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擬重拾嬰幼兒奶粉業務,被疑“借腹生子”,市場機會不大
據多位業(ye) 內(nei) 人士證實,娃哈哈有3款嬰幼兒(er) 配方奶粉自今年9月起在全國範圍內(nei) 啟動招商。這也是其“愛迪生”奶粉敗北3年後,娃哈哈再次涉足嬰幼兒(er) 奶粉領域。
不過,根據特殊食品信息查詢平台顯示,娃哈哈此次奶粉新品的配方注冊(ce) 號實際由湖南展輝食品及旗下呼倫(lun) 貝爾友誼乳業(ye) 持有,且尚未完成注冊(ce) 信息變更。業(ye) 內(nei) 人士質疑,娃哈哈奶粉新品欲“借腹生子”,有欺騙渠道的嫌疑。此外,目前14家內(nei) 外資頭部企業(ye) 在我國嬰幼兒(er) 奶粉市場的占有率高達90%,行業(ye) 集中度不斷提升,缺乏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鏈基礎和市場環境的娃哈哈恐難有成功機會(hui) 。
針對雙方在嬰幼兒(er) 奶粉領域的合作,展輝食品方麵10月14日回應新京報記者稱,未聽說相關(guan) 消息。娃哈哈方麵截至發稿尚未回應。
3款奶粉被指“借腹生子”
網傳(chuan) 信息顯示,娃哈哈近期啟動招商的3款嬰幼兒(er) 配方奶粉包括食青草幼兒(er) 配方奶粉(3段)、娃哈哈幼兒(er) 配方牛奶粉(3段)、娃哈哈較大嬰兒(er) 配方羊奶粉(2段),配方注冊(ce) 號分別為(wei) 國食注字YP20180151、國食注字YP20190034、國食注字YP20190030。
不過,根據市場監管總局特殊食品信息查詢平台結果,上述配方奶粉注冊(ce) 號目前並非娃哈哈所有,而是分別屬於(yu) 呼倫(lun) 貝爾友誼乳業(ye) (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諾佰優(you) ”幼兒(er) 配方奶粉、湖南展輝食品有限公司“錦蒄”幼兒(er) 配方奶粉及該公司旗下較大嬰兒(er) 配方羊奶粉“萌臻”。值得注意的是,這3款產(chan) 品尚未變更注冊(ce) 信息,展輝食品、友誼乳業(ye) 也與(yu) 娃哈哈無股權關(guan) 聯。
在乳業(ye) 專(zhuan) 家宋亮看來,娃哈哈嬰幼兒(er) 奶粉新品涉嫌“借腹生子”。其配方注冊(ce) 信息變更流程還未走完就開始招商,有欺騙渠道的嫌疑。
一位母嬰行業(ye) 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業(ye) 內(nei) 已經注意到娃哈哈奶粉的招商信息,但仍有許多疑問待解,如娃哈哈為(wei) 何在未完成配方注冊(ce) 信息變更的情況下就開始招商?展輝食品過往問題較多,這次將注冊(ce) 號“出租”給娃哈哈是不是在計劃“賣身”?奶粉新品是娃哈哈公司自己操作還是與(yu) 其他營銷公司合作?
事實上,此前就有其他企業(ye) 通過變更他人配方注冊(ce) 信息,進而獲得嬰幼兒(er) 奶粉市場“入場券”。
2019年4月,維愛佳澳洲乳業(ye) 有限公司3款嬰兒(er) 配方奶粉英文名稱由“ViPlus”變更為(wei) “BELLAMY'S ViPlus”,新名稱最終落入久久未能取得中國配方注冊(ce) 的澳洲有機奶粉品牌貝拉米手中。2019年9月,康諾邦公司申請注冊(ce) 的“美侖(lun) 加”係列嬰幼兒(er) 奶粉經總局批準更名為(wei) “思慕爾”,外包裝商標也由“美侖(lun) 加”變更為(wei) “坦圖光輝”,其背後原因是“坦圖”奶粉澳洲工廠遲遲未能取得在華注冊(ce) 資質。
乳業(ye) 專(zhuan) 家王丁棉認為(wei) ,已拿到配方注冊(ce) 資格卻經營不善的奶粉企業(ye) ,應主動將配方注冊(ce) 權交回,希望監管部門對這種“借腹生子”行為(wei) 加以嚴(yan) 管。
合作方展輝食品係“黑榜”常客
天眼查顯示,展輝食品持有友誼乳業(ye) 68%的股份,這意味著娃哈哈試圖“借殼”的3個(ge) 注冊(ce) 配方實質均由展輝食品持有。
湖南展輝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於(yu) 2001年,注冊(ce) 資本1.5億(yi) 元,奶粉配方注冊(ce) 製實施前,擁有雅能、安智寶、金牌小貝、超級優(you) 盾、加比力等係列嬰幼兒(er) 奶粉,目前官網展示的嬰幼兒(er) 奶粉有“卓賦”“萌臻”“錦蒄”3個(ge) 係列。其中,“錦蒄”被描述為(wei) “新西蘭(lan) 優(you) 質奶源,特別添加OPO、DHN+ARA組合,促進大腦和視網膜發育”;“萌臻”羊奶粉則被描述為(wei) “荷蘭(lan) 優(you) 質奶源,羊奶中鈣含量是牛奶的1.3倍,不易上火、低敏更易吸收”。
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的曆史名稱為(wei) “加比力(湖南)食品有限公司”,兩(liang) 個(ge) 公司名稱都曾是嬰配粉抽檢黑榜上的“常客”。
