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團式”援藏、援疆,培養“帶不走”的醫療隊
為(wei) 破解西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醫療衛生事業(ye) 的發展難題,“十三五”期間,國家衛健委每年安排全國三級醫院900餘(yu) 名專(zhuan) 家支援西藏、新疆和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的16所醫療人才“組團式”受援醫院和106個(ge) 貧困縣的縣級醫療機構,變“單兵突擊”為(wei) “集團作戰”,變“輸血供氧”為(wei) “造血製氧”,將先進診療技術和優(you) 秀管理理念“帶著泥土”移栽到當地。援藏、援疆醫療隊在當地不僅(jin) 開展醫療服務,也幫助培養(yang) 了更多的醫療人才,讓雪域高原有了更多“好門巴”,讓新疆各族群眾(zhong) 感受到醫療惠民更加“亞(ya) 克西”。
西藏、新疆人均期望壽命提至70歲以上
在不久前舉(ju) 行的國家衛健委新聞發布會(hui) 上,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李大川介紹,經過5年多努力,西藏、新疆的嬰幼兒(er) 死亡率、孕產(chan) 婦死亡率等指標顯著改善,兩(liang) 地人均平均期望壽命分別提高到70.6歲、74.4歲,當地群眾(zhong) 就醫獲得感和滿意度不斷提高。
在醫療資源總量上,5年來,16所組團受援醫院新開設專(zhuan) 科288個(ge) ,增設床位4390張,新購置了CT、磁共振、PET-CT等大型醫療設備1168台。拉薩、日喀則和山南市人民醫院等一批新建大型、綜合性醫院拔地而起。
在醫療服務和管理能力上,截至目前,西藏有400多種較大疾病不需要離開自治區,大多數中病在地市就能得到救治。2189項縣域新技術新項目在縣級醫院逐步推廣實施。在新疆,急危重症基本不用出自治區,重病能夠得到比較好的救治。“全疆50%的縣醫院能夠開展以前不能開展的顱腦腫瘤手術、頸椎手術、內(nei) 鏡治療等複雜手術,兩(liang) 地群眾(zhong) 的常見病、慢性病得到很好的解決(jue) 。”李大川介紹,目前,16所組團受援醫院全部通過三級醫院評審,103個(ge) 貧困縣的縣級醫療機構通過二級醫院評審。
在醫務人員專(zhuan) 業(ye) 技術水平上,16所組團受援醫院中有9所醫院建成國家級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實現人才培養(yang) 本地化。5年來,援藏專(zhuan) 家幫帶847個(ge) 醫療團隊、2493名本地醫務人員,培養(yang) 地市級以上醫院醫療骨幹1927名、縣級醫院醫療骨幹2302名,1187名醫生職稱得到晉升。
醫療人才“組團式”支援,實現“六個(ge) 一”
李大川表示,與(yu) 傳(chuan) 統對口支援相比,醫療人才“組團式”支援初步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經驗和做法,概括起來是“六個(ge) 一”。
一個(ge) 基本原則。確定“合理、可實現、可持續、可評價(jia) ”作為(wei) 工作原則。
一個(ge) 明確目標。即“兩(liang) 降一升三不出”:降低孕產(chan) 婦死亡率、降低嬰幼兒(er) 死亡率、提升人均預期壽命,到2020年基本實現“大病不出自治區、中病不出地市、小病不出縣”。
一支過硬隊伍。從(cong) 支援地區選派黨(dang) 性作風過硬、醫療技術精湛、管理素質出色的專(zhuan) 家,同時也優(you) 化配置專(zhuan) 業(ye) 、職稱、年齡等,形成開放性醫療技術和管理團隊。
一個(ge) 良好機製。國家層麵負責指導協調和考核評價(jia) ,省級層麵負責組織落實和推動改革,地市級層麵與(yu) 受援單位具體(ti) 實施的工作機製。
一個(ge) 重點突破。接受雙方精準發力,實施“以院包科”“師帶徒”,打造符合醫院發展和當地實際醫療需求的重點科室和重點專(zhuan) 業(ye) ,通過科室和專(zhuan) 業(ye) 的突破,解決(jue) 當地醫療資源總量擴容問題,實現“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有到優(you) ”的發展轉變。
