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體育

凝練中國精神 冬奧會"北京八分鍾"等待最後三天

發布時間:2018-02-22 11:32: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8分鍾的呈現,200人的團隊,近一年的籌備,距離開啟冬奧北京時間的“北京八分鍾”亮相世界僅(jin) 有3天的時間了,時隔14年,凝練的中國精神又將怎樣落墨著色?耀眼的舞台黑科技背後有著怎樣的保障力量?昨天,遠在韓國的“北京八分鍾”運營總監徐堅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

  據徐堅介紹,2017年3月,“北京八分鍾”聯合工作組成立,經過數次匯報,由張藝謀掛帥的導演團隊的創意方案得到了國際奧委會(hui) 的批準。2017年11月10日,技術團隊正式進駐位於(yu) 北京昌平的武警特警學院南口校區。在那裏,技術團隊搭建了一個(ge) 與(yu) 韓國演出現場1:1的70米直徑圓形舞台,而在此之前,80名來自北體(ti) 大的學生演員已經遴選完畢。2017年12月1日的誓師大會(hui) 宣告“北京八分鍾”進入倒計時。2018年1月18日,最後一次彩排結束後,道具設備當天便拆卸裝箱,1月21日分兩(liang) 批啟運,分別經天津港和青島港運往釜山港,其中經天津港的有5個(ge) 集裝箱,青島港的一個(ge) 集裝箱。

  由於(yu) 平昌冬奧會(hui) 的舉(ju) 辦時間恰逢中國春節,而韓國在這期間也趕上春節假期,因此徐堅在介紹道具設備的運輸裝卸時用得最多的便是“搶運”兩(liang) 個(ge) 字。據她介紹,原本2月11日道具要從(cong) 位於(yu) 韓國原州的倉(cang) 庫啟運平昌,但被告知已經連續工作了5個(ge) 月沒有休過假的原州倉(cang) 庫工作人員要放假,可如果推遲一天運輸,技術團隊11日抵達平昌後將無法按時開始工作,整個(ge) 流程就會(hui) 延誤。於(yu) 是工作組緊急決(jue) 定,提前一天將設備從(cong) 原州倉(cang) 庫搶運出來,但比原計劃提早到達平昌就意味著要重新尋找存放設備的倉(cang) 庫,然而這一難題很快就解決(jue) 了,而布線、為(wei) 設備充電等基礎性工作也按時完成。

  “北京八分鍾”團隊在韓國入住的是位於(yu) 江陵的關(guan) 東(dong) 大學,距離演出場地還有40多分鍾的車程,從(cong) 平昌冬奧會(hui) 開幕式結束設備拆卸運出,到閉幕式設備進入,技術團隊爭(zheng) 分奪秒,為(wei) 了保證先期抵達的兩(liang) 位關(guan) 鍵技術人員不會(hui) 因為(wei) 往返路程耽誤時間,需要臨(lin) 時在主會(hui) 場附近為(wei) 他們(men) 尋找房子,但冬奧會(hui) 舉(ju) 辦期間房源異常緊張,最終經多方協調,將他們(men) 安頓在了距離主會(hui) 場步行十分鍾的地方。運輸和技術團隊通力配合,提前一天完成了舞台設備道具的安裝和調試,17日演員團隊抵達,18日即開始排練。

  如果說2004年雅典奧運會(hui) 閉幕式上的“北京八分鍾”,展示給世界的還是紅綢、太極、二胡、京劇、茉莉花等傳(chuan) 統及民族元素,那麽(me) 時隔14年後的“北京八分鍾”,從(cong) 創意之初就鎖定了展示當代中國的精神風貌與(yu) 影響力,以及青春、活力與(yu) 激情,不過依然少不了鮮明的中國特色,會(hui) 讓觀眾(zhong) 有親(qin) 切感。整個(ge) 演出科技含量極高,將展示一個(ge) 跨領域的舞台,比如移動裝置等很多技術都是以往舞台上從(cong) 未使用過的。經過了去年全新觀念演出《對話˙ 寓言˙2047 》中藝術與(yu) 科技的直接對話,張藝謀導演對於(yu) 最前沿科技的掌控已近爐火純青。由於(yu) 八分鍾的時間和空間所限,現場將依舊通過多媒體(ti) 展示京城的冰雪景象以及人文情懷。

  據徐堅介紹,此次“北京八分鍾”的幕後也體(ti) 現了多家央企的通力協作,比如運營團隊來自北京保利紫禁城劇院管理有限公司,人員往返乘坐的是國航航班,承擔道具設備運輸的是中遠集團……徐堅說:“每個(ge) 環節的配合都是高效而及時的,這也體(ti) 現了央企在國家重大事件中的責任擔當。”

  眼下,團隊正密切關(guan) 注平昌的天氣情況,氣象部門每天都會(hui) 傳(chuan) 來25日閉幕式當天的天氣預報。而徐堅表示,“即便是天氣情況不好,我們(men) 也有預案”。

  文/本報記者 郭佳

(責編: 陳冰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