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紐約華埠餐館老板:餐飲業麵臨困境 冀疫苗盡快研發

發布時間:2020-12-01 17:18:00來源: 中國僑網

  中國僑(qiao) 網11月30日電 據美國《星島日報》報道,這些天,美國紐約華埠餐館“明豐(feng) 閣”老板梅先生的心情十分複雜。一方麵,紐約疫情嚴(yan) 重,他怕政府會(hui) 取消剛恢複的部分堂食許可,若這樣下去餐館最多隻能再撐兩(liang) 三個(ge) 月;而疫苗的研發,又讓他覺得看到了希望。

  1994年,梅先生隨家人移民赴美。他的父母像很多新移民一樣做餐飲,而梅尚彬則一路讀書(shu) 直到大學畢業(ye) 。大學裏,他學的是會(hui) 計,畢業(ye) 後也曾從(cong) 事相關(guan) 工作,但這份工作並沒有給他提供太多的發展空間。2007年,梅先生做出了一個(ge) 大膽決(jue) 定:放棄會(hui) 計專(zhuan) 業(ye) ,開一間自己的餐館。

  梅先生說,當初他放棄會(hui) 計專(zhuan) 業(ye) 進入餐飲行業(ye) ,從(cong) 沒想到會(hui) 遇到這樣的困境。但即使現在,他也不後悔做餐飲,因為(wei) 這個(ge) 行業(ye) 教會(hui) 了他人與(yu) 人之間的相處之道,對他來說這是最寶貴的財富。

  梅先生進入餐飲業(ye) 時,華埠的租金已經開始飛漲,加上餐飲業(ye) 競爭(zheng) 又相當激烈,於(yu) 是梅先生把地址選在了華埠外圍的下東(dong) 城。這間小小的餐館隻有16個(ge) 堂食座位,生意主要靠外賣支撐,而菜單上的選擇卻有200多種,從(cong) 皮蛋瘦肉粥到灌湯小籠包,菜式一應俱全。

  下東(dong) 城地區非華人居民較多,最開始梅先生的小餐館並沒有引起關(guan) 注。但時間長了,明豐(feng) 閣物美價(jia) 廉的餐點和梅先生誠懇的為(wei) 人吸引了眾(zhong) 多回頭客,他的小店生意愈發紅火,員工也從(cong) 最開始的4人增加到了14人。

  在梅先生的印象裏,客人們(men) 都很和善,中國新年時,很多人還會(hui) 給餐館員工送來手套、巧克力等禮物。他從(cong) 來沒有遇到過打劫,但吃霸王餐的事時有發生。遇到這樣的情況,梅先生總會(hui) 原諒客人。“就當我請他吃這頓,吃霸王餐的人都有難處,一時拿不出錢,不然不會(hui) 那樣做的。”梅先生說。

  然而,疫情期間,吃霸王餐的事反而很少發生了,反而是客人給的小費明顯比平時還多。“客人們(men) 倒是常說,我們(men) 疫情期間很不容易,特意多留小費。”梅先生說。

  不容易是真的。疫情開始後,明豐(feng) 閣從(cong) 4月到7月關(guan) 門,夏季重開之後,下東(dong) 城跟以前已經很不同。明豐(feng) 閣的顧客裏,包括很多新畢業(ye) 的白人大學生,疫情之後他們(men) 沒了工作,就都搬走了。

  營業(ye) 時間縮短,員工也隻剩了6個(ge) 人。即使如此,如果疫情持續下去,據梅先生估計,餐館可能最多隻能再撐兩(liang) 三個(ge) 月。他心裏十分著急,因為(wei) 很多員工是跟了他十幾年的老員工,他覺得對他們(men) 有責任。

  如今,梅先生把希望都放在疫苗上,希望疫苗能快點研製並普及。他也希望政府能發放更多的紓困貸款。“我們(men) 辛辛苦苦就為(wei) 了吃口飯,現在連飯都快吃不上了。”梅先生說。(榮筱箐)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