2015年5月,原食藥監總局公布加比力(湖南)食品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ye) 樣品檢出維生素C、亞(ya) 油酸與(yu) α-亞(ya) 麻酸比值、氯、錳、硒、鐵、鈣等營養(yang) 素指標不合格。
2016年3月,原食藥監總局公布加比力食品生產(chan) 的3批次嬰幼兒(er) 奶粉“氯”指標不合格。對此,原長沙市食藥監局對該企業(ye) 多次約談,並要求企業(ye) 調整產(chan) 品配方,加強檢驗人員培訓。
2017年4月,原食藥監總局公布展輝食品生產(chan) 的1批次“子怡”金裝嬰兒(er) 配方奶粉檢出阪崎腸杆菌。同年9月,原食藥監總局通報了對展輝食品嬰幼兒(er) 配方乳粉的體(ti) 係檢查結果,共發現32項生產(chan) 許可、食品安全管理及檢驗能力等方麵的缺陷,其問題之多及嚴(yan) 重性創乳企紀錄。
乳業(ye) 專(zhuan) 家宋亮認為(wei) ,問題纏身的展輝食品之所以能夠拿到嬰幼兒(er) 奶粉的配方注冊(ce) 資質,在於(yu) 按照規定完成了整改,但其奶粉很難做下去。從(cong) 目前其配方注冊(ce) 變更的苗頭來看,展輝食品或“賣身”於(yu) 娃哈哈,或由娃哈哈入股,最終將配方注冊(ce) 資質轉移到娃哈哈名下。
重回嬰配市場“機會(hui) 不大”
此時入局嬰幼兒(er) 奶粉市場,娃哈哈究竟勝算幾何?
母嬰行業(ye) 獨立評論員年永威認為(wei) ,“當初娃哈哈‘愛迪生’奶粉上市的時候,占據非常好的時機和環境,招商時講講故事,很多渠道商還會(hui) 信,可即便如此都沒做起來。如今娃哈哈再做嬰幼兒(er) 奶粉,恐怕連招商都難。”
公開報道顯示,娃哈哈曾在2010年推出由荷蘭(lan) 工廠貼牌生產(chan) 的“愛迪生”嬰幼兒(er) 奶粉。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後一度十分重視奶粉業(ye) 務,將目標設定為(wei) 兩(liang) 年內(nei) 達到10萬(wan) 噸銷量、100億(yi) -200億(yi) 元的銷售額,在當時引起奶粉行業(ye) 的極大關(guan) 注。
然而上市後,“愛迪生”表現並不理想,其操盤被評價(jia) 為(wei) “外行”。2014年,隨著一封署名為(wei) “娃哈哈集團69個(ge) 分公司全體(ti) 職工”的舉(ju) 報材料曝光,“愛迪生”奶粉陷入員工攤派購買(mai) 臨(lin) 期產(chan) 品風波。2017年,伴隨奶粉配方注冊(ce) 製的實施,缺乏注冊(ce) 資質的“愛迪生”嬰幼兒(er) 配方奶粉被迫停產(chan) 。2018年7月、2019年4月,娃哈哈分別推出非嬰幼兒(er) 羊奶粉品牌“莫爾希亞(ya) ”“智慧超人”,但官方旗艦店顯示其銷量平平。
宋亮認為(wei) ,在嬰幼兒(er) 奶粉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的今天,缺乏相關(guan) 供應鏈基礎的娃哈哈,僅(jin) 憑借“刷品牌”就想入局高毛利的母嬰行業(ye) ,已基本沒有機會(hui) 。
興(xing) 業(ye) 證券研報數據顯示,2010年,主要國產(chan) 嬰配粉品牌的市場占比依次為(wei) 貝因美8.4%、伊利8.3%、蒙牛雅士利6.3%、飛鶴4.3%、完達山2.3%、聖元2.3%、合生元1.9%。而到2019年,順序已變為(wei) 飛鶴13.3%、君樂(le) 寶5.5%、伊利5.3%、澳優(you) 5%、合生元4.9%、蒙牛雅士利2.1%、貝因美1.6%,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另據宋亮掌握的數據,自2017年開始,我國嬰幼兒(er) 奶粉市場份額就在向頭部企業(ye) 傾(qing) 斜。以出廠價(jia) 計,我國嬰幼兒(er) 奶粉年銷售額達800億(yi) 元-850億(yi) 元,其中第一梯隊占比達40%,第一、第二梯隊合計占比可達60%-70%,以飛鶴、君樂(le) 寶、伊利、達能、美讚臣、a2、惠氏、澳優(you) 、合生元等為(wei) 首的14家內(nei) 外資頭部企業(ye) 市占率高達90%。
“現在小廠家都想出這個(ge) 行業(ye) ,娃哈哈選擇進入,說明其對奶粉行業(ye) 一竅不通。”宋亮認為(wei) ,從(cong) 2010年推出嬰幼兒(er) 奶粉“愛迪生”,2012年開設首家娃歐商場,到2013年高調進入白酒行業(ye) ,2017年開發中老年保健品,再到重回嬰幼兒(er) 奶粉市場,娃哈哈沒有清晰的戰略定位,“真正做一件事要聚焦,從(cong) 源頭到產(chan) 業(ye) 要琢磨透紮進來做,而不是投機取巧,這不是娃哈哈這種大企業(ye) 該有的行為(we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