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洛杉磯戶外就餐成新風尚 帳篷配彩燈別有風味
中國僑(qiao) 網11月16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隨年底節日臨(lin) 近,戶外就餐成為(wei) 洛杉磯聖蓋博穀的新時尚,不少華人餐廳加入戶外就餐行列,入榜米其林的華人餐廳也不例外。戶外就餐別有一番風味,白天涼爽宜人,晚上燈光璀璨,人們(men) 一起圍爐夜話,更加放鬆。
天普市(Temple)的山茶花廣場至少有三家餐廳開設戶外區域,尤其到晚上特別熱鬧,一邊是嘻哈音樂(le) 加韓國烤肉,另一邊是中國古風的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人們(men) 在夜色包圍下更為(wei) 自在,儼(yan) 然是南加人的深夜食堂。
米其林餐廳“那家小館”,近日在戶外搭建可容納10桌的半開放帳篷。餐廳大廚田勇表示,現場就餐體(ti) 驗是外賣無法替代,為(wei) 滿足一些客人需求,開設戶外區,同時盡所能給客人最好的戶外就餐體(ti) 驗。菜色不僅(jin) 研發出更方便在後廚就為(wei) 客人分餐的新菜色,減少交叉傳(chuan) 染機會(hui) 。同時推出不同價(jia) 位的家庭套餐,滿足不同顧客需求。客人進入帳篷前要測量體(ti) 溫,帳篷內(nei) 連椅子之間都保證了安全距離。客人離開後,服務生會(hui) 把桌椅完全消毒,間隔至少3-5分鍾,才會(hui) 讓下一桌客人入座。
天氣日漸轉寒,對開戶外的商家也是考驗。同時,華人就餐講究食物的溫度和熱度,如何在戶外吃到熱呼呼的飯菜對餐飲業(ye) 者是挑戰。田勇表示,他們(men) 將在感恩節前推出更適合在戶外享用的新菜。比如砂鍋紅斑就是采用保溫的砂鍋,在戶外現場烹飪,發揮食物色香味。出鍋前用酒和油封住鍋蓋,讓熱氣鎖在鍋內(nei) 。開蓋時不僅(jin) 香氣更為(wei) 濃鬱,且熱氣騰騰,至少能保溫半個(ge) 小時。
來自西區的黃媽媽是“那家小館”老客人,第一次在這裏的戶外用餐區吃飯。她說,開始以為(wei) 戶外用餐很嘈雜,來了以後發現戶外通風良好,就餐體(ti) 驗舒適,服務質量和菜色依然是堂吃水平。
亞(ya) 市華人張女士和朋友一起來聚餐。她表示,這裏比很多華人餐廳的安全距離更大,讓人很安心,一次性餐具的細節也很周到。
米其林推薦餐廳“江南春”,近日也開通後麵的露台。老板張師傅表示,露台就是天然帳篷,共有6座保證足夠間距。目前生意還可以,白天人更多一些,希望隨著假日來臨(lin) 能有更多客人。(張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