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敢言亞洲論壇2020在港舉辦 港台新學者探討疫後經濟出路

韓星童 發布時間:2020-10-21 16:2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抗擊新冠肺炎)敢言亞(ya) 洲論壇2020在港舉(ju) 辦 港台新學者探討疫後經濟出路

  中新社香港10月21日電 (記者 韓星童)由香港青年團體(ti) “就是敢言”和香港中國經濟文化發展促進會(hui) 舉(ju) 辦的“敢言亞(ya) 洲論壇2020”於(yu) 21日在港舉(ju) 行。論壇邀請來自台灣、新加坡和香港的學者共同探討疫後經濟發展出路。

  是日在香港舉(ju) 行的論壇,同時通過直播連線身處新加坡和台灣的學者。三地講者分享各自所在國家及地區的疫情下經濟發展狀況,並對疫情經濟複蘇提出各自的看法。他們(men) 都認為(wei) ,在疫情後經濟複蘇之路上,中國內(nei) 地將會(hui) 產(chan) 生關(guan) 鍵性作用。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係前係主任雷鼎鳴表示,香港經濟動力的恢複重要的一環在於(yu) 能否與(yu) 內(nei) 地通關(guan) 。他指出,香港首先要解決(jue) 醫學問題,繼而才能處理經濟問題,即將每日新增個(ge) 案清零,將社區內(nei) 隱藏的傳(chuan) 播鏈有效割斷,達到能與(yu) 內(nei) 地通關(guan) 的基本條件,逐漸令兩(liang) 地的經濟活動恢複。

  他提到,如果香港一直拖下去,日後將很難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原本香港融入大灣區發展的時間就不是很足夠,現在連通關(guan) 都不方便,大灣區發展正處在關(guan) 鍵的時候,那這個(ge) 時候別的城市靠不了香港,就會(hui) 慢慢走自己的路,不再形成依賴,不用再靠香港”。

  同時,吸納海外華裔人才、加快商業(ye) 結構轉型是雷鼎鳴提出的另外兩(liang) 點重要措施。他表示,中美矛盾為(wei) 香港吸納留美的華裔高端人才提供機會(hui) ,不過特區政府需要提供相應的優(you) 惠政策,如本地是否有足夠的中小學學位給這些人才的子女,解決(jue) 他們(men) 的後顧之憂。雷鼎鳴又以自己經曆舉(ju) 例,發現疫情之下市場推動外賣業(ye) 務發展迅速,他認為(wei) 未來香港需要利用高科技推動商業(ye) 結構轉型。

  台灣中時新聞網社長、政治大學國際關(guan) 係學院兼任副教授賴嶽謙表示,由於(yu) 台灣疫情控製得很好,沒有出現過大規模的“封城”情況,疫情對生產(chan) 製造業(ye) 、零售業(ye) 影響都不大,隻有旅遊業(ye) 、酒店業(ye) 及餐飲業(ye) 受旅客減少的衝(chong) 擊。由於(yu) 生產(chan) 製造仍在源源不絕地進行,兩(liang) 岸之間的貿易出現增長。

  他批評台灣當局人為(wei) 設置太多障礙,政治優(you) 先,阻礙台商充分利用優(you) 勢在大陸發展,更沒有將大陸資金引入台灣,創造更多就業(ye) 機會(hui) 。他相信,疫情後中國大陸在亞(ya) 洲經濟複蘇中將會(hui) 扮演關(guan) 鍵角色,台灣應該抓住機會(hui) ,活化自身這潭死水。

  新加坡製造商總會(hui) 中國經貿委員會(hui) 主席李雪民也有同樣的看法。他說,疫情下中國是最快複蘇、唯一一個(ge) 完全避開經濟衰退的國家。新加坡需要通過跟一個(ge) 大國配合,利用它的增長勢頭為(wei) 新加坡帶來機會(hui) 。

  在他看來,新加坡疫情的複蘇之路有兩(liang) 個(ge) ,其一就是跟中國合作,在危機裏尋找先機。他認為(wei) 可以透過新加坡交易所吸引中國企業(ye) 從(cong) 美國或其他國家的交易所轉移至新加坡,或吸引準備“走出去”的中國企業(ye) 來新加坡上市、發展,這些企業(ye) 也可將新加坡作為(wei) 對外開放的窗口。

  至於(yu) 另一個(ge) 方向,則是在新加坡國內(nei) 短期內(nei) 建立大數據產(chan) 業(ye) ,將受疫情影響在家辦公而空置的商業(ye) 樓宇重新發展、設計,重點發展Internet Data center(互聯網數據中心)產(chan) 業(ye) 。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