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雨花區“點長製”管出好空氣
今年以來,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在全區一個(ge) 國控站點、16個(ge) 小微站點推行“點長製”,開展國控監測點位周邊微環境排查整治和長效管控,構建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yan) 格、保護有力的監測點位管理機製,以“點”帶“麵”管出空氣好質量。
“科技+指令”夯實“點長製”基礎
為(wei) 迅速及時做好大氣汙染防治,對全區大氣環境質量進行有效管控,雨花區“點長製”實行指令調度機製。通過建立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微信群,實現線上調度。微信成員由區長、各職能部門、各街道鎮、第三方服務團隊等人員組成,針對當天空氣質量情況,形成指令。指令由分管副職進行接收,並及時反饋落實情況,切實保障指令的有效性。
指令分為(wei) 日常的小時調度指令以及特殊情況的緊急調度指令。在惡劣氣象條件下,站點數據急劇變化,出現超標風險,則立即發布“應急指令”,直達基層一線進行精準調度,高效指導各單位做好PM2.5、PM10、O3等汙染因子的管控。通過巡查、執法、錯峰生產(chan) 、限產(chan) 等措施進行聯防聯控,全麵減緩本地汙染源生成。
以科學研判為(wei) 基礎,是雨花區指令形成的前提。雨花區通過與(yu) 專(zhuan) 業(ye) 的大氣汙染防治公司建立合作,進一步提升指令建立的科學性。運用“智慧雨花”大數據平台,將城管環保網格化、小微站數據、在建工地係統、油煙在線監控、空氣質量指數等平台數據全部納入後進行優(you)
化整合,形成藍天保衛戰統一調度的數據“總站點”。
“分區+分級”落實“點長製”
要實現以“點”帶“麵”,首先是管住重點,即圍繞重點區域、重點行業(ye) 、重點企業(ye) 推動責任主體(ti) 履行責任,切實推進源頭治理、管理提升、聯防聯控等重點工作。基於(yu) 此,雨花區“點長製”實現覆蓋全域的分區、分級、分類管控,以壓實責任。
根據國控站點及小微站點周邊實際情況,雨花區按照行業(ye) 區域、大氣擴散條件和環境質量狀況,在重點區域及周邊分別劃定大氣汙染防治紅線、黃線、綠線管控區,實施大氣環境分區管控,實現全區空氣質量的有效提升。
按照“六控十嚴(yan) 禁”要求,雨花區堅持掛圖作戰,對轄區內(nei) 所有汙染源進行摸底,根據餐飲、汽修、印刷、加油站、工地等類別,在地圖上以不同顏色標注不同類型的汙染單位,使全區範圍內(nei) 的汙染源及分布情況一目了然。發現問題精準定位,並通過統一調度、及時處理,讓環境汙染行為(wei) 無處“藏身”。
“責任+考核”確保“點長製”效果
今年年初,雨花區製定《2020年度長沙市雨花區藍天保衛戰(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方案》及13個(ge) 專(zhuan) 項實施方案,將其作為(wei) 本年度藍天保衛戰最具框架性的任務體(ti) 係。方案明確藍天保衛戰“六控十嚴(yan) 禁”各項重點工作牽頭單位和配合單位的工作責任及要求,厘清涉氣工作中各部門的職能邊界,製定全年全區涉氣項目的時間節點及步驟。
今年以來,雨花區各項目穩紮穩打、有序推進,要求各點長對各自“責任田”進行精細化、常態化管控。在夯實管理責任的同時,雨花區全麵壓實執法責任,特別是針對涉氣執法工作中的重難點,開展十大專(zhuan) 項執法行動,對違法行為(wei) 產(chan) 生威懾作用。
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雨花區製定下發《2020年度雨花區藍天保衛戰工作目標考核實施方案》,對街鎮主要從(cong) 微站數據、負麵清單情況兩(liang) 個(ge) 方麵進行考核,對部門主要以“1+13”方案的落實情況進行考核。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