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援藏 > 資訊

傳承發揚援藏精神 接續奮鬥新征程

發布時間:2021-11-24 10:38:00來源: 西藏日報

  在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西藏考察,見到那些皮膚曬成了古銅色的援藏幹部們(men) 時,十分動情地說:“援藏精神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一個(ge) 崇高精神,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一個(ge) 顯著優(you) 勢。缺氧不缺精神,這個(ge) 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於(yu) 天。你們(men) 在高原上,精神是高於(yu) 高原的。這個(ge) 事情必須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幹下去。一方麵支援了西藏,集中力量辦大事;一方麵鍛煉了幹部、成長了隊伍。援藏應該是你們(men) 一生中最寶貴的經曆之一。”援藏精神與(yu)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精神譜係有什麽(me) 聯係?與(yu) “老西藏精神”有什麽(me) 不同?對實現人民幸福、民族複興(xing) 的價(jia) 值理想有什麽(me) 助力?清晰闡釋這三個(ge) 問題,是致敬援藏行動、認同援藏情懷、發揚援藏精神的曆史責任和使命擔當。

  援藏精神是新時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精神譜係的又一具體(ti) 體(ti) 現

  援藏精神,立足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特征,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精神譜係在新時代又一具體(ti) 體(ti) 現,具有重大現實意義(yi) 。

  援藏精神立足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精神譜係的時代坐標,詮釋了精神譜係的核心內(nei) 容,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統一。援藏精神是援藏幹部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帶領下,在和平發展時期改善西藏人民生活、助力民族區域發展中結出的精神碩果,因其特定的時空場景和援藏幹部人才獨特的實踐故事而呈現出特殊性、具體(ti) 性。援藏精神孕育載體(ti) 在西藏。西藏地區海拔高、自然條件艱苦,但援藏精神比高原更高,境界更深遠,集中體(ti) 現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中理想信念堅定、人民情懷真切、革命意誌堅韌、拚搏奮鬥不息等核心內(nei) 容。

  因此,我們(men) 應該用援藏故事教育人,增強精神認同。援藏精神是新時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精神譜係中最生動的、最有感召力的典型代表之一。任何一種思想或信仰,都需要與(yu) 共產(chan) 黨(dang) 員、人民群眾(zhong) 的生活體(ti) 驗和生命經驗發生相對應,才會(hui) 成為(wei) 深刻刺激感官、匯聚奮鬥力量的最佳養(yang) 料!由於(yu) 高原海拔高,援藏幹部人才在西藏的分秒、言說、走停等都是最樸素無華的感人故事。以鍾揚為(wei) 典型代表的一大批“精神高於(yu) 高原”的援藏幹部群眾(zhong) ,理想信念堅定、無私忘我奉獻,在與(yu) 西藏人民交往、支援西藏發展、築夢民族複興(xing) 征程中,彰顯著共同品格。援藏故事的點滴,充滿著場景、信仰、目標和行動的交融,是最真切的生活體(ti) 驗和生命經驗,是最具體(ti) 的強黨(dang) 力量和最生動的教育素材。

  援藏精神傳(chuan) 承延續了“老西藏精神”

  援藏精神立足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推動民族融合發展的曆史進程,詮釋了新時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新的發展理念與(yu) 行動,這是援藏精神的本質內(nei) 核。

