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夾江年畫 藝術之花開出濃濃“廉味”
四川新聞網樂(le) 山11月24日訊(王明希 苟思聰)青衣江畔的樂(le) 山市夾江縣,自古水陸交通便捷,是有名的書(shu) 畫紙之鄉(xiang) ,豐(feng) 富的紙張製作材料,以及悠久的雕版印刷傳(chuan) 統,帶給夾江年畫深厚的藝術土壤。
夾江年畫,自明代創立以來,經過一代代匠人發揚光大,這朵藝術的奇葩入選為(wei)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一件件優(you) 秀的年畫作品,已飛入尋常百姓家,帶給人們(men) 吉祥歡樂(le) 的同時,以藝術之名傳(chuan) 播廉潔理念,涵養(yang) 人們(men) 現代文明人格。
◎創立之始:人們(men) 希望能鎮邪惡
一項藝術的興(xing) 起,源自於(yu) 人們(men) 對它的精神寄托。
據記載,明朝中期,夾江就有了年畫作坊。彼時,戰亂(luan) 至蜀中“血流漂杵”,隨後“湖廣填四川”至夾江的人群中,有善畫能刻者,把從(cong) 故鄉(xiang) 帶來的門神畫像臨(lin) 摹下來,雕成木版,印製塗色,貼於(yu) 門上,以期鎮邪惡、保平安,後逐漸形成習(xi) 俗。夾江年畫由此興(xing) 起。
隨著時局的穩定,祈求風調雨順、幸福安康,成為(wei) 人們(men) 普遍的心理需求。而夾江年畫表達的意境,正好符合人們(men) 的心理需求。據夾江文化館館長王婷介紹,到清末,夾江縣城近郊的楊柳村、謝灘村一帶,一些年畫作坊開始大規模生產(chan) 銷售年畫,最為(wei) 著名的是“董大興(xing) 榮”“董大興(xing) 發”兩(liang) 大作坊。彼時,年畫生產(chan) 創作的季節性很強,小作坊常常利用農(nong) 閑時節購置紙張、研製顏料、雕刻畫板,待到秋收後,就開始創作年畫,一直忙到臘月,這些年畫作品,往往是供不應求。
入鄉(xiang) 隨俗的夾江年畫,在傳(chuan) 承過程中,與(yu) 獨具特色的本土農(nong) 民畫融合,風格通俗易懂、表達直觀,深受農(nong) 民和手工業(ye) 者喜愛。在題材上,內(nei) 容豐(feng) 富,不受時空限製,主要有門神類、山水花鳥、戲劇人物、神話傳(chuan) 說等,如“神荼、鬱壘”“三顧茅廬”“五穀豐(feng) 收”“耕讀傳(chuan) 家”都是人們(men) 喜愛的主題;在色彩上,以紅、黃為(wei) “主打色”,這在陰雨天氣較多的夾江,看上去尤為(wei) 顯眼。“正因為(wei) 此,鄉(xiang) 間有‘黃丹門神能驅瘟’的說法。這個(ge) ‘瘟’,是人們(men) 對假惡醜(chou) 的厭惡,希望借助濃墨重彩的年畫驅離。”王婷說。
“千門萬(wan) 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每當新年到來,揭下舊的年畫和春聯,貼上嶄新的“寄托”,濃濃的年味便彌散開來,人們(men)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漸漸升起。
◎適應當下:主動融入文旅發展
走出去,融入時代,才能更好的傳(chuan) 承和發揚年畫藝術。
進入當代,傳(chuan) 統的夾江年畫麵臨(lin) 新技藝的衝(chong) 擊和“後繼無人”的窘境,倒逼夾江年畫與(yu) 時代同步。在當地的推動和一批年畫傳(chuan) 承人的努力下,夾江年畫入選為(wei) 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夾江年畫研究所也“應運而生”,整合藝術和人才資源,推動年畫的傳(chuan) 承、發展、創新。夾江年畫迎來又一個(ge) 發展高峰。
張榮強是夾江年畫研究所所長,從(cong) 事年畫的製作與(yu) 傳(chuan) 承已十餘(yu) 年,“讓夾江年畫再次走入千家萬(wan) 戶”是他和研究所努力的方向。“我們(men) 不斷開發新的年畫作品,研究所的十餘(yu) 人常常是滿負荷創作,十二生肖、二十四節氣、民俗等主題的畫作供不應求;我們(men) 還將傳(chuan) 統年畫與(yu) 現代的生活用品結合起來,選取經典的年畫圖案,印在抱枕、杯子、T恤等文創產(chan) 品上進行銷售,很是暢銷。”張榮強介紹,打造夾江年畫產(chan) 業(ye) 鏈,才能更好傳(chuan) 遞它的文化內(nei) 涵,延續藝術生命力。