一份責任擔當。組團支援專(zhuan) 家講政治、顧大局,帶著感情、帶著責任,以精湛的醫療技術、優(you) 質貼心的服務和當地醫務人員一起,為(wei) 實現西藏、新疆的醫療衛生事業(ye) 良性、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西藏的醫療衛生事業(ye) 通過‘組團式’援藏,得到了全方位的進步和質的飛躍。”西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黨(dang) 組副書(shu) 記、主任格桑玉珍表示,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啟動以來,內(nei) 地7個(ge) 省市65家支援醫院共選派了5批共1004名醫療專(zhuan) 家進藏。在援藏醫生和本地醫務人員的共同努力下,西藏“1+7”醫院(西藏自治區和7個(ge) 地市人民醫院)在等級創建、人才培養(yang) 、科室建設、醫院管理、遠程診療等各個(ge) 方麵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顧瑩蘇介紹,“十三五”期間,支援新疆的各省市累計選派了高水平的醫療人才4批777人,2020年達到147人。得益於(yu) 此,新疆8所受援醫院的醫療服務能力大幅提升,2019年的門診量、住院量、手術量分別較2016年增長22.6%、26.1%、53.4%,急危重症搶救成功率由85.92%上升至95.68%,轉診率由2016年34.82%下降至11.21%,死亡率由0.73%下降至0.51%。
精準施策,健康扶貧“一個(ge) 都沒落下”
“十三五”以來,西藏全力解決(jue)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據格桑玉珍介紹,當地通過精準識別,對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進行全員篩查,精準施策,對大病患者進行專(zhuan) 項救治;對得了慢病、需要長期進行健康管理的病人,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對重病患者進行兜底保障。
2019年底,西藏6萬(wan) 多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全國率先實現了清零工作。
“針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三個(ge) 一批’來進行精準施策,一個(ge) 都沒落下。”格桑玉珍說,當地通過加大醫務人員招收力度、開展萬(wan) 名醫師下基層活動等,促進了優(you) 質資源下沉到基層。目前,西藏全區執業(ye) 助理醫師達到了9000餘(yu) 名,比2016年增長了34%,有3000多名醫務人員下沉到基層。
同時,結合地廣人稀、服務半徑大的特點,西藏采取巡回診療的方式,組建了635個(ge) “縣+鄉(xiang) 村”的模式,每個(ge) 鄉(xiang) 鎮都配備了巡回診療車。
顧瑩蘇介紹,2016年以來,新疆凝聚國家醫療隊、軍(jun) 隊衛生援疆和自治區三級醫院各方幫扶力量,全麵實行托管式和組團式幫扶。
國家、軍(jun) 隊和自治區等各方幫扶隊伍采取每年為(wei) 受援醫院“解決(jue) 一項醫療急需、突破一個(ge) 薄弱環節、帶出一支技術團隊、新增一個(ge) 服務項目”的形式,累計派駐醫務人員2400餘(yu) 人次,幫助受援醫院完善相關(guan) 製度1246項,建立規範診療服務流程1116條,幫助受援縣醫院開展新技術、新項目341項,組織培訓1124場次,幫助受援縣醫院診療患者99.73萬(wan) 餘(yu) 人次,區域內(nei) 重點疾病患者外轉率較幫扶前降低10.12%。縣域醫療服務能力明顯提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廣東第九批援藏隊開展“結對結親 交流交融”及義診活動
廣東第九批援藏隊開展“結對結親 交流交融”及義診活動。[詳細] -
重慶市第九批援藏專技人才返渝
2019年7月16日,重慶援藏專技幹部奔赴西藏昌都,開展為期一年半的援藏工作。[詳細] -
智力援藏:“和美教育”伴“雪域雛鷹”成長
2020年12月26日,江蘇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學舉行建校35周年發展大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