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中國,全球唯一!

高偉東 發布時間:2020-10-14 15:08:00來源: 經濟日報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4%,相較6月份的預測上調了0.8個(ge) 百分點,並預測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將反彈至5.2%,較6月份預測低0.2個(ge) 百分點。在2020年收縮和2021年複蘇之後,IMF預計2021年全球GDP水平比2019年略高出0.6%。IMF強調,中國經濟複蘇快於(yu) 預期,中國將是2020年世界主要經濟體(ti) 中唯一保持正增長的國家。

  中國經濟表現亮眼

  報告說,中國2020年的產(chan) 出預計將超過2019年水平。除中國之外,其他發達經濟體(ti) 以及新興(xing) 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ti) 的產(chan) 出預計到2021年都將低於(yu) 2019年水平。相比製造業(ye) 帶動的經濟體(ti) ,更多依賴服務業(ye) 的國家,以及石油出口國將經曆更為(wei) 疲軟的複蘇。

  中國經濟複蘇力度強於(yu) 預期,且有跡象顯示第三季度複蘇步伐有所加快是此次上調全球經濟增長的一個(ge) 重要原因。其他原因還包括大型發達經濟體(ti) 第二季度 GDP 負增長程度不如預期嚴(yan) 重;各國為(wei) 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迅速推出了空前的大規模財政、貨幣和監管措施,維持了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保障了企業(ye) 的現金流,支持了信貸供給。如果沒有這些政策措施,全球經濟表現可能要弱得多。到目前為(wei) 止,這些措施的聯合運用使世界避免了2008年至2009 年那樣的金融災難。

  全球仍在衰退之中

  IMF指出,相較6月份預測,雖然2020年全球經濟萎縮幅度收窄,但全球經濟仍處於(yu) 深度衰退中。

  IMF預測,2020年發達經濟體(ti) GDP將萎縮5.8%。其中,美國經濟將萎縮5.8%,日本經濟將萎縮5.3%,英國經濟將萎縮9.8%,歐元區經濟將萎縮8.3%,歐元區中的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經濟將分別萎縮6.0%、9.8%、10.6%、12.8%。2020年新興(xing) 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ti) GDP將萎縮3.3%。其中,印度經濟將萎縮10.3%,俄羅斯經濟將萎縮4.1%,巴西經濟將萎縮5.8%,南非經濟將萎縮8.0%。2020年中國經濟將增長1.9%,相較6月份預測上調了0.9個(ge) 百分點,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將大幅反彈至8.2%。

  IMF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發達經濟體(ti) 與(yu) 新興(xing) 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ti) (不包括中國)麵對不同的收入前景,這一趨勢預計將進一步加劇。新興(xing) 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ti) (不包括中國)2020年至2021年人均收入累計增長率預計將低於(yu) 發達經濟體(ti) 。到2021年底,除中國以外的新興(xing) 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ti) 相對於(yu) 新冠肺炎疫情前預測的產(chan) 出損失為(wei) -8.1%,遠高於(yu) 發達經濟體(ti) -4.7%的產(chan) 出損失。

  複蘇之路仍然漫長

  IMF強調,盡管全球經濟正在恢複,但很可能要經曆一個(ge) 漫長、坎坷且充滿不確定的過程。相較 6 月份的預測,在感染病例快速增加的一些新興(xing) 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ti) ,經濟前景已經顯著惡化。因此,與(yu) 發達經濟體(ti) 相比,除中國以外的新興(xing) 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ti) 偏離疫情前產(chan) 出預測趨勢的程度會(hui) 更大。這種不均衡的複蘇將導致全球收入水平趨同前景顯著惡化。此外,由於(yu) 疫情仍在繼續擴散,複蘇能否實現還不確定。一些地區本已較好控製了當地疫情,但此後疫情再度加劇。這些地區因而暫停了經濟重啟進程,再次實施了定向封閉措施。要使經濟恢複到疫情前水平,每個(ge) 國家麵前的道路都很艱難。為(wei) 防止出現進一步倒退,政策支持不能過早取消。各國需要嫻熟地運用國內(nei) 政策,在短期內(nei) 拉動經濟的同時,應對中期的挑戰。

  IMF認為(wei) ,為(wei) 了確保全球持久複蘇,仍需采取更多措施。

  首先,需要加強國際合作,在開發病毒檢測、治療和疫苗等方麵取得重大進展,結束這場全球公共衛生危機。隻有各國密切力合作,才能有充足的疫苗生產(chan) 並廣泛分發到世界各地。IMF預計,相比基線預測前景,如果醫療解決(jue) 方案能更快、更廣泛地得以提供,那麽(me) 全球收入到2025年底將累計增加近9萬(wan) 億(yi) 美元,這會(hui) 提高所有國家的收入並縮小收入差距。

  其次,政策必須盡可能側(ce) 重於(yu) 減輕這場危機造成的經濟破壞。各國政府應通過針對性強的現金轉移支付、工資補貼和失業(ye) 保險,繼續提供收入支持。為(wei) 了防範大麵積破產(chan) 並確保勞動者能夠重返生產(chan) 崗位,在可能的情況下,應通過推遲繳稅、延期償(chang) 債(zhai) 和注資等措施,繼續向脆弱但可持續經營的企業(ye) 提供支持。

  最後,在製定政策時,應著眼於(yu) 讓各經濟體(ti) 走上更為(wei) 強勁、公平和可持續增長之路。在全球範圍內(nei) 放鬆貨幣政策的行動對於(yu) 促進經濟複蘇至關(guan) 重要,但同時應采取措施防止金融風險在中期內(nei) 積累,並且應不惜一切代價(jia) 維護中央銀行的獨立性。盡管低利率環境加上2021年經濟增長預期回升將使許多國家的債(zhai) 務水平趨於(yu) 穩定,但所有國家都應實施中期財政框架,增強對債(zhai) 務可持續性的信心。各國政府今後可能需要提高稅收累進性,保證企業(ye) 公平納稅,同時消除浪費性支出。此外,應加大醫療衛生、數字基礎設施、綠色基礎設施和教育等領域的投資,以實現富有成效、包容、可持續的經濟增長。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