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hui) 組織的海外及兩(liang) 岸華文媒體(ti) 采風活動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展開。來自美國、加拿大、埃及、肯尼亞(ya) 、俄羅斯、菲律賓、阿聯酋等國家和海峽兩(liang) 岸的多家華文媒體(ti) 參加了活動。采訪團在成都、康定、丹巴、磨西、瀘定等地看到了更綠的山、更清的水、更藍的天。約30位新聞媒體(ti) 記者在青山綠水間感受到甘孜地區豐(feng) 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看到了多種多樣的生態經濟發展模式。
甘孜,藏語寓意“潔白美麗(li) ”。甘孜藏族自治州麵積14.97萬(wan) 平方公裏,下轄17縣和1市,是我國第一個(ge) 專(zhuan) 區級少數民族自治州。甘孜州位於(yu) 四川西部、青藏高原東(dong) 南緣,是連接西北、西南的“咽喉”。在新時代,甘孜州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著力發展生態經濟、建設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和國際生態文化旅遊目的地。
圖為(wei) 遠眺挺拔險峻,植被良好的墨爾多山 攝影:王東(dong)
在不斷發展中,甘孜州根據自身特點,積極打造川西北生態示範區、國家級清潔能源基地、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現代高原特色農(nong) 牧業(ye) 基地,把生產(chan) 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有機融合,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新路徑。據了解,2024年以來,在色達、石渠、巴塘等地,雪豹、金錢豹、矮岩羊、黑頸鶴、斑頭雁等野生動物頻繁現身;在丹巴縣,當地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立足川西北生態示範區定位,全力推進美麗(li) 丹巴建設;在白玉縣,進入夏季以來,白玉縣阿察鎮阿察村的牧民們(men) 開始轉移牧場,從(cong) 冬季牧場日通草原轉移到夏季牧場石門科草原,豐(feng) 富的牧草、清潔的水源給白玉縣的“牛羊們(men) ”帶來了“純自然享受”;七月下旬,全民享“茸”——2024“聖潔甘孜”普惠·鬆茸節推介會(hui) 在成都正式啟動……在高質量發展建設過程中,甘孜各級部門不斷強化生態係統監管,不斷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持續開展生態文明示範創建,用行動講好美麗(li) 甘孜故事。
甘孜州地處四川省西部,是青藏高原生態屏障、黃土高原—川滇生態屏障“兩(liang) 屏”的核心區域,是長江上遊重要的水源涵養(yang) 地、黃河上遊重要的水源補給區、“中華水塔”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在發展中甘孜州勇於(yu) 探索,將生態之美融進生活、將生態優(you) 勢融進產(chan) 品、將生態動能融進產(chan) 業(ye) ,持續提高經濟發展的“含綠量”和“含新量”。
圖為(wei) 植被茂密的海螺溝原始森林,空氣清新 攝影:王東(dong)
以2023年甘孜州生態環境發展建設為(wei) 例。據統計,甘孜州的森林覆蓋率達35.26%,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85.58%;環境空氣質量優(you) 良率、地表水環境質量優(you) 質率、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優(you) 良率連續5年保持“百分之百”,大氣環境質量居四川全省第一;編製完成《康巴文化甘孜段生態保護實驗區規劃》《天龍湖景區總體(ti) 規劃》;查處生態環境違法案件36件、處罰1.1億(yi) 元;完成人工造林、退化林修複、封山育林、防沙治沙和退化草原治理237.49萬(wan) 畝(mu) ,建成生態景觀廊道104公裏;完成雅礱江流域生態係統保護修複工程7個(ge) ,實施石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建設項目28個(ge) ,完成投資10.3億(yi) 元……在高質量發展建設道路上,甘孜州堅持經濟發展與(yu) 生態文明建設協同共進,持續推進節能降耗和汙染防治,走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
2024年,甘孜州在打造文旅融合新地標、建強清潔能源新基地以及培育有機產(chan) 業(ye) 新集群等方麵,始終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在“綠水青山”中幸福生活。(新利平台 文/王東(dong)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