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10餘隻黑頸鶴飛回高原 與犛牛和赤麻鴨和諧安家草原濕地
3月16日,在四川省阿壩州紅原縣安曲鎮的草原濕地,到處是雪茫茫的一片,從(cong) 雲(yun) 南、貴州等地越冬歸來的一群黑頸鶴在此嬉戲覓食。它們(men) 時而逐嬉鬧,時而展翅飛翔,與(yu) 周邊的犛牛、赤麻鴨相映成趣,給沉寂的高原帶來無限生機和活力。
首批10餘(yu) 隻黑頸鶴飛回高原安家。榮修楚臣 攝
看到眼前這一幕,紅原縣第三眼攝影家協會(hui) 的攝影師榮修楚臣忙用鏡頭記錄下這珍貴的瞬間。“今天拍到了10多隻黑頸鶴,是今年飛回來的首批黑頸鶴。可能是下雪的原因,往年這個(ge) 時間點會(hui) 有幾十隻。”榮修楚臣說,估計還要等兩(liang) 天,飛回來的黑頸鶴就會(hui) 多起來。
首批10餘(yu) 隻黑頸鶴飛回高原安家。榮修楚臣 攝
首批10餘(yu) 隻黑頸鶴飛回高原安家。榮修楚臣 攝
榮修楚臣告訴記者,他非常喜歡拍野生動物,從(cong) 2016年開始,每年這個(ge) 時間點他都會(hui) 去尋找拍攝黑頸鶴,“希望用鏡頭,讓更多人認識真實的大自然,更多地關(guan) 注和愛護自然,實現人與(yu) 自然的和諧相處。”
首批10餘(yu) 隻黑頸鶴飛回高原安家。榮修楚臣 攝
黑頸鶴是世界上唯一生長和繁殖在高原的鶴。每年3月至11月,在阿壩州若爾蓋、紅原兩(liang) 縣,總能見到成群的黑頸鶴在此繁衍棲息。其中,有“中國黑頸鶴之鄉(xiang) ”稱號的若爾蓋縣現有1000多隻黑頸鶴,是世界上黑頸鶴分布數量最多、繁殖地麵積最大的區域。
首批10餘(yu) 隻黑頸鶴飛回高原安家。榮修楚臣 攝
阿壩州林業(ye) 局相關(guan) 人員介紹,在若爾蓋縣花湖濕地、阿西鄉(xiang) 阿西村、轄曼牧場瓦延諾爾措和紅原縣嘎曲濕地最容易看到黑頸鶴,這也是阿壩州拍攝黑頸鶴的最佳地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國家公園拍到“四不像”、雪豹珍貴影像!
青海是全球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之一,2018年《青海脊椎動物種類與分布》最新記錄,該省有野生動物605種。[詳細] -
環境衛生清潔行動
為充分發揮愛國衛生運動優勢,改善拉薩人民群眾生活環境,提高群眾健康水平,3月14日,拉薩市宇拓路、嘎瑪貢桑路等主要街道開展以宣傳引導為主的愛國衛生整治活動,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詳細] -
西藏拉薩8個水功能區水質達III類及以上標準
記者了解到,西藏拉薩市實施“河長+警長+公眾河長”的模式擴大河湖管護主體,為每個河湖配備1名警長和公眾河長,采取招收公益性崗位、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解決一線工作人員不足的問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