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朗縣工作組工作紀實:百姓需要什麽 我們就做什麽
驅車前往朗縣,一路沿著雅魯藏布江畔公路蜿蜒前行,山高穀深,青山綠水,夏滿蒼翠,一派美麗(li) 動人的田園風光猶如童話世界般夢幻。
這一切,都深深地印在了廣東(dong) 省惠州市援藏幹部們(men) 的心裏。從(cong) 踏上這塊土地開始,他們(men) 就深深地愛上了這裏。
2021年,是他們(men) 援藏第二年,惠州市7名援藏幹部繼續在朗縣這片熱土上揮灑汗水、傾(qing) 注深情。
持續加力——
不斷開創援藏工作新局麵
惠州和朗縣雖然相隔千山萬(wan) 水,但是兩(liang) 地人民始終心心相連。
工作組進入朗縣以來,按照“161”工作思路,更加注重援藏工作“管腦子”的作用、注重精準補短板、注重交往交流交融,始終堅持思想援藏為(wei) 主線,即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融合惠朗兩(liang) 地思想觀念貫穿各項工作始終。他們(men) 積極帶動當地幹部群眾(zhong) 轉變“等靠要”的思想觀念,持續增強當地群眾(zhong) 的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市場經濟意識、主動進取意識和過好今生幸福生活意識。
“群眾(zhong) 需要支持什麽(me) 就全力支持什麽(me) ,需要配合什麽(me) 就全力配合什麽(me) ,需要服務什麽(me) 就全力服務什麽(me) 。”朗縣縣委常務副書(shu) 記、廣東(dong) 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朗縣工作組組長鄭陸濱在不同場合反複強調。
這種理念,體(ti) 現在鄉(xiang) 親(qin) 們(men) 幸福美滿的生活中。
在達貴村,一棟棟藏式民居,房屋錯落有致、牆麵素淨平整,屋外花映階前、院落綠植爬牆。“沒有惠州援藏的幫助,我住不上這麽(me) 寬敞舒適、幹淨整潔的房子。”村民洛桑群培笑著說,他們(men) 過去住的院子由於(yu) 有牛棚,又髒又亂(luan) 。村裏獲得了小康示範村項目援建資金,院落麵貌得到很大改善。
2019年7月,廣東(dong) 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朗縣工作組進駐後,馬不停蹄地開始調研工作。工作組認為(wei) ,改善人居環境是百姓最盼望、最迫切的需求,提出“小康示範村建設項目”。工作組引進惠州的競爭(zheng) 方式,以“安全飲水、雨汙分流、人畜分離、急難愁盼、產(chan) 業(ye) 造血”五優(you) 先覆蓋原則,通過村居主動報名、鄉(xiang) 鎮推薦的方式,在2020年12月和2021年4月分別召開了兩(liang) 次競選會(hui) 議,第一次6個(ge) 村莊報名,有4個(ge) 村取得建設資格,第二次8個(ge) 村莊報名,有5個(ge) 村取得建設資格。在今明兩(liang) 年中,工作組將按照五優(you) 先覆蓋原則著力改善農(nong) 牧民生產(chan) 生活條件,做到鄉(xiang) 村振興(xing) 。
產(chan) 業(ye) 援藏——
打造高質量發展強勁引擎
朗縣位於(yu) 林芝市西南部,年日照時數2512小時,是林芝市日照時數最長的縣,這不僅(jin) 使得朗縣成為(wei) 林芝桃花最早盛開的地區,核桃、辣椒、蘋果等水果更是朗縣的主要特產(chan) 。
朗縣自然資源豐(feng) 富,並有著底蘊深厚的南派藏醫文化和豐(feng) 富的藏藥材資源,而一個(ge) 地區要發展騰飛,僅(jin) 有資源還遠遠不夠。
“希望惠州先進的管理經驗、技術和資金、人才等優(you) 勢能與(yu) 朗縣豐(feng) 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實現優(you) 勢互補,深化合作、攜手並進。”近年來,朗縣代表團多次到惠州參觀考察,代表團成員提出這樣的希望。
因此,朗縣工作組多想實招,多幹實事,積極搭建產(chan) 業(ye) 援藏“主平台”。朗縣藏醫藥與(yu) 惠州中醫藥在文化傳(chuan) 承、產(chan) 業(ye) 發展上可謂“緣分深厚”,藏醫藥種植、製藥、治療與(yu) 研究形成產(chan) 業(ye) 鏈,成為(wei) 推動朗縣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工作組以藏醫藥規模化種植加工作為(wei) 產(chan) 業(ye) 援藏的突破口,這個(ge) 建議得到各方支持。
投入800萬(wan) 元,在拉多鄉(xiang) 紮村荒山打造朗縣藏藥材種植基地,並配套兩(liang) 座400立方米的蓄水池,總長6994米灌溉覆蓋1000畝(mu) 的管道以及多功能晾曬房等基礎設施。目前種植桃兒(er) 七、藏木香等6種藏藥材共300畝(mu) 。
同時,朗縣工作組積極轉變農(nong) 牧民惜殺惜售的傳(chuan) 統生產(chan) 經營理念,動員村集體(ti) 依托犛牛資源優(you) 勢開展短期育肥,進一步壯大村集體(ti) 經濟。引導紮村建成存欄規模1000頭的育肥場,目前犛牛、犏牛和黃牛存欄120餘(yu) 頭。在堆村,動員全體(ti) 村民以100頭犛牛入股形式集資開展養(yang) 殖育肥。
行走在朗縣大地上,農(nong) 業(ye) 資源與(yu) 高效管理“融”到一起,一個(ge) 個(ge) 烙著惠州印記的“綠色產(chan) 業(ye) ”引人矚目。
實際行動——
樹立援藏好形象
為(wei) 家鄉(xiang) 人民增光,是每個(ge) 惠州援藏人心裏的執念。
工作組旗幟鮮明講政治、抓政治,堅持以政治建設為(wei) 統領,堅持用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指導工作,持續加深對援藏工作的理解,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結合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及西藏“三更”專(zhuan) 題教育,以廣東(dong) 省援藏工作隊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ti) ”稱號為(wei) 激勵,大力弘揚“老西藏精神”“東(dong) 江縱隊精神”,傳(chuan) 承紅色基因、牢記初心使命,不斷增強工作組執行力、戰鬥力、向心力;持續加強工作組黨(dang) 支部建設,進一步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團結凝聚所有在朗援藏工作人員,建設一支忠誠執著樸實、安全有序向上的惠州援藏隊伍,在推進朗縣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實踐中,展現新時代惠州援藏幹部人才的良好風采。
廣東(dong) 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朗縣工作組一步一個(ge) 腳印走,一年接著一年幹。一筆筆真金白銀、一項項惠民之舉(ju) 、一樁樁利民實事,讓援藏工作看得見、摸得著、可持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北京市海澱區教育專家團開展“進藏送教”活動
近日,2021年北京市教育專家團“進藏送教”活動在拉薩舉辦。[詳細] -
福建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組織昌都電商人員赴閩學習交流
為進一步提高電商助推鄉村振興工作的能力和水平,5月5日至15日,福建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昌都新區管委會組織電商從業人員一行15人,到福建省泉州市開展學習交流活動。[詳細] -
上海助西藏日喀則打造互聯網+智慧健康管理網絡
日喀則是西藏第二大城市,平均海拔3850米以上,上海市對口支援單位——日喀則市人民醫院擔負西藏18個縣(區)、80萬人口的防病治病任務。[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