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去無懼歸無恙,患者零死亡醫務人員零感染

劉勇 發布時間:2020-11-05 14:13:00來源: 光明日報

  去無懼歸無恙,患者零死亡醫務人員零感染

  【我的抗疫故事】

  錦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nei) 科四病區主任 劉學文

  2020年的春天,因為(wei) 不平靜而成就了它的不平凡。在我的腦海中,深深烙上了時間刻度和與(yu) 之相伴相隨的抗疫故事。

  2月9日清晨集結,我與(yu) 60名同事並肩踏上馳援武漢的征程。內(nei) 心似乎有一些悲壯,但臉上洋溢的是微笑。同事在微信群裏送我一個(ge) “勇敢穩重的熱血青年”稱號,這對於(yu) 五十歲的我是最高褒獎。醫院黨(dang) 委宣傳(chuan) 部部長說:“劉姐,說幾句話吧。”未經準備的我脫口而出:“從(cong) 來沒有像此刻一樣,我和我的祖國息息相關(guan) ,也從(cong) 來不會(hui) 想到,和千裏之外一個(ge) 陌生城市的人民將要生死與(yu) 共。”本想說得非常豪壯,但是剛一開口,就激動得哽咽失聲。

  2月12日,因為(wei) 雷神山醫院感染一科十二病區的成立有了特殊的意義(yi) ,成為(wei) 我們(men) 所有隊員心目中特別的日子。在邊建設、邊驗收、邊收治的情況下,經過兩(liang) 天的手提肩扛,迅速形成搶救治療能力,在48小時收滿46名患者。有序製定三級查房製度,明確特殊醫療情況下各級醫師職責。根據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的更新,對所有患者精準施治,建立A12病區相親(qin) 相愛一家人醫患溝通微信群,緩解患者內(nei) 心的焦慮和恐懼,收治重症腎衰、透析治療的新冠肺炎患者……所有一切,都在踐行我們(men) 心中的“生命至上”。

  2月20日,我在簡易的手機直播間,講述“民族自信、醫者使命與(yu) 青年擔當”的故事,詮釋“博愛誠信、精益求精”的錦州醫科大學附屬一院的精神。在病房走廊文化牆上,鄭重簽上一個(ge) 群體(ti) 的名字——醫學生,看到學生滿屏的熱血留言,我更加理解了醫學教育的意義(yi) ,就是我今後披肝瀝膽的精神力量。

  4月1日,累計收治93名患者,治愈出院81人,在遼寧二隊位居第一,實現去無懼歸無恙,患者零死亡、醫務人員零感染,帶著武漢人民的深情平安凱旋。在沈陽桃仙機場、錦城的大街小巷,我們(men) 享受了最高的禮遇,這是國家和人民對醫務工作者的肯定,期待未來的醫患關(guan) 係更加和諧,共同戰勝疾病。

  時至今日,街上車水馬龍的景象告訴我,那是抗疫勝利的歡呼,隔壁教室的琅琅讀書(shu) 聲是我心中歲月靜好的天籟。我,依舊奮戰在臨(lin) 床、教學的第一線,似乎,世間萬(wan) 物都已回到從(cong) 前,一切未曾改變。隻是,在經意和不經意間,清醒的白天或者夢境連連的夜裏,閃過53天的抗疫歲月,不由得淚濕眼眶。

  我本平凡,和英雄有遙遠的距離,但是我們(men) 都在努力成為(wei) 不凡的自己,期待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如果國家和人民需要,我一定還是挺身而出的勇者。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