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援藏 > 資訊

青島援藏助力桑珠孜區實現學前教育“三個100%”:為幸福人生路“奠基”

發布時間:2021-06-02 10:58:00來源: 西藏日報

  5月30日,在“六一”兒(er) 童節到來之際、第十個(ge) 全國學前教育宣傳(chuan) 月各項活動進行之時,青島援建日喀則市桑珠孜區28所標準化鄉(xiang) 村幼兒(er) 園正式交付。這標誌著青島援藏組在桑珠孜區提出的實施學前教育“三個(ge) 100%”的工作目標基本完成,即3-6歲兒(er) 童入園率100%,鄉(xiang) 村幼兒(er) 園大學生教師配備率100%,鄉(xiang) 村幼兒(er) 園標準化建設100%。

  青島市第九批援藏組進藏開展工作以來,始終牢記使命、主動擔當作為(wei) ,緊扣國家教育大政方針,聚焦日喀則學前教育短板弱項,結合實際、深入調研,敢闖敢試、大膽創新,提出並落實學前教育“三個(ge) 100%”發展目標,爭(zheng) 取中鐵十四局等愛心企業(ye) 為(wei) 桑珠孜區捐建的這28所鄉(xiang) 村標準化幼兒(er) 園這一民生工程順利落地建成,譜寫(xie) 了教育援藏的曆史新篇章,使桑珠孜區的幼兒(er) 教育事業(ye) 駛入了發展“快車道”,也給桑珠孜區的學前兒(er) 童們(men) 送上了一份節日大禮。

  深入調研並提出“三個(ge) 100%”工作目標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指出,要聚焦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實現脫貧攻堅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有效銜接,在就學方麵實現全覆蓋。

  青島市第九批援藏組自來到日喀則市桑珠孜區開展工作以來,深入轄區12個(ge) 鄉(xiang) (街道)176個(ge) 村(居)100多所中小學和幼兒(er) 園調研,聚焦短板弱項,直麵突出問題,研究對策措施。“教育質量的提升是個(ge) 係統工程,孩子的教育一定要從(cong) 學前抓起,從(cong) 娃娃抓起,才能補齊我們(men) 在教學質量上的短板。”桑珠孜區一中負責人邊巴旺堆在調研中表示。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幼兒(er) 教育是啟蒙教育、奠基教育,對構築終身教育體(ti) 係起著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由此,青島援藏組提出了實施學前教育“三個(ge) 100%”的工作目標。

  3-6歲兒(er) 童入園率100%

  為(wei) 了實現3-6歲兒(er) 童入園率100%,青島援藏組和桑珠孜區教育局的幹部到各鄉(xiang) 協調,將各村(居)閑置的老房子協調給幼兒(er) 園使用。青島援藏組還拿出專(zhuan) 項資金為(wei) 所有鄉(xiang) 村幼兒(er) 園更新了設施設備。同時,工作人員對轄區適齡兒(er) 童進行摸底排查,並挨村挨戶做工作,幫助農(nong) 牧民解決(jue) 實際困難。

  桑珠孜區江當鄉(xiang) 雷貴村村民德吉白瑪說,今年她家最小的孩子正好是上幼兒(er) 園的年紀,直接就可以在新幼兒(er) 園上學了。“幼兒(er) 園還經常組織家長開放日,我們(men) 看到孩子在幼兒(er) 園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都非常樂(le) 意送孩子去上幼兒(er) 園,我們(men) 還經常到幼兒(er) 園義(yi) 務幫忙。”德吉白瑪說。

  每周六,桑珠孜區江當鄉(xiang) 加瑪卡村幼兒(er) 園的次仁卓拉老師都會(hui) 到村裏的格桑羅布家中單獨給她上課。5歲的格桑羅布今年上幼兒(er) 園中班,出生後不久發現脊椎殘疾,不能像普通孩子一樣每天去幼兒(er) 園,加瑪卡村幼兒(er) 園就采取了送教上門的辦法,讓格桑羅布能夠受到學前教育。桑珠孜區像格桑羅布這樣因身體(ti) 原因不能入園的孩子有19名,青島援藏組會(hui) 同桑珠孜區教育部門采取了一園包一人,責任到園、送教上門的辦法,保證每位孩子都能享受到相應的學前教育。

  2019年底,桑珠孜區實現3-6歲適齡兒(er) 童入園率100%,鄉(xiang) 村兒(er) 童入園人數由2131人增加到3558人。

  鄉(xiang) 村幼兒(er) 園大學生教師配備率100%

  推進學前教育發展,硬件設施是保障,人才隊伍是關(guan) 鍵。針對鄉(xiang) 村幼兒(er) 師資匱乏的問題,青島援藏組建議參照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專(zhuan) 幹標準,招聘大學生到鄉(xiang) 村幼兒(er) 園任教。桑珠孜區委、區政府給予了鼎力支持,拿出財政資金,招聘了125名大學生,保證每所鄉(xiang) 村幼兒(er) 園都有1名大學生老師任教,實現了師資配備和大學生就業(ye) 的雙向突破。

