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間刺繡人 “一針一線”繡財富
中新網烏(wu) 魯木齊11月10日電 (左娟 努爾波拉提)11月來,進入農(nong) 閑時節。新疆哈密市巴裏坤哈薩克自治縣新安繡文化產(chan) 業(ye) 園熱鬧了起來,前來學習(xi) 刺繡的人逐漸增多。
“顏色一定要過渡得自然一點,從(cong) 深到淺過渡的時候,顏色、針線滲透得多一點。”11月1日,巴裏坤哈薩克自治縣刺繡企業(ye) 負責人郝兵來到薩爾喬(qiao) 克鄉(xiang) 蘇吉東(dong) 村扶貧車間,回收上個(ge) 月的訂單,並對繡娘們(men) 進行刺繡指導。
當地女性從(cong) 小就有學習(xi) 刺繡的傳(chuan) 統,但是刺繡多是家用,距離市場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以致繡娘空守著好技藝,繡品賣不出好價(jia) 錢。2017年,河南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積極聯係河南安繡文化產(chan) 業(ye) 有限公司,培訓當地繡娘,向她們(men) 發放訂單,不限時、不限量回收產(chan) 品,並提供原材料和工具,以訂單式計件支付工資。
胡爾曼汗·薩帕是蘇吉東(dong) 村的一名繡娘,去年8月,她參加了公司舉(ju) 辦的安繡培訓。培訓課上,教師從(cong) 坐姿、拿針手法、針法等基本功教起。經過一個(ge) 多月的技能培訓,胡爾曼汗掌握了圖案配線技巧、分絲(si) 技術、顏色過渡、明暗變化等刺繡技能。如今,胡爾曼汗成了一名技藝嫻熟的繡娘,每個(ge) 月都有1000多元的刺繡收入。胡爾曼汗說:“我現在有一份穩定收入,還能在家照顧孩子,家人都非常支持我刺繡。”
據了解,安繡是發源於(yu) 殷商古都安陽的一種刺繡。新安繡文化產(chan) 業(ye) 有限公司自2017年7月成立以來,采取“公司+培訓基地+農(nong) 戶”的發展模式,已經在巴裏坤各鄉(xiang) 鎮培訓200多名繡娘。按照協議,公司每月為(wei) 繡娘提供繡品底稿及刺繡絲(si) 線,繡娘們(men) 嚴(yan) 格按照安繡培訓要求進行繡製,公司每月定期回收繡娘的安繡作品。
蘇吉西村脫貧戶古麗(li) 阿沙爾·托海學會(hui) 安繡後,實現了居家靈活就業(ye) 。一年多來,她每個(ge) 月繡兩(liang) 個(ge) 大幅繡品、四五個(ge) 小幅繡品,每個(ge) 月能掙兩(liang) 千多元。因為(wei) 有了穩定收入,古麗(li) 阿沙爾有了更多自信,每天打扮得時尚漂亮,充滿活力,這也讓身邊的姐妹們(men) 羨慕不已。這段時間,她常通過微信群,鼓勵並帶動身邊的姐妹們(men) 學習(xi) 安繡,一起增收。
“作為(wei) 一家文化產(chan) 業(ye) 公司,今後我們(men) 將進一步挖掘刺繡的文化價(jia) 值和經濟價(jia) 值,不斷培育脫貧戶內(nei) 生動力,有效助力脫貧攻堅。”郝兵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