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灑遍雪域高原
清晨,布達拉宮廣場,西藏和平解放紀念碑的金色大字閃閃放光。
豐(feng) 碑為(wei) 證,70年前西藏和平解放,不僅(jin) 粉碎了外部勢力妄想把西藏從(cong) 中國分裂出去的圖謀,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了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而且開辟了百萬(wan) 農(nong) 奴翻身解放的道路,開啟了西藏走向繁榮進步的光明前程。
這是新的一天,陽光灑遍雪域高原。
在拉薩市南林禦景小區,81歲的次旺久米坐在家裏看電視,客廳寬敞明亮,老人愜意悠閑。3年前,次旺久米一家還住在昌都市貢覺縣的貧瘠山村,易地扶貧搬遷讓老人過上了幸福生活。
在那曲市申紮縣牧區,38歲的歐珠開著裝載機在工地幹活。5年前,他還是一個(ge) 隻會(hui) 放牧的傳(chuan) 統牧民,也是村裏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在當地政府扶持下,歐珠買(mai) 了裝載機外出務工,如今家庭人均收入提高到1.5萬(wan) 元以上。
70年來,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堅強領導下,西藏實現了由貧窮落後走向文明進步的偉(wei) 大跨越,各項事業(ye) 取得全方位進步、曆史性成就。
深切關(guan) 懷——
中央支持西藏 全國支援西藏
一條鋼鐵巨龍,出昆侖(lun) 、翻唐古拉、穿過茫茫無人區,在平均海拔近4000米的青藏高原上穿行。2006年7月,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建成通車,結束了西藏不通鐵路的曆史。
15年來,青藏鐵路拉薩西站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張衛東(dong) ,見證著這條鐵路帶來的變化:2006年拉薩西站貨物發送2萬(wan) 噸、到達29.1萬(wan) 噸,2020年發送49.1萬(wan) 噸、到達614.7萬(wan) 噸。
色瑪村,是拉薩市郊一個(ge) 曾經的貧困村。青藏鐵路全麵通車後,這裏的村民集資成立物流公司,人均收入從(cong) 10多年前的2000多元提高到近2萬(wan) 元。
15年來,青藏鐵路累計運送進出藏貨物6466萬(wan) 噸,進藏旅遊收入由2005年的不足20億(yi) 元增加到2019年的559億(yi) 元。
西藏交通運輸實現曆史性跨越,是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西藏發展穩定、高度關(guan) 心西藏各族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的縮影。
舊西藏沒有一條正規的公路。西藏和平解放後,以人民解放軍(jun) 為(wei) 主的築路大軍(jun) 克服艱苦的自然環境和施工條件,修通川藏、青藏兩(liang) 條公路。如今,西藏公路通車裏程達11.88萬(wan) 公裏,鄉(xiang) 鎮、建製村通達率分別達100%、99.96%。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西藏鐵路發展進入快車道:2014年,拉薩至日喀則鐵路通車;川藏鐵路拉薩至林芝段今年4月1日進入靜態試驗,即將通車運營……中鐵建工拉林站房項目部負責人張亞(ya) 軍(jun) ,2005年曾參與(yu) 青藏鐵路拉薩站房建設,望著即將竣工的林芝站,他說:“當年我們(men) 怎麽(me) 也想不到,在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的高原上,鐵路建設的速度會(hui) 這麽(me) 快!”
