房租‘討個(ge) 說法’,我們(men) 商會(hui) 有6個(ge) 成員參與(yu) 。”織裏鎮江西商會(hui) 會(hui) 長劉凱記得,當時,政府立即召集各商會(hui) 會(hui) 長開會(hui) ,請商會(hui) 發布倡議書(shu) 向商戶解釋情況,同時建議房東(dong) 降租。當天下午,聚集人群散去。疫情期間,織裏鎮還幫扶運營困難企業(ye) ,共兌(dui) 現複工複產(chan) 專(zhuan) 項資金9987.62萬(wan) 元,發放穩崗補貼7458萬(wan) 元。
織裏鎮的社會(hui) 治理經驗亦運用於(yu) 吳興(xing) 區治理實踐。
今年,吳興(xing) 區升級打造社會(hui) 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將政法委、信訪局、司法局、應急管理局等整建製遷入,聯合公安、法院、檢察院、人力社保等力量,設立“兩(liang) 庭四室十中心十調委”“合成作戰”調解糾紛。
“常見糾紛均可‘對症調解’,如無法調解,可就地申請法律力量介入,實現群眾(zhong) 糾紛調解‘最多跑一地’。”吳興(xing) 區社會(hui) 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副主任吳新惠說。
據悉,吳興(xing) 區矛調中心今年來已接待群眾(zhong) 6322人次,矛盾化解率超95%,法院民商事受理數同比下降28.45%。
“社會(hui) 治理需社會(hui) 係統整體(ti) 發力。”吳炳芳說,未來,從(cong) 軟件到硬件,從(cong) 線下到線上,從(cong) 機關(guan) 到基層網格,各方力量將得到進一步整合,社會(hui) 治理將得到更為(wei) “精密”的支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