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走進浦南“彩虹村” 看村民們如何“盤”出財富來

張踐 發布時間:2020-10-27 13:4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小康中國】走進浦南“彩虹村” 看村民們(men) 如何“盤”出財富來

  【解說】位於(yu) 上海鬆江區和金山區交界處的泖港鎮朱定村,在美麗(li) 的金秋時節就像一塊五彩斑斕的調色板,這裏也被當地村民譽為(wei) “彩虹村”。近日,中新社記者來到了朱定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王彩紅介紹說,以前的朱定村資源缺乏,是浦南較為(wei) 典型的經濟“薄弱村”。現如今依托村內(nei) 引進的優(you) 質企業(ye) ,正著力探索一條符合自身發展實際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道路。

  【解說】王彩紅告訴記者,朱定村共有478戶,是泖港鎮麵積最小的村落之一。村中間一段不長的朱定公路貫穿了整個(ge) 村的南北,也聯起了朱定村三個(ge) 重要的產(chan) 業(ye) 發展點位。靠南是鬆江小有名氣的橙藍生態農(nong) 莊,中間是主營優(you) 質綠色蔬菜生產(chan) 的農(nong) 業(ye) 合作社,北麵是上海市農(nong) 業(ye) 科學院鬆江五厙基地。

  休閑農(nong) 業(ye) 、現代種植和種源開發,可謂跨足現代農(nong) 業(ye) 的三大領域。現代農(nong) 業(ye) 與(yu) 這裏的鄉(xiang) 野田園如何“沾親(qin) 帶故”?王彩紅介紹說,以往兩(liang) 者之間一方麵是有租金進賬,每年750元(人民幣)左右每畝(mu) 的土地租金,是村裏和這些基地的首要經濟聯結;另一方麵是就業(ye) 方麵的帶動。鄉(xiang) 村旅遊、現代種植產(chan) 業(ye) 為(wei) 沉寂的鄉(xiang) 村注入了活力,且村裏少數富餘(yu) 勞動力也可實現家門口就業(ye) 。就在近期,橙藍生態農(nong) 莊的一個(ge) 林下菌菇項目,為(wei) 兩(liang) 者深入合作迎來了曙光。

  【同期】上海市鬆江區泖港鎮朱定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 王彩紅

  接下來,他還想利用自己300多畝(mu) 的森林資源,利用這一優(you) 勢發展林下經濟這樣一個(ge) 項目。林下經濟就是在大森林下麵種植一些菌菇類的產(chan) 品,這個(ge) 項目落地以後,老板把這個(ge) 項目以承包的方式租給我們(men) 附近的村民,到時候將會(hui) 帶動一批村民的就業(ye) 。

  【解說】在村東(dong) 麵的一處傳(chuan) 統民居中,村民沈金秀阿姨正在專(zhuan) 心製作一種傳(chuan) 統服飾上的配件—盤扣。沈阿姨介紹說,上個(ge) 世紀60年代,她就是村辦服裝廠的老裁縫,盤扣文化就是基於(yu) 以往村裏曆史文化的挖掘,這些造型優(you) 美的布製盤扣是傳(chuan) 統旗袍服飾上的重要“配角”。現在老物件也能翻出“新花樣”,盤扣不再僅(jin) 僅(jin) 是服飾上配件,而是推陳出新,成為(wei) 土布包、文具袋、手機袋等鄉(xiang) 土文創產(chan) 品上“錦上添花”的扣飾,同時還製成了書(shu) 簽、胸針等衍生品。

  【同期】朱定村村民 沈阿姨

  現在都是釘在包包上,皮夾子,小皮夾子上,是這樣的。

  【解說】王彩紅說,集結老裁縫為(wei) 文創產(chan) 品打樣的同時,作為(wei) 村工作人員,同步開展的另一項任務,是為(wei) 這些文創產(chan) 品做好市場調查,最理想的情況就是借助小小盤扣,能夠撬動村民參與(yu) 的產(chan) 業(ye) 。下一步將借助鎮婦聯打造的線上銷售平台,對盤扣等衍生品進行線上線下結合,讓小產(chan) 品能夠走向更大的市場。

  【同期】上海市鬆江區泖港鎮朱定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 王彩紅

  以後我就想借助婦聯(打造的)線上這樣一個(ge) 銷售平台,希望也有我們(men) 盤扣衍生物一席之地,線下銷售要借助橙藍(農(nong) 莊)那邊遊客的人流量這樣來帶動。

  【解說】王彩紅認為(wei) ,產(chan) 業(ye) 支撐是一個(ge) 地方發展的靈魂,也要讓小鄉(xiang) 村走出“深閨”,在為(wei) 產(chan) 業(ye) 項目奔忙的同時,改善硬件條件,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也至關(guan) 重要。近年來,通過道路翻修暢通,河流清理整治,汙水管網二次改造等,創“麵子”和建“裏子”相結合,朱定村的鄉(xiang) 村麵貌已然煥然一新。

  【同期】朱定村村民 周木根

  看上去環境相當舒服,晚上吃完晚飯,老百姓兜一圈,走走散散步,相當好。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