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複學,若出現個別病例無需恐慌
“我是積極支持複課的,但是要做夠措施,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4月20日下午,在教育部主持召開的學校疫情防控專(zhuan) 家報告視頻會(hui) 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係統疾病臨(lin) 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強調,複學工作一定要往前推進。就算個(ge) 別學校出現感染病例,也不奇怪,遇到問題及時處理,校內(nei) 就不會(hui) 大規模暴發疫情。
截至4月17日,我國所有省(區市)包括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都已至少明確了部分學段的開學時間,複學學生已經達到3500多萬(wan) 人。
如何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校園疫情防控工作?教育部為(wei) 全國教育係統的“戰友”開了場陣容豪華的報告會(hui) ,請來權威專(zhuan) 家鍾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lan) 娟和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為(wei) 學校複學工作“把脈”。
較長時間內(nei) 我國仍麵臨(lin) 輸入型風險
中國本土的新冠肺炎疫情傳(chuan) 播已經基本阻斷。但是,我國仍然麵臨(lin) 較大的境外輸入風險。
“初步來看,在小部分人群裏,現在對新冠病毒有抗體(ti) 的隻有百分之幾。真有大量輸入型傳(chuan) 染的話,我們(men) 肯定還是沒有免疫性。”鍾南山指出,中國的抗疫把人民群眾(zhong) 的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放在第一位,以聯防聯控的機製取得了較好效果。但是,國際上疫情形勢不容樂(le) 觀,“外來的繼發感染隨時存在”。
有的國家,正處於(yu) 疫情高峰頻段;有的國家,高峰尚未到來,疫情還在進一步蔓延;還有的國家,由於(yu) 目前的檢測能力跟不上,其疫情態勢是未知數。
“學校麵臨(lin) 的最大風險,也是輸入型風險。”張文宏說,“未來幾個(ge) 月,這個(ge) 風險始終存在。”
輸入型病例或會(hui) 使得國內(nei) 產(chan) 生個(ge) 別病例,一旦個(ge) 別病例產(chan) 生,就可能與(yu) 學校發生關(guan) 聯。在大學,本地的學生晚上要回家;在中小學,家長會(hui) 跟外界接觸。還有一個(ge) 問題,就是少量的無症狀感染者。
不過,3位專(zhuan) 家都明確指出,無論中國哪個(ge) 城市出現病例,哪怕這個(ge) 病例產(chan) 生了小範圍傳(chuan) 播,甚至出現了超級傳(chuan) 播者,都是正常的。
若校內(nei) 出現1號病人,不是學校的責任
“學校的防控重點在於(yu) ,不要讓你的學校出現二代、三代甚至四代病例,形成連環感染。”張文宏直言,學校裏若出現1號病例,責任一定不在學校。發現並診斷被關(guan) 聯感染的病例,是衛生和疾控係統的工作。但是,如果學校出現大批量的二次三次傳(chuan) 播,那很可能就是學校的防疫工作沒做好。
防控千萬(wan) 條,距離第一條。張文宏說,學校複學後,一定要讓師生保持社交上的物理距離,並用替代性方案解決(jue) 學生的社交需求。
如何保持距離?從(cong) 教室到餐廳到宿舍,不同的場景,都該有相應的方案。在宿舍管理上,學生不能串門;在餐廳就餐,必須隔開距離;在教室上課,可以考慮一個(ge) 班拆成兩(liang) 個(ge) ,給學生更多空間……
張文宏也建議,學校應跟附近醫院的發熱門診建立聯係,一旦學生出現狀況,可以送到指定醫院診斷,形成管理閉環。
“學校的防控,一是要有社交距離,二是要有行之有效的應急防控流程。”張文宏說,隻要嚴(yan) 格遵循了流程,哪怕出現個(ge) 別感染病例,也不會(hui) 釀成嚴(yan) 重後果。
李蘭(lan) 娟表態道,她積極支持複學,但學校複學時,一定要做到“底盤清楚”。要保證回校人裏沒有感染者,學校裏麵沒有傳(chuan) 染源。如果對重點地區回來的人有所擔心,應該對其進行核酸檢測甚至抗體(ti) 檢測。李蘭(lan) 娟指出,邊境省份的學校更要提高警惕。
“保持距離,戴口罩,勤洗手,測體(ti) 溫……發現傳(chuan) 染源立刻控製,把接觸的人立刻隔離,不會(hui) 造成大的擴散,無需恐慌。”李蘭(lan) 娟強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