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華僑疫中別樣生活:用鏡頭促進中意文化交流
中國僑(qiao) 網11月28日電 據《歐洲時報》報道,受二次疫情影響,意大利從(cong) 11月6日起按照各大區劃分不同風險等級實施不同的管控措施。“二次封城”期間,最嚴(yan) 重的紅色區域意味著除緊急情況、工作、健康和學習(xi) 等原因外,對跨大區和大區內(nei) 部實施禁足令等。在如此情況下,不少身在意大利的華僑(qiao) 開始嚐試在家中錄製並剪輯短視頻並發送到各大視頻端口,開啟了一段時間的“別樣”生活。
程鵬是一位在羅馬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華商,他同時經營著亞(ya) 洲餐廳、旅遊公司和零售超市。“疫情對各行各業(ye) 衝(chong) 擊還是很大的,像那不勒斯、米蘭(lan) 的商店零售都要關(guan) 門。”
程鵬說,羅馬紅色區域裏的商店零售受立法限製,意味著強製關(guan) 閉;黃色區域營業(ye) 時間限製為(wei) 上午開業(ye) 、晚上6點停止營業(ye) 。“對餐飲衝(chong) 擊是非常大的,因為(wei) 餐飲主要為(wei) 了晚6點以後的客人。”
麵對持續蔓延的第二波疫情,程鵬決(jue) 定在這段時間拍攝短視頻。今年10月30日,程鵬的第一個(ge) 係列視頻《鵬哥去哪兒(er) 》在抖音APP發布,該係列視頻主要是為(wei) 疫情期間不能到意大利旅遊的中國遊客提供,向他們(men) 介紹小眾(zhong) 、不被人熟知的意大利文化。
盡管是第一次錄製短視頻,但程鵬組建了一個(ge) 有編導、攝像、導演剪輯的小團隊,該團隊主要由影視傳(chuan) 媒專(zhuan) 業(ye) 的中國留學生組成。“我現在做的事情對意大利華人群體(ti) 也產(chan) 生了不少影響。”程鵬表示,由於(yu) 專(zhuan) 業(ye) 的設備、剪輯拍攝出來的影片較為(wei) 美觀,不少華僑(qiao) 華人都對該形式下的短視頻產(chan) 生興(xing) 趣,紛紛向程鵬“取經”。
據他介紹,以後還會(hui) 將中國文化和意大利文化對比拍攝,比如西安與(yu) 古羅馬的對比等,這些視頻將會(hui) 用意大利語、英語錄製並發到海外視頻端口,向海外觀眾(zhong) 傳(chuan) 遞中國文化。
謝誌翔2004年開始在意大利佛羅倫(lun) 薩從(cong) 事中意文化交流策劃、設計工作,今年是他留在意大利的第十七個(ge) 年頭,他說,不管是以展覽、講座、表演等形式呈現,中國文化實現了在意大利人心裏從(cong) 不了解、不接受過渡到了逐漸了解、逐漸接受的過程。“對於(yu) 意大利人說,中國文化畢竟是外來文化,但中國文化中的一些思想是被他們(men) 認可的。”
“等疫情過去,後續的中意交流活動還會(hui) 繼續開展。”謝誌翔說。
謝誌翔在短視頻APP上也有自己的個(ge) 人賬號,疫情期間他經常以講解的形式錄製短視頻,如:疫情期間1歐元在意大利可以買(mai) 到什麽(me) ?疫情下的複活節怎麽(me) 過?探訪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組委會(hui) 等,這些視頻目前已獲讚17.3萬(wan) 次,收獲粉絲(si) 數1.2萬(wan) 名。
謝誌翔從(cong) 事中意文化交流行業(ye) 多年,他說,“其實每一個(ge) 在海外的中國人都代表中國文化。”他說,每一位華僑(qiao) 華人在當地社交、生活環境中的表現無時無刻代表著中國文化。
他說,隻有文化自信,中國文化才能走出去。“在異國他鄉(xiang) ,我們(men) 中國人就是宣傳(chuan) 中國文化的窗口。” 謝誌翔說。(陳貫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