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提出,優(you) 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建立同人口變化相協調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供給機製。完善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推進機製,探索逐步擴大免費教育範圍。在雪域高原,西藏自1985年實行“三包(包吃、包住、包基本學習(xi) 用品)”政策以來,截至2024年秋季學期開始,已經21次提升教育“三包”補助標準。據了解,從(cong) 2024年秋季學期開始,西藏全區各類區各學段教育“三包”年生均標準在2023年基礎上提高90元,預計惠及71.43萬(wan) 名學生。
西藏被譽為(wei) “世界屋脊”,是青藏高原的主體(ti)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那裏地域廣闊、山高路遠。為(wei) 了能夠讓更多兒(er) 童青少年有學上、上好學,國家根據雪域高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實施“三包”政策。教育“三包”政策是國家對西藏實施的一項特殊教育政策,是促進西藏教育事業(ye) 發展的重要舉(ju) 措。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育“三包”政策顯著提升了西藏地區的教育水平,確保了每個(ge) 孩子都能接受基本教育。此外,該政策還帶動了當地教育設施的建設和完善,提升了教育質量。通過這一政策,西藏地區的教育資源得到了顯著改善,孩子們(men) 的學習(xi) 條件和生活條件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例如,在西藏林芝市工布江達縣娘蒲鄉(xiang) 中心小學,10歲的貢喬(qiao) 熱旦享受著教育“三包”政策,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認真學習(xi) ,而在課餘(yu) 時間,積極開展課外活動,打籃球踢足球……像貢喬(qiao) 熱旦這樣的孩子,在西藏比比皆是。孩子們(men) 在學校的日常生活中,除了鞋襪和貼身衣物外,洗漱用品、被褥校服、教材文具等全部由國家免費提供;除一日三餐,課間學生還能吃上麵包、水果、酸奶等營養(yang) 品;同時,由於(yu) 學校的硬件設施完備,教室配有觸摸屏教學一體(ti) 機和供暖設施,孩子們(men) 可以安心學習(xi) 、幸福快樂(le) 成長。
山南市措美縣措美鎮小學,設施較為(wei) 齊全,設有德育室、自然室、錄播室,以及藏書(shu) 3500餘(yu) 冊(ce) 的圖書(shu) 室、有40台計算機和遠程教育設備的微機室等……據了解,學校現有6個(ge) 教學班,學生總數135人,其中“三包生”132人、住校生90人,適齡兒(er) 童入學率100℅。有教師13人,其中專(zhuan) 任教師 11人,教師學曆基本達到大專(zhuan) 化……和西藏其他地方的孩子們(men) 一樣,幸福快樂(le) 地學習(xi) 成長,是每一位同學最重要的“事情”。
百年大計,教育為(wei) 本。在雪域高原,讓孩子“有學上,上好學”是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之一。西藏自治區政府在2023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力辦好民生實事。計劃安排137億(yi) 元資金,實施21項民生實事,明確提出,進一步提高教育“三包”經費、城鄉(xiang) 居民基本醫保補助等重要舉(ju) 措。在202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出,堅持盡力而為(wei) 、量力而行,深入實施“十大民生工程”。在落實中央既定政策基礎上,安排資金121.4億(yi) 元,實施21項民生實事,教育“三包”位列其中。
西藏自1985年實行教育“三包”政策以來,總體(ti) 情況良好。學生“三包”惠民政策深得民心,得到了社會(hui) 的認可、家長的好評,很好促進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同時,該政策減輕了學生家庭負擔。據統計,2024年,西藏教育“三包”(含營養(yang) 改善)標準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達到5620元/人/年,惠及74.6萬(wan) 名學生。在雪域高原,絕大多數孩子通過教育改變了他們(men) 自己和家庭的命運,過上了幸福生活。(新利平台 文/王東(dong)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