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媒體人“尋美”河北:感受京畿風情
中新社衡水11月3日電 (記者 李茜)“在台灣過年最常見的是貼春聯、寫(xie) 福字,今天現場看到年畫很震撼,它能記錄下當時的曆史,堪稱古代的‘電視機’。”台灣中華青年新媒體(ti) 協會(hui) 代表林昉柔參觀武強年畫博物館後感歎道。
3日,第三屆“尋美之旅——兩(liang) 岸媒體(ti) 河北巡禮”啟幕。期間,20餘(yu) 位兩(liang) 岸媒體(ti) 人將先後赴衡水、邢台、邯鄲等地,挖掘河北生態之美、人文之美、發展之美,通過互動交流增進友誼,也為(wei) 下一步冀台媒體(ti) 合作奠定基礎。
據了解,此次“尋美之旅”由中共河北省委台灣工作辦公室和衡水、邢台、邯鄲三地台灣工作辦公室聯合主辦。
據悉,民間年畫是適應春節習(xi) 俗而產(chan) 生的畫種,是歡度春節不可或缺的審美活動和精神寄托。在武強年畫博物館,兩(liang) 岸媒體(ti) 人紛紛用鏡頭記錄下武強年畫的代表作《六子爭(zheng) 頭》,並感歎其設計巧妙,蘊含古人的智慧。
1996年出生的台灣中華青年新媒體(ti) 協會(hui) 代表楊承瑄表示,以前隻知道有的地方春節習(xi) 俗是貼年畫,但從(cong) 來沒有這麽(me) 細致地了解過年畫的曆史、題材並且現場觀看年畫製作流程,希望有機會(hui) 讓更多台灣青年看到這樣的年畫。
午後,兩(liang) 岸媒體(ti) 人循著悠揚的薩克斯聲走進衡水武強縣周窩音樂(le) 小鎮。在這裏,薩克斯公社、手工吉他坊、音樂(le) 會(hui) 館等特色門店讓這個(ge) 華北農(nong) 村處於(yu) 濃鬱的音樂(le) 氛圍中。
林昉柔感歎,人們(men) 一提起“音樂(le) ”首先會(hui) 想到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然而在這個(ge) 小鎮,普通的村民都可以是“音樂(le) 能手”。她對這裏充滿驚歎和好奇,希望通過報道可以讓更多台灣民眾(zhong) 真實地看到這裏的“神奇”。
此次台灣媒體(ti) 團團長、台灣聯合報係大陸事務處執行總監吳瑞浩表示,此行的成員中有很多“90後”,希望他們(men) 能在這次尋美過程中了解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魅力,並通過他們(men) 的客觀報道拓展台灣年輕人的視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