互動,是夾江年畫的轉型方向,主動融入研學體(ti) 驗,展示其傳(chuan) 統藝術魅力。
楊繼容是夾江年畫市級非遺傳(chuan) 承人,她的理念是將藝術傳(chuan) 習(xi) 與(yu) 市場相結合,她創辦的“熔彩堂”成為(wei) 夾江一處網紅景點。自己動手磨料、印刷木板年畫、手繪年畫……從(cong) 2016年開設研學項目以來,平均每年接待2萬(wan) 餘(yu) 省內(nei) 外的學子參觀體(ti) 驗,前景廣闊。
有著濃濃藝術情懷的楊繼容,通過“熔彩堂”平台,義(yi) 務培訓年畫藝術“苗子”,日前,茁壯成長的苗子就有20多名。“傳(chuan) 統文化一定不能斷層,一旦斷了很難續上,不是隨便找個(ge) 人就能嫁接的。”楊繼容心懷年畫的前景,總是靜心培育接班人,讓年畫傳(chuan) 承“後繼有人”。
……
東(dong) 風堰·千佛岩青衣江文化走廊,夾江年畫與(yu) “振衣崗”遙相呼應,警醒遊客清白做人;禪意小鎮,往來遊客中心的人們(men) ,總會(hui) 到年畫體(ti) 驗館一試身手,帶走親(qin) 手印製的畫作;青衣江畔的濕地公園,一幅幅用瓷磚燒製的年畫作品,與(yu) 青山綠水和城市融為(wei) 一體(ti) ,相得益彰……夾江年畫在文旅融合的道路上方興(xing) 未艾,這是傳(chuan) 統藝術帶給一座城市的“軟實力”。
◎年畫傳(chuan) 廉:紀委助力廉潤初心
近些年來,夾江縣多部門協力推動年畫的發展,縣紀委監委重點賦予其更多廉潔內(nei) 涵,為(wei) 黨(dang) 員幹部和群眾(zhong) 送去一份份“廉禮”,春風化雨中潤澤人們(men) 的廉潔初心。
夾江年畫有著大量的“粉絲(si) ”,縣紀委監委把“畫廉傳(chuan) 廉,廉潤初心”作為(wei) 黨(dang) 風廉政宣傳(chuan) 教育一大課題,通過與(yu) 年畫研究所合作,讓畫賦“廉”意、讓“廉”入畫中,把廉潔文化具體(ti) 化、生活化、形象化。先後創作了“楊震拒金”“懸鵝示眾(zhong) ”“明鏡照心”等優(you) 秀作品12套,廉潔微動漫1部,在縣城人流聚集的地段打造“廉”畫牆。同時,黨(dang) 政機關(guan) 文化建設、微型廉潔教育點打造,夾江年畫都是重要元素。
每年的廉政宣傳(chuan) 活動,是夾江縣紀委監委集中傳(chuan) 播廉潔年畫的一次“重頭戲”。13萬(wan) 份,這是一年送出去的作品數量,覆蓋到全縣各家各戶。“我們(men) 與(yu) 多名年畫傳(chuan) 承人合作,共同確定畫作主題,批量印製成年曆、門神等,由鄉(xiang) 鎮和社區發放到群眾(zhong) 手中。”夾江縣紀委常委、縣監委委員傅豔彬介紹,年曆所畫的是蓮花、壽桃、牡丹等高雅之物,門神作品中的神荼、鬱壘,秦叔寶、尉遲恭等,都是清白正義(yi) 的象征,都是“不言而喻”的廉潔教材。
“廉內(nei) 助”帶動廉潔家風。為(wei) 此,縣紀委監委與(yu) 縣婦聯合作,共同打造了廉潔家庭教育點,麵向社會(hui) 免費開展開放式廉潔教育,常年開展年畫傳(chuan) 習(xi) 、家風家訓引導等,“廉潔”是教學和創作的主題。“學員經過幾個(ge) 月的學習(xi) ,既收獲了技能,又提升了廉韻,帶動了廉潔家風。”縣婦聯副主席王彧說,近三年來已培訓學員600餘(yu) 人,“廉內(nei) 助”越來越多。
學校,是傳(chuan) 習(xi) 夾江年畫的重要場所。縣紀委監委和縣教育局共同推動廉潔文化進校園,全縣各學校開展了豐(feng) 富多彩的廉潔主題活動,年畫成為(wei) 學校美術課上受歡迎的內(nei) 容,師生共同作年畫,描繪廉潔主題,點出廉潔風采。“我們(men) 通過廉潔文化進校園的方式,讓師生共同感悟夾江年畫的魅力,營造起崇尚廉潔的好風尚。”夾江縣教育局局長李界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