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肇雲大橋上搭“隧道”解決塔錨牽手難題 係世界首創

發布時間:2020-12-02 13:47: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廣州12月2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通訊員粵交集宣 張立希 敖愛珠)12月1日,記者從(cong) 清雲(yun) 高速獲悉,根據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近日出具的科技查新報告顯示,肇雲(yun) 大橋南側(ce) 錨碇創新性采用的“通道錨”方案,作為(wei) 懸索橋主纜錨固體(ti) 係的新型式,為(wei) 世界橋梁界首創。

  查新機構對數據庫進行檢索,通過對比國內(nei) 外54篇相關(guan) 文獻得出結論,“通道錨”基礎在肇雲(yun) 大橋項目中的采用為(wei) 國內(nei) 外首次,解決(jue) 了路線位於(yu) 緩和曲線條件下主纜橫向偏角問題。

  橋上搭“隧道”,解決(jue) 索纜“牽手”難題

  這一技術之所以稱為(wei) “通道錨”,意為(wei) 大橋錨碇同時具有通道和錨的作用。錨碇是懸索橋的受力中心,一般情況下,重力式錨碇位於(yu) 大橋兩(liang) 岸,建在大橋邊跨下方,通過索纜連接大橋主塔,肇雲(yun) 大橋北岸錨碇就采取了這種設計。

  然而大橋南岸卻無法實現這樣的設置,因線路規劃,大橋橋麵進入南岸後主線線形逐漸彎曲,若按傳(chuan) 統方法設置錨碇,連接錨碇的索纜也會(hui) 改變方向,如同給索塔增加橫向拉力,結構風險大,若把索纜拉直,那麽(me) 索纜的連接點就會(hui) 與(yu) 路麵重疊“打架”。

  麵對大橋索纜“牽手難”的問題,清雲(yun) 高速打破傳(chuan) 統思維,既然索纜拉直就與(yu) 主線路麵重疊,那就按照重疊的思路,將錨碇抬高,在錨碇中設置通道,讓車輛通過,相當於(yu) 搭建了一個(ge) 隧道,索纜連接這個(ge) “隧道”的頂部,實現與(yu) 索纜的“牽手”,並將這一新型錨碇命名為(wei) “通道錨”。

  “大橋成橋後,我們(men) 對大橋進行了兩(liang) 年的檢測,數據反映,雲(yun) 浮側(ce) 錨碇基岩能提供充分的摩擦力,地基受力狀態穩定,錨碇框架梁工作性能良好。”錨碇監測合作單位華南理工大學橋梁專(zhuan) 業(ye) 教授顏全勝介紹。

  景觀再提升,降本增效更環保

  肇雲(yun) 大橋橫跨西江,連接肇慶與(yu) 雲(yun) 浮兩(liang) 市,2020年1月1日通車,全長1688米,主跨738米。“通道錨”獨特的結構為(wei) 大橋的景觀提升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肇雲(yun) 大橋也因此成為(wei) 一江兩(liang) 岸的靚麗(li) 的風景。

  “特大橋是與(yu) 城市布局相互映襯的美學要素,特大橋固有的美學觀感是可以多方位、多角度展現的。”清雲(yun) 高速總工程師羅林閣介紹。

  “通道錨”的提出,為(wei) 肇雲(yun) 大橋的建設帶來了一係列的蝶變。較傳(chuan) 統重力式錨碇,大橋減少土石方開挖達9萬(wan) 立方米,棄渣量大大減少,減少了對環境的破壞,同時工程造價(jia) 也降低10%。此外,將錨碇置於(yu) 路麵上,避免了深基坑的開挖,施工期間排水更為(wei) 容易,基礎施工難度小,安全性更高。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