  畢業(ye) 於(yu) 北京師範大學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的邊珍,滿懷深情地來到桑珠孜區東(dong) 嘎鄉(xiang) 嘎吾蘭(lan) 木尺幼兒(er) 園任教。“我想把自己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帶給小朋友,讓他們(men) 有更好的成長空間,成為(wei) 更好的小朋友。”邊珍告訴記者。

  在調研中,青島援藏組了解到桑珠孜區招聘的125名大學生幼兒(er) 園教師很多不是幼師專(zhuan) 業(ye) 後,為(wei) 了提升他們(men) 的專(zhuan) 業(ye) 水平,專(zhuan) 門聯係青島幼兒(er) 師範學校,簽訂合作協議,分批分期對這些老師進行專(zhuan) 業(ye) 培訓。“我是青島市第七批援藏幹部,聽說第九批援藏幹部開展了鄉(xiang) 村學前教育‘三個(ge) 100%’工作,我們(men) 下一步一定對這項工作全力支持,持續發力,助力桑珠孜區的教育振興(xing) 。”青島幼兒(er) 師範學校校長王治玉說。

  鄉(xiang) 村幼兒(er) 園標準化建設100%

  為(wei) 了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幼兒(er) 園,青島援藏組會(hui) 同桑珠孜區教育局立足該區農(nong) 牧區實際,編寫(xie) 了《小規模村級幼兒(er) 園建設標準》,既保證了功能完備,又大大提升了鄉(xiang) 村幼兒(er) 園建設和運營實際成效。

  《小規模村級幼兒(er) 園建設標準》的製定,使幼兒(er) 園建設成為(wei) 可推介的公益性項目,吸引了愛心企業(ye) 積極參與(yu) 。在青島援藏組爭(zheng) 取下,中鐵十四局等捐建的28所幼兒(er) 園已完工。另外,2所前幾年捐建的幼兒(er) 園已完成改造,3所財政投資的幼兒(er) 園預計今年10月完工。屆時,桑珠孜區鄉(xiang) 村幼兒(er) 園標準化建設100%的目標將全麵完成。

  鄉(xiang) 村幼兒(er) 園標準化建設受到了當地村民的熱烈歡迎和支持。在建設過程中,當地村民經常給施工人員獻哈達、送酥油茶和甜茶。桑珠孜區曲美鄉(xiang) 仁青林村村民旺久甚至把自己家的打場地貢獻出來建設幼兒(er) 園。他說:“我們(men) 村一直沒有幼兒(er) 園,聽說要給村裏建幼兒(er) 園,但一直沒有合適的建設用地。作為(wei) 一名老黨(dang) 員、退伍軍(jun) 人,我樂(le) 意把自家的打場地拿出來建設幼兒(er) 園。現在幼兒(er) 園已經完工,修得非常漂亮,我打內(nei) 心感到自豪和高興(xing) 。”

  “三個(ge) 100%”的實施,得到了魯藏兩(liang) 地各級各部門的精心指導和支持,這項屬於(yu) 西藏首創的工作,從(cong) 根本上改變了桑珠孜區學前教育基礎薄弱、持續推進難的狀況,也解放了當地勞動力,促進了農(nong) 牧民增收。“以前要在家帶孩子,現在孩子上幼兒(er) 園了,我可以出去幹活掙錢了。”江當鄉(xiang) 雷貴村村民德吉白瑪說。

  幼兒(er) 園建成了,但重要的是讓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在桑珠孜區委、區政府的指導下,桑珠孜區各幼兒(er) 園開展了“5+X教育”,將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啟蒙、民族團結一家親(qin) 、孩子和家長“五個(ge) 認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身心健康養(yang) 成教育和幼兒(er) 教育各項內(nei) 容緊密結合起來。

  為(wei) 實現城區、鄉(xiang) 村幼兒(er) 教育優(you) 質均衡,青島援藏組提出並實施了幼兒(er) 園集團化辦學模式,以城帶鄉(xiang) ,規劃市區、鄉(xiang) 鎮、鄉(xiang) 行政村三級學前教育布局,以城區9所優(you) 質幼兒(er) 園為(wei) 核心,以鄉(xiang) 村幼兒(er) 園為(wei) 成員單位,組成縱向聯合的幼兒(er) 園集團。每個(ge) 集團與(yu) 青島兩(liang) 到三所幼兒(er) 園簽訂合作協議,形成兩(liang) 地協作發展的橫向聯合,在教師培訓、課程開發、校園文化打造等諸多方麵統一組織教育教學,提升教學水平。

  “十四五”規劃提出,全國學前教育普及率要達到90%以上。日喀則市桑珠孜區學前教育“三個(ge) 100%”的實現,必將對日喀則乃至整個(ge) 西藏教育產(chan) 生深遠的影響。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