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與拉魯濕地的兩次邂逅

黃誌武 裴聰 格桑倫珠 發布時間:2020-04-09 09:36:00來源: 西藏日報


工作人員在拉魯濕地內(nei) 巡邏。


赤麻鴨群歡聚在拉魯濕地。


拉魯濕地裏的紅腳鷸。


拉魯濕地步道布置圖。


拉魯濕地水源和空氣質量得到明顯改善。


市民在拉魯濕地步道途中休息。

  還記得第一次和拉魯濕地親(qin) 密接觸,是在2000年的9月份,那時剛剛畢業(ye) 進藏參加工作,一同參加工作的校友兼同事楊海(攝影愛好者)邀請我一同前往拉魯濕地拍照片,那是我第一次進入到拉魯濕地的核心地帶,我也記住了拉魯濕地的另外一個(ge) 稱呼——“拉薩之肺”。

  還記得那時的拉魯濕地牛兒(er) 還在那裏吃草,很多區域仍然有很多地方可以踏足,水草豐(feng) 美的地方主要在自治區黨(dang) 委黨(dang) 校那一塊,鳥兒(er) 們(men) 也主要集中在那裏覓食,躺在半幹不濕的草地上,遙望蔚藍的天空和雄壯的布達拉宮,美哉。

  後來,為(wei) 了更好地保護拉魯濕地,濕地周圍建起了圍欄,本人也因各種原因,再也沒能進入拉魯濕地,這一別,就是20年。

  2019年底,聽同事說,拉魯濕地邊上建起了步道,可以在裏麵散步了,也沒有當回事,“哦”了一聲就過去了。當最近想起這回事,親(qin) 自去感受後,著實讓我吃驚不小,變化太大。

  這20年也看過一些報道和圖片,說拉魯濕地保護得咋樣、很好,但是沒有直觀印象,心中所想仍是20年前和同事去過的那個(ge) 場景。隻有親(qin) 身感受,做了對比後,才感到,拉魯濕地已不是20年前的濕地了。

  等閑若得東(dong) 風顧,不負春光不負卿。不知不覺,拉薩氣溫回升,街頭枝芽慢慢複蘇,趕早的梅花悄悄綻放,位於(yu) 拉薩市城區西北部的拉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迎來了層次鮮明、生機勃勃的盎然春意。

  遠處,連綿起伏的山頂還覆蓋著薄薄的積雪,布達拉宮雄偉(wei) 而秀美;近處,濕地內(nei) 隨意顯現出的一塊塊水泊,成群的候鳥在水中玩耍嬉戲、在藍天白雲(yun) 下飛舞。見到可愛的飼養(yang) 員帶來它們(men) 喜歡的麥粒,斑頭雁、紅隼、赤麻鴨、黃鴨等紛紛遊上岸來,盡情地享受美食,發出歡快的叫聲。

  春暖花開的季節,在一片湖光山色之中,拉魯濕地到處孕育著生機,稚嫩的苞芽在蘆葦蕩裏沐浴春光,各類候鳥經過一冬的休養(yang) 生息也將要展翅飛翔。如果有一處美景可以直抵心靈,讓春天變得生動而美好,拉魯濕地的春景絕對會(hui) 讓你流連忘返。

  拉魯濕地,藏語為(wei) “當惹欽波”,意為(wei) 一大片蘆葦蕩,有著“拉薩之肺”“天然氧吧”之稱,總麵積為(wei) 12.2平方公裏,這裏被95%的沼澤草甸植被所覆蓋,是國內(nei) 最大的城市濕地,在保護區常年棲息的鳥類有20餘(yu) 種、5000多隻。溫潤的氣候和豐(feng) 美的水草每年都會(hui) 吸引大批黑頸鶴、赤麻鴨、斑頭雁、棕頭鷗、戴勝、百靈和雲(yun) 雀等各種野生鳥類來此過冬。據拉魯濕地管理局統計,目前,濕地內(nei) 各種候鳥可達15000餘(yu) 隻,並且近幾年數量還在逐年增加。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