  援藏精神立足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精神譜係的曆史分支,傳(chuan) 承延續了“老西藏精神”,是曆史性與(yu) 現實性的統一。援藏精神是援藏幹部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指引下,傳(chuan) 承並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的老西藏精神特性,用新發展理念開展新時代援藏行動的精神碩果。援藏幹部始終以“創新”作為(wei) 發展動力,突破當地原有科技水平束縛,將已掌握的科學技術與(yu) 西藏獨特的地理條件和發展狀況相結合,通過科教支援、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等形式推動農(nong) 牧業(ye) 生產(chan) 、工業(ye) 生產(chan) 、藏藥產(chan) 業(ye) 、新能源、旅遊業(ye) 、文化創意、民族手工業(ye) 等領域不斷發展;以“協調”解決(jue) 發展不平衡問題,突破物質與(yu) 精神文明協調發展障礙,在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的同時,傾(qing) 力保護和弘揚西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推動西藏文化事業(ye) 繁榮發展;以“綠色”解決(jue) 人與(yu) 自然和諧問題,突破對自然環境惡劣的單向認知,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站在“世界屋脊”“亞(ya) 洲水塔”的整體(ti) 格局,抓好青藏高原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工作;以“開放”解決(jue) 發展內(nei) 外聯動問題,突破地理環境的封閉,連接起全國各類領域人才、各區域發展力量,以更包容的心態嚐試發展西藏的各種可能路徑;以“共享”解決(jue) 惠及民生的各類問題,突破共商共建共治難題,圍繞就業(ye) 、教育、社保、醫療、養(yang) 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實事,思路清晰抓落實,讓西藏各族群眾(zhong) 平等享有發展成效,極大調動了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援藏精神聚焦人民幸福、民族複興(xing) 的價(jia) 值理想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下,一批批援藏幹部始終保持與(yu) 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為(wei) 實現人民幸福、民族複興(xing) 價(jia) 值理想貢獻力量。

  援藏精神是援藏幹部在服務西藏的工作中,不斷提高家國情懷,統籌協調個(ge) 體(ti) 與(yu) 集體(ti) 、區域與(yu) 整體(ti) 關(guan) 係的精神碩果。於(yu) 個(ge) 體(ti) 與(yu) 集體(ti) 範疇而言,援藏工作既鍛煉勇氣和魄力,磨礪個(ge) 人境界和精神,積累了人生難得的體(ti) 驗和寶貴的財富,並成就了一批勇於(yu) 擔當、敢於(yu) 作為(wei) 、樂(le) 於(yu) 奉獻的黨(dang) 員幹部隊伍;又匯聚了發展西藏的人力和資源,延續了與(yu) 西藏各族人民的兄弟情誼,形成了西藏地區物質、精神、政治文明共同發展的堅實舉(ju) 措。也就是說,援藏工作,是援藏幹部在艱苦環境中實現自我極限挑戰式“修身”;同時,依托援藏工作助力西藏地方建設,傳(chuan) 遞精神,凝聚西藏人民一同投身家鄉(xiang) 發展,實現“助人”價(jia) 值。“修身”和“助人”都是中華民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內(nei) 涵,在不斷豐(feng) 富的援藏精神中,逐步形成從(cong) “修身”“助人”到共同富裕的文化自覺。

  於(yu) 區域與(yu) 整體(ti) 範疇,援藏工作,既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贏脫貧攻堅戰、增強區域發展的平衡性、市場化配置效率及公平性;又推動著中國整體(ti) 高質量均衡發展、實現共同富裕,形成了突顯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重要特征的行動方案。援藏工作是在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新征程中,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統籌國內(nei) 高質量發展的有力行動。

  新時代,讀懂、致敬、發揚援藏精神,關(guan) 鍵在於(yu) 把握住援藏精神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統一、曆史性與(yu) 現實性的統一、黨(dang) 性與(yu) 人民性的統一、民族性與(yu) 世界性的統一,讓援藏精神曆久彌新。一個(ge) 國家的繁榮,離不開人民的奮鬥;一個(ge) 民族的強盛,離不開精神的支撐。廣大黨(dang) 員幹部要學習(xi) 傳(chuan) 承好援藏精神,在工作中不斷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增強能力、錘煉作風,從(cong) 援藏精神中汲取信念的厚重養(yang) 分,汲取敢拚會(hui) 贏、幹事成事的強大精神力量,扛起新時代賦予的曆史責任,擼起袖子加油幹,攜手奮進新時代,始終不渝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奮勇前進。

  作者分別為(wei) 西藏大學副校長(援藏)、武漢理工大學副校長,武漢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黨(dang) 委副書(shu) 記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