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學扶智,校企共築篤學興藏夢
暮春時節,位於(yu) 陝西鹹陽的西藏民族大學內(nei) ,萬(wan) 木蔥蘢,繁花似錦。學術報告廳裏,一場特別而又溫暖的頒獎儀(yi) 式正有序進行。
西藏民族大學2020年度國家獎學金、勵誌獎學金及寶翔勵誌獎學金表彰大會(hui)
“今天,有幸領到西藏民族大學寶翔勵誌獎學金,我感到無比幸運和感動。感恩寶翔公司的雪中送炭和慷慨相助,這個(ge) 獎學金不僅(jin) 僅(jin) 是在物質上給予了我很大的幫助,更是在精神上給予了我極大的鼓舞,它是對我一直以來學習(xi) 刻苦努力,生活自立自強的認可和肯定。今天,我再次感受到了民族團結一家親(qin) 的情誼,增添了不斷前行的動力……”
台上,榮獲首屆西藏民族大學寶翔勵誌獎學金的學生代表貢吉旺姆動情地分享著獲獎感言,說出了本年度40位寶翔勵誌獎學金、100位寶翔助學金獲得者的心聲,感人心扉。
2020年度寶翔勵誌獎學金獲得者貢吉旺姆在表彰大會(hui) 上發言
台下,西藏民族大學寶翔助學基金設立者——西藏寶翔礦業(ye) 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亞(ya) 江內(nei) 心感慨萬(wan) 千,他用自己赤誠愛心助學扶智的夢想已照進現實,這份公益力量,潤物無聲地影響著民大學子傳(chuan) 遞愛、傳(chuan) 遞溫暖、傳(chuan) 遞希望。
王亞(ya) 江捐資助學的初衷,來自他作為(wei) 企業(ye) 家一心想回饋社會(hui) 、支持西藏教育發展的追求,更源自內(nei) 心深處對民大堅守立德樹人初心的欽佩。
20多年前,帶著浙商敢闖敢拚的基因,王亞(ya) 江隻身從(cong) 煙雨江南來到青藏高原打拚。20多年來,受惠於(yu) 黨(dang) 和國家對西藏的親(qin) 切關(guan) 懷和大力支持,西藏發展日新月異,王亞(ya) 江白手起家成立的寶翔礦業(ye) 也一步步發展壯大,形成了集探礦、采礦、選礦、銷售於(yu) 一體(ti) 的礦山企業(ye) ,他也發自內(nei) 心地愛上了西藏這片高天厚土,主動扛起企業(ye) 對社會(hui) 的責任,積極參與(yu) 各項惠民工作和資助活動。
“這些年,創辦企業(ye) 的過程中,我與(yu) 許許多多的‘民院人’或‘民大人’結緣,他們(men) 遍布西藏各地,撲下身子能夠腳踏實地服務於(yu) 基層,揮灑汗水於(yu) 邊緣農(nong) 牧區,站起身子能夠頂天立地,鋼筋鐵骨成為(wei) 中流砥柱,被稱為(wei) 是一支‘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生力軍(jun) 。”王亞(ya) 江說,從(cong) 民大學子身上,他感受到了一股向上向善的力量,看到了他們(men) 為(wei) 維護民族團結、建設西藏、服務人民而永久奮鬥、赤誠奉獻的堅定理想和實際行動。
王亞(ya) 江董事長與(yu) 首屆寶翔基金部分受助學生座談
許是冥冥之中會(hui) 與(yu) 西藏民族大學結下不解之緣,一次機緣巧合,王亞(ya) 江與(yu) 第九批援藏幹部人才、西藏民族大學黨(dang) 委常委、副校長張樹庭一見如故,兩(liang) 顆同樣秉持“舍小家顧大家”家國情懷、思考如何用實際行動回答“來藏為(wei) 什麽(me) 、在藏幹什麽(me) 、離藏留什麽(me) ”的拳拳之心,促成了寶翔礦業(ye) 在西藏民族大學設立助學基金的善舉(ju) 。這份275萬(wan) 元的助學基金,將分五年用於(yu) 對藏族學生的獎助學和社會(hui) 實踐活動的支持,凝聚著一位愛心企業(ye) 家和一位援藏幹部用心澆灌民族團結之花的深情。王亞(ya) 江坦言,設立寶翔獎助學金的初衷,是想在國家資助育人體(ti) 係不斷完善的基礎上,再為(wei) 來自雪域高原的藏族孩子成長成才增添一份力量。
“在與(yu) 西藏民族大學近距離的接觸中,我一次次地深入感受到了這所學校的光榮曆史和強烈的使命擔當。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先後在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西藏民族大學、哈爾濱工業(ye) 大學和廈門大學等五所高校校慶時致信祝賀,西藏民族大學能獲此殊榮,我想發展建設好西藏民族大學就是在為(wei)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作貢獻,就是‘國之大者’,我很榮幸能貢獻綿薄之力。”王亞(ya) 江說道。
王亞(ya) 江董事長與(yu) 首屆寶翔基金部分受助學生合影
寶翔公司的義(yi) 舉(ju) ,潛移默化地讓得到獎助的民大學子獲得成長的力量。貢吉旺姆表示,將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努力提升綜合能力,回饋社會(hui) ,報效祖國。財經學院會(hui) 計專(zhuan) 業(ye) 學生益西卓嘎說,作為(wei) 寒門學子,從(cong) 寶翔收獲的不隻是物質上的援助,更重要的是麵對困境不屈服、不放棄的精神,以及要飲水思源、回報社會(hui) 的激勵和鞭策。
“如果把一個(ge) 個(ge) 學生比作種子,讓這些種子長成大樹,能為(wei) 服務國家富強、民族複興(xing) 、人民幸福貢獻力量,正是教育這片沃土。”王亞(ya) 江深情地說,當接受資助的孩子發憤圖強,通過自身努力改變了命運,進而源源不斷地反哺社會(hui) ,用感恩之心和大愛之心傳(chuan) 遞希望之光,無疑是一幅令人倍感溫暖的時代畫卷。
首屆寶翔基金受助學生益西卓嘎在座談會(hui) 上發言
“小時候,我常常坐在家鄉(xiang) 的山頭望著遠方,想著哪一天能走出去。三年前的夏天,一直盼著走出大山的我,坐了兩(liang) 天一夜的火車來到民大求學,在民大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後,我又想回去了。”益西卓嘎說,她希望畢業(ye) 後回到西藏工作,用自己所學建設美麗(li) 家鄉(xiang)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藏北故事】留在心中的歌:援藏使牧民生活越來越幸福
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其發展繁榮與中央的特殊關懷和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援密不可分。[詳細] -
產業振興背後的援藏力量
西藏農牧業現代化發展相對滯後,草莓和鮮花產業在當地都屬於新興產業,而這兩個產業的興起均離不開煙草係統對口援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