黨(dang) 中央曆來高度重視西藏工作、深切關(guan) 懷西藏各族人民。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深化對西藏工作的規律性認識,總結黨(dang) 領導人民治藏穩藏興(xing) 藏的成功經驗,形成了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不斷推進西藏長足發展和長治久安,使西藏發展呈現蓬勃生機和強大活力,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十三五”時期,國家規劃安排西藏197個(ge) 項目,規劃期投資3807億(yi) 元,其中中央政府投資2674億(yi) 元;截至2020年10月底,中央政府累計向西藏投資3136億(yi) 元,高出規劃投資額17.3%。
據統計,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國家累計投入1萬(wan) 多億(yi) 元,實施了800多個(ge) 重點建設項目,西藏交通、能源、水利等各領域變化翻天覆地。
2019年3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偉(wei) 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白皮書(shu) 顯示,1980年至2018年,中央向西藏的財政補助累計12377.3億(yi) 元,占西藏地方財政總支出的91%。“也就是說,西藏每用出100元,有91元來自中央財政支持。”西藏自治區政府有關(guan) 負責同誌說。
中央支持西藏、全國支援西藏,是黨(dang) 中央的一貫政策。日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西藏和平解放與(yu) 繁榮發展》白皮書(shu) 顯示,1994年至2020年,對口援藏省市、中央國家機關(guan) 及中央企業(ye) 分9批共支援西藏經濟社會(hui) 建設項目6330個(ge) ,總投資527億(yi) 元,並選派9682名優(you) 秀幹部援藏。
生活巨變——
擺脫絕對貧困 邁向全麵小康
曾是農(nong) 奴的次旺久米,做夢也沒想到能過上現在這樣的好日子。“小時候給官家種地放牧,自家連飯都吃不飽……”當年的悲慘生活讓次旺久米刻骨銘心。
曆史上,西藏長期實行政教合一的封建農(nong) 奴製。這一製度一直延續到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前,上百萬(wan) 農(nong) 奴處於(yu) 被剝削被壓迫的境地。
“實行民主改革是西藏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重大抉擇,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解決(jue) 西藏問題的偉(wei) 大創舉(ju) ,為(wei) 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進步注入巨大動力。”西藏自治區政府主席齊紮拉說,百萬(wan) 農(nong) 奴翻身解放,第一次擁有自己的土地和生產(chan) 資料,成為(wei) 國家和社會(hui) 的主人。
“我們(men) 家分到13頭牛和20餘(yu) 畝(mu) 土地,有了屬於(yu) 自己的財產(chan) 。”次旺久米回憶。但當地自然環境惡劣、資源條件匱乏,仍阻礙著次旺久米和鄉(xiang) 親(qin) 們(men) 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次旺久米的老家,在昌都市貢覺縣木協鄉(xiang) 康布村,所處的三岩片區位於(yu) 橫斷山脈深處,是西藏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祖祖輩輩生活在高山峽穀之中,次旺久米和鄉(xiang) 親(qin) 守著薄地掙錢不易,日子過得緊巴巴。
新時代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把西藏全區作為(wei) 深度貧困地區納入“三區三州”範圍重點支持。深入貫徹黨(dang) 中央的決(jue) 策部署,西藏堅持以脫貧攻堅統領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局,堅持精準扶貧方略,用心用情用力推進脫貧攻堅。
2016年以來,西藏對“一方水土養(yang) 不活一方人”的貧困區域的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搬遷,向城鎮和生產(chan) 資料富裕、基礎設施相對完善地區聚集。次旺久米一家於(yu) 2018年6月搬遷到拉薩安家,如今兩(liang) 個(ge) 女兒(er) ,一個(ge) 在拉薩成了家,一個(ge) 在新家附近幼兒(er) 園上班。次旺久米每月領取養(yang) 老金和社區產(chan) 業(ye) 分紅,“日子越來越好!”老人笑得開心。
奮戰4年多,西藏建成965個(ge) 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讓26.6萬(wan) 農(nong) 牧民從(cong) 山高溝深的苦寒之地搬遷到河穀城鎮,實現安居樂(le) 業(ye) 。
歐珠的家,在那曲市申紮縣買(mai) 巴鄉(xiang) 紮瓊村。過去,歐珠家養(yang) 著30多隻羊,人均收入最多時不過6000元。依靠精準扶貧的好政策,歐珠以無息貸款購買(mai) 了裝載機,並到市裏免費參加駕駛培訓。他帶領村民成立施工隊,幹起了新營生,收入大幅增長,實現脫貧致富。
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攻堅克難,到2019年底,西藏62.8萬(wan)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74個(ge) 貧困縣(區)全部摘帽,決(jue) 戰脫貧攻堅取得全麵勝利。
雪域高原徹底擺脫絕對貧困,是我國乃至世界減貧史上的奇跡,也是西藏各項事業(ye) 取得全方位進步、曆史性成就的生動寫(xie) 照。
