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助力拉薩推廣“鄉土樹種控根容器育苗技術” 援藏項目帶動當地農牧民增收
李迎春帶領市林草局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種植鄉(xiang) 土樹種和彩色植物。圖由拉薩市林草局提供
近年來,拉薩市委、市政府大力度加強生態造林工程建設,先後開展了南山、北山、樹上山生態工程和綠色圍城生態造林綠化工程。通過實施北京對口支援拉薩市援藏項目——《鄉(xiang) 土樹種控根容器育苗技術研究推廣應用項目》,培育元寶楓、金葉榆、油鬆、白皮鬆、密枝紅葉李、紫葉稠李等六種適宜拉薩生長的苗木,助力拉薩生態建設,增添科技支撐。
高原用上造林新技術
2019年7月,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黃垡苗圃副主任李迎春初到拉薩,坐上前往拉薩市區的大巴,望著遠處的禿山,他心中感到一陣酸楚,這與(yu) 他想象中鬱鬱蔥蔥的高原樣貌大相徑庭。那時,他便暗暗下決(jue) 心,要將首都園林綠化高質量發展新理念、新技術應用到拉薩,為(wei) 雪域高原增添綠色。
為(wei) 詳細了解拉薩鄉(xiang) 土植物的分布、適應性及特性,分析拉薩自然環境與(yu) 立地條件成因,李迎春特意在圖書(shu) 館借閱到《西藏植物誌》、拉薩自然生態環境和氣象等相關(guan) 資料,利用空餘(yu) 時間翻閱。曆經兩(liang) 個(ge) 多月的實地調研、踏勘,李迎春基本掌握了拉薩周邊山體(ti) “樹上山”生態造林和“綠色圍城”生態建設中存在短板,找出針對拉薩特殊自然環境和困難立地條件下,生態建設存在的瓶頸問題。李迎春結合北京市園林綠化高質量發展理念和先進經驗技術,提出在拉薩市研究推廣“鄉(xiang) 土樹種控根容器育苗技術”構想。
帶動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增收致富
拉薩市林草局黨(dang) 組書(shu) 記次達表示,為(wei) 加快推進北京對口支援拉薩市援藏項目,拉薩市林草局中心苗圃協同聖地生態園林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及時對接了拉薩市發改委等相關(guan) 部門,順利完成了項目的作業(ye) 設計書(shu) 編製、評審等工作,下達了項目資金 298.95 萬(wan) 元,按照項目實施方案的要求,逐一落實項目的實施。項目於(yu) 2020年7月份正式啟動,根據項目有關(guan) 內(nei) 容有序開展了土地平整、挖坑、組裝控根容器、栽種苗木、安裝節水灌溉設備等相關(guan) 工作。項目已完成元寶楓(550株)、金葉榆(550株)、油鬆(1000株)、白皮鬆(1000株)、密枝紅葉李(550株)、紫葉稠李(550株)苗木栽植工作。截至目前,苗木成活率達90%以上。
據了解,通過實施《鄉(xiang) 土樹種控根容器育苗技術研究推廣應用項目》,極大地促進苗木的健康發育,徹底改善苗木質量差,“低”(成活率低、保存率低、效益低)等問題,最終實現苗木移栽成活率達98%,育苗周期縮短50%,後期管理工作量減少50%-70%,同時控根容器育苗具有根係發達、根團完整、苗木健壯、易移植等特點,滿足反季節造林綠化需求,快速發揮生態效益和園林景觀效果,為(wei) 美麗(li) 拉薩提供優(you) 質林木種源保障和科技支撐。
“《鄉(xiang) 土樹種控根容器育苗技術研究推廣應用項目》在平整、客土、搬運、種植,及澆水、修枝、施肥等後期管護過程中,通過優(you) 先雇傭(yong) 當地勞力、優(you) 先租用當地機械,全方位促進群眾(zhong) 增收致富,同時提高農(nong) 牧民職業(ye) 技能。通過項目的扶貧與(yu) 扶智相結合的實施,帶動當地農(nong) 牧民30戶增收,每戶每年可增收2.5萬(wan) 元。”次達說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全國統計係統援藏工作會議召開
日前,全國統計係統援藏工作會議在林芝召開,總結“十三五”時期統計對口援藏工作,部署“十四五”時期援藏任務。[詳細] -
2021年“援藏律師服務團”啟動儀式舉行
啟動儀式後,舉行了2021年度“援藏律師服務團”授旗儀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