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援藏 > 資訊

央企入藏為西藏各項事業發展添活力:深化央地合作 共譜發展新篇

發布時間:2021-09-16 09:36:00來源: 西藏日報

  2016—2020年,中國石油在藏累計銷售成品油610萬(wan) 噸,保障全區83%的成品油供應;

  國家電網在西藏建成了以500千伏為(wei) 骨幹網架的統一電網,主電網延伸覆蓋西藏74個(ge) 縣區和主要鄉(xiang) 鎮,光明與(yu) 溫暖給各族群眾(zhong) 的生活帶來巨變;

  ……

  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中央企業(ye) 在藏累計投資1342億(yi) 元,實施產(chan) 業(ye) 項目9900個(ge) ,營業(ye) 總收入1742.6億(yi) 元,固定資產(chan) 投資688億(yi) 元,上繳稅費46.7億(yi) 元。

  一件件大事喜事的背後,是西藏正確處理好“十三對關(guan) 係”,特別是正確處理好央企在藏資源開發和解決(jue) 當地農(nong) 牧民增加收入的關(guan) 係,實現“雙向融入”“雙向受益”的不懈努力與(yu) 顯著成效;是央企在更高層次、更廣領域加強與(yu) 西藏戰略合作,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努力助推西藏經濟社會(hui) 實現新發展、再上新水平的使命與(yu) 擔當。

  為(wei) 基礎設施添動力

  “以前村裏是用太陽能電源,或者依靠縣裏的小型水電站發電,電壓極其不穩定。如今大電網通了,生活用電再也不是問題了,現在我購買(mai) 了磨麵機、飼料加工機,開起了加工廠。”因為(wei) 國家電網的進一步發展,隆子縣日當鎮加洛村村民紮西班久對於(yu) 未來充滿了信心。

  長期以來,國家積極推動央企深度參與(yu) 西藏經濟社會(hui) 建設,央企已成為(wei) 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不可或缺的新引擎。目前,西藏電力、油氣、通信、航空等基礎公共服務行業(ye) 中,央企占了相當大的比重。伴隨央企不斷加大資金支持、技術扶持力度,拉林高等級公路、西藏統一電網等一大批重大基礎設施工程的建成,極大地改善和提升了西藏各族幹部群眾(zhong) 的生產(chan) 生活條件。

  “十三五”期間,中交集團在藏累計承攬項目640個(ge) ,總合同額745億(yi) 元。勘察設計各等級公路近5000公裏,施工建設各等級公路約2000公裏,實現了設計、施工、養(yang) 護的全產(chan) 業(ye) 鏈服務;承建拉林、拉日、那拉等高等級公路。國家能源集團對口支援那曲聶榮縣,累計投入資金5.4億(yi) 元,援助各類項目249個(ge) 。向西藏支付電力援藏資金2.31億(yi) 元用於(yu) 無電地區電力項目建設;主動承擔全區離網光伏等無電地區電力項目建設和運維管理,解決(jue) 17.6萬(wan) 戶、78萬(wan) 無電人口用電問題。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在藏投資227.52億(yi) 元,繳納稅費5.15億(yi) 元,投入援助資金2.06億(yi) 元,在藏投資電源項目9個(ge) ,開展援助項目28個(ge) ,墊資2.35億(yi) 元在尼瑪縣建成光伏電站,解決(jue) 9000餘(yu) 名群眾(zhong) 民生用電和取暖。

  資源稟賦、政策紅利、發展潛力……西藏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央企關(guan) 注這片熱土,並在這裏大展宏圖。

  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添活力

  在基礎設施建設和能源開發之外,央企在產(chan) 業(ye) 發展方麵也不斷“授人以漁”,為(wei) 受援地“造血”脫貧。

  地處羌塘草原的雙湖縣,海拔極高、氣候嚴(yan) 寒,但當地卻盛產(chan) 鹵蟲卵,是水產(chan) 養(yang) 殖必不可少的餌料。2019年,中國石油投入1380萬(wan) 元援建鹵蟲卵深加工廠,實現加工本地化,提高產(chan) 品附加值。

  “十三五”時期,中央企業(ye) 累計向西藏投入各類無償(chang) 援助幫扶資金38.8億(yi) 元,其中投入12.8億(yi) 元實施產(chan) 業(ye) 扶貧項目156個(ge) 。

  華潤集團發揮技術資金、經營管理、幹部人才優(you) 勢,全麵落實自治區政府與(yu) 華潤集團戰略合作協議,通過華潤萬(wan) 家全國線上線下渠道,營銷第三極天然飲用水,並開發銷售西藏特色產(chan) 品,年銷售額達2400多萬(wan) 元,全線打響“地球第三極”品牌,提升品牌價(jia) 值。

  中國海油對口援助那曲市尼瑪縣,投入援藏資金1.43億(yi) 元,開展援助項目53個(ge) ,累計投入援藏資金4.7億(yi) 元,實施援藏項目149個(ge) ,80%以上資金都投向了牧區和基層,提升了尼瑪縣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綜合配套能力,帶動牧民就業(ye) 增收。

  央企對西藏的大力支持、無私援助,為(wei) 西藏破解瓶頸製約,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為(wei) 民生事業(ye) 添福利

  完善基礎設施、提供技術支持、吸納畢業(ye) 生就業(ye) ……隨著央企在西藏的紮根幫扶,西藏教育、醫療、就業(ye) 等方麵發展迅速,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生活有了質的轉變。

  “十三五”期間,中央企業(ye) 投入2億(yi) 元開展教育援藏,援建學校、幼兒(er) 園等教育機構76所,資助西藏籍學生2.2萬(wan) 人次,資助西藏籍教師853人次;投入1.7億(yi) 元開展醫療援藏,援建醫院、衛生所、衛生室等醫療機構72所,資助西藏籍醫護人員2344人次;選派援藏扶貧幹部299人,實施消費幫扶28.5億(yi) 元。

  “十三五”期間,中國一汽累計選派援藏幹部7名(包含援藏醫生2名),投入援藏資金1.1824億(yi) 元,在基礎設施、文化教育及醫療衛生等領域開展幫扶項目29個(ge) ,助力當地經濟社會(hui) 全麵發展。東(dong) 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累計投入資金8814萬(wan) 元,在黨(dang) 建、民生、產(chan) 業(ye) 、文化、教育、醫療等領域共實施75個(ge) 項目,助力幫扶受援地成功脫貧。其中,資助貧困大學生和獎勵優(you) 秀貧困中小學生累計1578名。

  三峽集團選派援助幹部59人,吸納西藏籍高校畢業(ye) 生116人,開展援助項目16個(ge) ,投入援助資金近8億(yi) 元;投入2.3億(yi) 元援建墨脫安居工程、通村公路、28縣供水等基礎設施;投入3.85億(yi) 元用於(yu) 興(xing) 邊富民(電力援藏)及光伏惠民示範工程建設;投入2200萬(wan) 元開展教育和人才援藏,消費幫扶近500萬(wan) 元。

  弄潮兒(er) 向濤頭立,風起正是揚帆時,一個(ge) 個(ge) 項目的建設實施,就是一張張宏偉(wei) 藍圖的逐漸實現。如今的西藏,早已搭建好平台,與(yu) 央企攜手合作、共贏發展。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