義(yi) 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基本養(yang) 老保險參保覆蓋麵達到95%以上,人均預期壽命提高至71.1歲,城鄉(xiang)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1156元、14598元……西藏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取得決(jue) 定性成就,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接續奮鬥——
致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譜寫(xie) 高原新篇
金沙江畔,川藏交界的昌都市江達縣崗托村,是當年西藏解放升起第一麵五星紅旗的地方。如今,全村藏式民居上處處國旗飄揚。
79歲的普巴老人回憶,崗托解放後,公路隨後修到這裏,自古視金沙江為(wei) 天塹的崗托村人有了通途,日子從(cong) 此有了新模樣。
穿村而過的317國道,公路越修越好,貨運越來越忙。改革開放後,崗托村人依托國道跑起了運輸。100餘(yu) 戶的村子,如今有16戶從(cong) 事運輸業(ye) 。以運輸業(ye) 為(wei) 基礎,村民還積極參與(yu) 工程建設等,2020年人均純收入超過1.2萬(wan) 元。
崗托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永紅介紹,隨著近年來西藏旅遊業(ye) 的快速發展,這個(ge) “西藏解放第一村”正著力向“進藏第一站”轉型,以縣裏打造當年解放軍(jun) 第十八軍(jun) 金沙江渡口等景點為(wei) 契機,發展旅遊民宿等,促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
告別千年貧困,西藏正奮力譜寫(xie)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新篇章。
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並流”的昌都,高山峽穀多,左貢縣東(dong) 壩鄉(xiang) 就地處怒江峽穀。
東(dong) 壩鄉(xiang) 軍(jun) 擁村如今地處偏僻卻不閉塞,公路一直修到村口。阿珍家的特色民居裏,今年4月已接待好幾撥遊客。“這些年來自其他省份的遊客越來越多,村裏已經有人在開辦民宿了。”阿珍熱情地端上酥油茶招待客人。
“十三五”時期,西藏鄉(xiang) 村旅遊發展迅速,家庭旅館達到2377家,2020年全區鄉(xiang) 村旅遊接待遊客1061萬(wan) 人次,實現收入超過12億(yi) 元。
在日喀則、山南等廣大農(nong) 牧區,農(nong) 牧民正通過積極參加轉移就業(ye) 培訓,掌握新技能、奔向新生活。
日喀則市江孜縣年堆鄉(xiang) 曲乃村,米瓊和妻子前些年主要種青稞,人均年收入不足1500元。2017年5月,米瓊報名參加縣人社局組織的農(nong) 牧民技能培訓班,學習(xi) 電焊技術。2018年底,他在縣城開了一家電焊家裝店,經營門窗安裝、圍欄焊接等業(ye) 務,預計今年收入能達到6萬(wan) 元以上。
2020年,西藏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61萬(wan) 人,勞務收入達47.1億(yi) 元。“十三五”時期,西藏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累計達283.9萬(wan) 人。
拉薩八廓街,遊客熙攘,市場繁榮。在這裏開了20多年藏裝服飾店的俄呷感慨,這些年拉薩旅遊業(ye) 發展向好,不僅(jin) 讓藏裝服飾生意紅火,還帶火了藏裝攝影店等商戶,“正是因為(wei) 有安定祥和的社會(hui) 環境,市場才能越來越繁榮,大家的日子才會(hui) 越過越好!”
近年來,西藏麵向廣大幹部群眾(zhong) 持續開展以“講黨(dang) 恩愛核心、講團結愛祖國、講貢獻愛家園、講文明愛生活”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四講四愛”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以群眾(zhong) 身邊的新發展、新變化,教育引導各族幹部群眾(zhong) 深刻認識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西藏取得的曆史性成就、發生的曆史性變革,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堅決(jue) 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
“我們(men) 一定認真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西藏工作重要論述和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切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大力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讓全區各族群眾(zhong) 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努力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西藏。”西藏自治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吳英傑說。
(記者瓊達卓嘎、鮮敢參與(yu) 采寫(xie)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民航——拓展航線 再度起航
1965年3月1日,一架伊爾-18型客機平穩降落在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當雄機場,北京-成都-拉薩航線正式通航。[詳細] -
智力援藏,為西藏墨竹工卡鄉村振興注入“智動力”
5月27日,第二期“寧墨情·共發展”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墨竹工卡縣黨政幹部鄉村振興專題培訓班正式啟動。[詳細] -
產業脫貧背後的援藏力量
走進西藏自治區山南市紮囊縣藏草萬畝植物種苗繁育基地,基地裏道路寬闊整潔、各類花卉綻放芬芳、甜美的鮮桃結滿枝頭,綠意盎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