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年西藏自治區林科院出圃苗木500餘萬株
日前,記者從(cong) 西藏自治區林科院獲悉,今年,該院苗木出圃數量在100萬(wan) 株左右,苗木種類有樟子鬆、河北楊、細葉紅柳、沙生槐等20多種。近3年來,該院出圃苗木累計達到500餘(yu) 萬(wan) 株,共有33個(ge) 品種。
區林科院作為(wei) 西藏具備優(you) 良鄉(xiang) 土樹種生產(chan) 能力的科研單位,主要開展林業(ye) 生態環境建設和經濟建設中重大關(guan) 鍵性科學技術問題的應用研究、基礎研究和開發研究;主要引進林木良種樟子鬆、銀杏、刺槐、香花槐,繁育優(you) 良鄉(xiang) 土苗木金露梅、薔薇、栒子木、衛矛等品種。通過多年研究示範推廣,目前已掌握78種鄉(xiang) 土苗木的成熟育苗技術。
“工人們(men) 正在起苗,最近很多造林點的苗木需求量在加大,所以我們(men) 要趕工期。每天要出圃上千株苗木。”區林科院技術人員楊德康說。據介紹,西藏每年造林綠化所需苗木數量大,這些出圃的苗木主要用於(yu) 拉薩周邊生態修複和山南、昌都等市的生態建設項目中。
據了解,今年,區林科院還承擔了“拉薩市城關(guan) 區南山山體(ti) 造林綠化”“拉薩至貢嘎機場高速公路嘎拉山隧道進出口兩(liang) 側(ce) 造林綠化工程”“柳梧隧道周邊山體(ti) 綠化科技示範工程”“西藏雅魯藏布江中遊河穀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濕地生態效益補償(chang) 和濕地保護與(yu) 修複”等新建、續建工程項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建設美麗西藏和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雅魯藏布江、怒江、拉薩河、年楚河、雅礱河、獅泉河(簡稱“兩江四河”),是西藏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詳細] -
西藏自治區調研組調研拉薩周邊防沙治沙、造林綠化工作
21日上午,由西藏自治區副主席江白率隊的調研組先後來到自治區黨委黨校後山、聶當鄉、柳梧隧道、林科院等地,詳細了解造林綠化、防沙治沙和種苗培育情況,對下一步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詳細] -
青海湖畔的一株雲杉——記青海大學農林科學院研究員張登山
“36年來,他一寸一寸‘讓黃變綠’‘讓小綠變大綠’,是我們治沙人的榜樣。”青海大學農林科學院常務副院長金萍說。[詳細]