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鄉村宜居 家園美好 人民幸福

鹿麗娟 發布時間:2020-02-14 10:21:00來源: 西藏日報

  導讀

  截至目前,西藏拉薩市251個(ge) 行政村(包含拉薩城內(nei) 社區)成功創建為(wei) 自治區級生態村,創建率達95.4%;64個(ge) 鄉(xiang) 鎮成功創建為(wei) 自治區級生態鄉(xiang) 鎮,創建率達100%;墨竹工卡縣、當雄縣、城關(guan) 區、堆龍德慶區等4個(ge) 縣(區)成功創建為(wei) 自治區級生態縣(區),當雄縣成功創建為(wei) 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

  為(wei) 了切實改善拉薩市農(nong) 村人居環境,加快補齊農(nong) 村人居環境突出短板,推進生態宜居鄉(xiang) 村建設。近年來,拉薩市統籌城鄉(xiang) 發展,統籌生產(chan) 生活生態,以建設美麗(li) 宜居村莊為(wei) 目標,以農(nong) 村垃圾汙水治理、“廁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為(wei) 主攻方向,動員多方力量,整合各類資源,強化各項舉(ju) 措,加大項目資金投入力度,為(wei) 拉薩市率先在全區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打下堅實基礎。

  紮實推進農(nong) 村垃圾治理

  “以前我們(men) 村沒有一個(ge) 集中的垃圾填埋場,田間地頭時常可以看見垃圾,風一吹,塑料袋、食品包裝袋都會(hui) 飄在空中,不過現在不一樣了,我們(men) 的垃圾有專(zhuan) 門的收集地,村裏幹淨整潔了,自己也更加愛惜村裏的衛生了。”尼木縣吞巴鎮吞達村村民拉巴介紹說。

  在完善農(nong) 村垃圾治理機製工作中,拉薩市按照“戶分類、村收集、鄉(xiang) 鎮轉運、縣處理”的城鄉(xiang) 環衛一體(ti) 化模式,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及長效保潔機製。

  目前,拉薩市有曲水縣1個(ge) 市級垃圾填埋場,當雄、林周、墨竹工卡、尼木等4個(ge) 縣級垃圾填埋場,縣(區)各鄉(xiang) 鎮均配備垃圾轉運車和垃圾收集箱(池),定期入村收集垃圾並運送至垃圾填埋場。截至目前,拉薩市國道沿線、城鎮周邊等有較好基礎、基本具備條件的90%以上的村莊生活垃圾已得到有效清除。

  在開展農(nong) 村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試點工作中,拉薩市推廣堆龍德慶區措麥村實施鄉(xiang) 村垃圾分類處理的成功經驗,在城關(guan) 、達孜、墨竹工卡等縣(區)開展垃圾分類、兌(dui) 換試點工作。目前,全市共有20個(ge) 兌(dui) 換服務點,引導推進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為(wei) 切實改善城鄉(xiang) 結合部區域環境衛生麵貌,拉薩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部門組織271人次,清理城郊生活垃圾及其他垃圾達375噸。

  有序推進農(nong) 村“廁所革命”

  “現在我們(men) 家開始使用這種ECO環保方便器,再也不怕冬天深一腳淺一腳的出去上廁所了,真是方便了很多。”曲水縣南木鄉(xiang) 居民拉姆開心地說。

  在拉薩市部分農(nong) 牧區家中沒有廁所,需要使用公共廁所,ECO方便器則無須連接管網和水源,可在房間內(nei) 任意合適區域安裝,節約了管護成本,能夠有效解決(jue) 農(nong) 村群眾(zhong) 如廁難題,其適用性很強,可以廣泛應用在老城區胡同小巷、城鄉(xiang) 結合部、施工工地、旅遊景區、鄉(xiang) 鎮中小學、村委會(hui) 、村民廣場等多種場所。

  為(wei) 穩步推進拉薩市農(nong) 牧區“廁所革命”,探索適合農(nong) 牧區廁所改造模式,目前,拉薩市確定在曲水南木鄉(xiang) 、茶巴拉鄉(xiang) 、當雄縣納木湖鄉(xiang) 海拔3600-4500米的區域,選擇4戶作為(wei) 試點開展試驗示範工作。

  在農(nong) 村戶用衛生廁所改造工作中,拉薩市製訂了《拉薩市關(guan) 於(yu) 推進農(nong) 村“廁所革命”專(zhuan) 項行動方案》《拉薩市2019年度“廁所革命”整村推進財政資金獎補實施方案》,因地製宜推進農(nong) 村“廁所革命”。

  目前,拉薩市戶用衛生廁所改建達29891戶,各縣(區)建立“一村一檔、一戶一卡”戶用衛生廁所檔案戶數達25370戶。按照“整村推進,先建後補”的要求,爭(zheng) 取“廁所革命”整村推進中央和自治區財政獎補資金2442萬(wan) 元(其中中央1583萬(wan) 元,自治區8582萬(wan) 元),涉及自建衛生廁所17164戶,為(wei) 激勵、引導農(nong) 牧民進一步開展戶用衛生廁所改建工作提供了資金保障。

  數據顯示,拉薩市自主實施的441座新建改建廁所計劃已累計開工建設252座、完工131座。拉薩市各縣(區)也進一步加大公廁資金投入,尤其是城關(guan) 區在原有的153座公廁的基礎上,投資60餘(yu) 萬(wan) 元實施100座公廁建設,其中新建22座、資源型微生物環保移動廁所18座、改擴建60座。

  梯次推進農(nong) 村生活汙水治理

  在過去的一年,拉薩市積極爭(zheng) 取自治區汙染防治專(zhuan) 項資金550萬(wan) 元,選取堆龍德慶區、林周縣轄內(nei) 4個(ge) 村開展農(nong) 村生活汙水治理試點示範工作,為(wei) 全市農(nong) 村生活汙水治理探索經驗。

  在大力推進汙水處理設施及管網項目建設中,拉薩市加快推進達孜區、曲水縣、尼木縣、墨竹工卡縣、林周縣、當雄縣等6座縣城汙水處理廠的建設工作。

  堆龍德慶區及墨竹工卡縣分別作為(wei) 國家級自治區級人居環境示範縣加快推進汙水收集配套管網項目與(yu) 汙水處理設施項目的實施。目前,堆龍德慶區汙水收集配套管網項目已完成工程量的60%,預計今年5月完工。

  墨竹工卡轄內(nei) 甲瑪鄉(xiang) 已完成汙水處理管網鋪設,正進行主體(ti) 施工,已完成工程量的30%;紮西崗鄉(xiang) 等其餘(yu) 6個(ge) 鄉(xiang) 鎮均已完成汙水處理設施主體(ti) 施工,正進行水電接駁及設備調試工作。

  在加大河塘溝渠等水環境治理工作中,拉薩市推進水環境保護,開展水流域專(zhuan) 項整治。累計投入1萬(wan) 餘(yu) 人次,清理河道、鄉(xiang) 村垃圾約3500餘(yu) 噸,市轄主要河道、溝渠及鄉(xiang) 村周邊的垃圾得到徹底清理。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